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1 / 1)

加入书签

一条陡峭的山路通向山顶,沈清费力的走在山坡上面。他要登到坡顶上去,然后立高望远,俯看山坡下面的景色。

坡下是房屋参差不齐的小村子,村外有一大片的水稻田,还有延伸出村子外面的羊肠小道。

跟着他一起的还有很多人,除了小弟弟沈昭,其他都是他的堂兄堂弟、表兄表妹。大家站在坡顶上,闹哄哄的,朝着坡下面指指点点。

这里的一切,其实沈清都非常熟悉,因为这是他的乡下老家。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上学,在这里捡柴、采猪草,度过了他十年记忆朦胧的童年岁月。

沈清这一次随父亲回到家乡来,已经是他们一家离开乡下三年以后。三年过去,村子的面貌改观不算太大,但沈清却感觉变得新鲜了,别有一种风味和情致了。水塘上面那棵桃树还在,不过已经严重倾倒,树尖都快贴着地面。大约遭受了狂风暴雨,却没人去理睬它。村子的水井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但是井边洗菜洗衣服的人里,多了好多不认识的年轻女孩,那都是新嫁到村里的小媳妇。

事实上,沈清每年至少会随父亲回到家乡来两次,一是清明给爷爷、奶奶扫墓,二是春节给大伯、二伯家拜年。每次都很匆匆,上午来,下午就走,不会超过一天。理由当然是乡下条件太差,没有他们留宿的地方。但还是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父亲似乎对家乡并没有太多感情,不愿意在家乡多停留一分钟,要不是迫不得已,他大约根本不会回来。

今天父亲领着一家人回到故乡,不是扫墓也不是拜年,而是受了二伯沈占喜的邀请,来赴喜宴。因为二伯的大女儿今天出嫁,亲戚朋友都来贺喜。

沈清一家搬到镇上后,二伯跟父亲的关系基本缓和了,逢年过节,两家都会礼节性的来往和走动。每年清明和春节,沈清一家回到故乡,二伯一家也是特别热情,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父亲要是答应在二伯家吃一顿饭,二伯就会受宠若惊似的欢喜不已。

二伯现在很重视跟父亲的关系,肯定很后悔从前那样恶劣的对待沈清一家。

不过,二伯一家很少去镇上沈清家里做客。沈清家到了镇上,别的亲戚来沈清家串门走访,都变得特别频繁。上街做点小生意,办点什么事情,总要顺道到沈清家拜访一下。但是二伯家的人去沈清家里是最少的。

到底还是过去的仇怨留下的阴影。沈清父亲没有太大问题,每次二伯来了,都是客客气气的。只是沈清母亲始终对过去耿耿于怀,不肯谅解。当着父亲的面,她还能假装一下笑脸;一背了父亲,连一点乖面子都不给,很快就摆出一张拉长的冷脸。这样子几回以后,二伯就很少来了,来了也是匆匆几分钟就走。

这一次二伯的女儿出嫁,二伯给亲戚们都发出了邀请,自然也把请阑发到了沈清家里。父亲原来要求母亲跟着一起去的,母亲却借口要照看诊所不愿同去。父亲于是只带了四个孩子过来了,母亲留在镇上看家。

这两年,乡下的生活,普遍有了提高,挨饿的日子已经很少了,补丁衣服也是越来越稀罕。不过,比较起来,大家的进步不可能完全一致,有快一些的,也就有慢一些的。二伯就是致富较慢的那一个,他们一家仍然是村子里最穷的。

这可能跟二伯只是热衷打猎,干农活却不行有很大关系。打猎哪里还有什么出息,村子里连麻雀和青蛙都越来越少了。谁也不知道,那些野生动物,是什么原因那么快就消失掉的。

沈清上午刚到二伯家的时候,坐都没坐,就端着一杯热茶在屋里走来走去的看。他很好奇屋里的变化,原先沈清家的卧室,沈清在这里睡觉的地方,现在被改成二伯家的厨房;原先沈清家安放衣柜的地方,现在摆上了二伯家的厨柜;原先沈清写字学习的地方,现在摆放着二伯家的餐桌……。

他这么走着,正好遇着了打扮成新娘的堂姐跟她母亲在说话。她母亲说:“闺女,原是说好,嫁妆里,冬夏两季的被子一样两套,可是你爹实在拿不出钱了,每样只给准备了一套,你别见怪。”

女儿倒体贴说:“妈,拿不出就别拿,别打肿脸充胖子。被子我们将来自己买,我以后不在家了,你跟爹要照顾好自己。”

