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捡漏(求保底月票)(1 / 2)

加入书签

九格格看着丈夫,没有再说什么。

  这回得了教训,是她的贪心,也是额驸的贪心。

  只是彼此试探着,没有到最后一步罢了。

  怪不得说夫妻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她轻轻颔首,垂下眼皮,心里却空落落的。

  果然,这世界上相敬如宾的夫妻多,恩爱夫妻少。

  像九哥、九嫂那样的夫妻,百中无一。

  她不再强求了……

  *

  热河行宫。

  来朝的蒙古王公越来越多了。

  九阿哥已经歇过来,开始跟着招待蒙古王公了。

  舒舒这里,则是跟着大福晋与十三福晋,一起迎接巴林太妃、荣宪公主与巴林王妃。

  巴林太妃不是旁人,就是十阿哥的亲姨母大钮祜禄氏。

  早年康熙初年,巴林太妃曾跟上三旗其他几家勋贵之女入宫待年,曾是皇后的候选人之一。

  后头元后选了几位格格中出身最低的赫舍里氏,几位高门贵女并没有同期入宫,而是出宫择嫁。

  巴林太妃是遏必隆嫡长女,是颍毅亲王的外孙女,身份高贵,即便失了元后之位,也没有以庶妃身份入宫,而是被太皇太后就将巴林太妃指给了外孙子巴林世子。

  这回太后来热河避暑,巴林太妃也亲自带了儿子、媳妇过来请安。

  既是元后的候选人,巴林太妃的年岁比康熙还要长两岁,已经是知天命之年,看着却是如四十来许人似的。

  太后见了她,拉着不放手,红了眼圈道:“上回进京,还是三十年的时候,这都十来年没见了。”

  巴林太妃也是哽咽道:“早该进京给娘娘请安……”

  太后道:“现下也不晚,见着就好,见着就好。”

  当年这些金钗之年的小姑娘入宫待年,太后实际上比她们大不了几岁。

  如今大半辈子过去了,如何能不唏嘘呢?

  太后念叨着:“那时候的几个小格格,如今只剩下你了……”

  明珠家的格格,嫁人没几年就没了,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最后的胜利者,元后赫舍里氏,也崩了好几十年。

  巴林太妃道:“都是太皇太后庇佑,才有了我的福气。”

  要不然以她的心气,落选后位,嫁到京中,成为命妇,给赫舍里氏那个庶房之女弯腰,她怕是早就呕死了。

  太后听了,拍了拍巴林太妃的手。

  是福气么?

  三十来岁就守寡,幸好养了三个儿子,长子袭了郡王,次子求娶了荣宪公主这位实际上的皇长女,三子也得了恩典留京,娶了钮祜禄公府的大格格。

  巴林部跟朝廷的亲密,仅次于科尔沁部。

  要是想开了,也是福气。

  太后又望向巴林王妃。

  巴林王妃也是宗女,是饶余亲王的孙女、已故贝子彰泰之女,封的是县主。

  跟巴林太妃、荣宪公主相比,县主虽是王妃,却少了几分底气。

  她没有儿子,连庶子也没有。

  她不过是比荣宪公主年长几岁,看着像是差了一代人。

  娘家那边,如今袭爵的是她的兄弟,只是国公府了,又远了一层。

  不是每个抚蒙的宗女日子都顺心如意。

  像巴林王妃这样的宗女,或许才是常态。

  巴林部,十几年前还有一位宗女嫁了过去,是庄亲王府的大格格,结果已经香消玉损了。

  对女子来说,远嫁难。

  太后带了悲悯,对巴林王妃道:“你兄弟这回也随扈,姐弟可以好好聚聚。”

  巴林王妃动容道:“都是皇上恩典,准了奴才来朝,骨肉才有团聚之日。”

  至于荣宪公主,自家骨肉,这几年又是回京过两次,反倒没有那么多话说。

  舒舒作为小辈,就是凑数的。

  不过她再次请脉,确诊了滑脉,也给太后报了喜。

  就算是过来陪客,也都早早地得了座位。

  她穿着平底旗鞋,女眷们见了,也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巴林太妃跟巴林王妃与她初见,也不熟。

  荣宪公主看在眼中,等在太后处散了,就专门过来探望舒舒。

  这是大姑姐,舒舒都恭敬几分,亲自迎了出来。

  荣宪公主拉了她的手,笑着说道:“九弟好福气,给九弟妹道喜了。”

  舒舒腼腆一笑,道:“谢谢二姐,没想到这个时候上身。”

  幸好这次是在热河行宫避暑,否则按照往年的例,圣驾一直在蒙古行进,那她就要在半路留下养胎了。

  关于九阿哥的身体状况,荣宪公主早有耳闻。

  不过对于董鄂家格格“宜子”的说法,她也有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