那会儿,沈清内心深为这对母子的深情感动。

今天二伯家里真是宾客满堂,该请的亲戚都到齐了。屋里几乎都挤不开,宴席只能摆到屋外空地上去。

宴席三点钟开始,五点钟样子结束。吃过饭后,宾客们都准备告辞回家。但是父亲沈学良不能马上走,他和三个姑妈都被大伯沈占富留住,因为大伯有一件家事,需要亲戚们参与解决。

大伯是一个大家庭,六个孩子有三个已经成家,孙子都有好几个了。大儿子沈金明结婚已经三年,娶了一个又强势又精明的女人。沈金明结婚之前,一直是大伯的好儿子,听话、勤快、孝顺,做为儿子该有的好品质,他都有。可是自从结婚以后,就完全变了。

沈金明的老婆跟沈金明同岁,不过看起来老气很多,夫妻俩走在一起,不象夫妻,倒象母子。

假如“正点”是表示女人漂亮,那她就是“正点”的反义词。她的长相并不突出,却是心高气傲,没把几个人放在眼里。

她跟丈夫的关系倒是恩爱,但跟大伯家其他人,包括公公婆婆,一个都合不来,显得水火不容。自从她嫁到大伯家以后,原本和和睦睦的一家子,就变得风起云涌,硝烟弥漫。

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媳妇和婆家人都会有一场惊涛骇浪的吵闹。矛盾随着吵闹而加深,名义上他们是一家人,其实已经是敌人。敌我双方同住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还有风平浪静的日子呢?

大伯和大婶后来全力帮助儿子建了一间新房,让儿子媳妇搬出去,跟儿子分了家。但就是这样,矛盾丝毫没有缓和,仍然是为各种琐事闹得鸡犬不宁。

大伯大婶不明白,“战争”这玩艺,隔着太平洋都没用,要发生还是会发生,分个家又怎么能阻止呢。

大伯大婶原指着儿子从中调停,管住媳妇那张“杀人不见血”的嘴。不料儿子看起来牛高马大、威武强悍,到了老婆那儿却是一个软骨头,他什么都听老婆的。每次母亲和老婆吵得不可开交,他只是麻木不仁的坐在一边,一言不发、一动不动,表现得跟他毫不相干。

这种家庭矛盾是一种“毒瘤”,它会悄无声息的向四处扩散。家庭“战争”逐渐影响到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其它五个孩子相互之间,以及他们与父母之间也开始出现问题,大家相互抱怨,一个原本团结互爱的家庭,正在一步一步的趋向瓦解。

对此,大伯和大婶内心无比焦急痛苦,却又毫无办法。他们只好找来亲戚们帮忙,一次一次的召开家庭会议,希望亲戚们有足够的影响力,劝说儿子和儿媳“迷途知返”、“改邪归正”。

大伯最为仰仗的当然是沈清父亲沈学良,沈学良不仅是家族里最有学问,也是最有社会地位的人。同时他身为一名已是“桃李满天下”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化他人方面,无疑有着无可质疑的权威。

他们相信,通过沈学良富于策略的调解,深入人心的教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儿子和儿媳必定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每次的家庭会议,沈金明夫妇倒也被沈学良率领下的众亲戚“威逼”说服得服服帖帖、心悦诚服,答应会按照大家的意见怎么怎么去做。但结果是,亲戚们离开后,一切又恢复原样。该吵还是吵,该闹继续闹。因为每次会议都只解决了过去的旧问题,而生活,是每天会产生新问题的。

因此,大伯和大婶不得不反复把亲戚们找来,反复召开家族会议,反复做儿子儿媳的思想工作。他们的家庭陷在一种绵绵不绝、无法彻底治愈,只能缓解疼痛的疾病当中。大伯和大婶也只能在那种临时缓解之中,寻求着短暂的安慰。

今天,趁着所有亲戚都在场,大伯和大婶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缓解疼痛”的机会。

大人们都在大伯家召开“调解会议”,孩子们无事可干,于是跑到村子后面来爬山。

队伍领头的是沈清的一个堂哥,这个堂哥比沈清大了十多岁,已经成家娶了老婆。沈清成了镇上人,乡下的堂兄堂弟对他多添了一份热情,把他当成贵宾似的欢迎。

其实吃完宴席的时候,堂哥老婆就叫堂哥去把地里的蔬菜浇一遍水。不过堂哥地里都没去,直接带着沈清一行人去山上采摘野果子吃。

大家到达坡顶,俯望着山沟下面的村落。高低错落的灰色瓦顶、弯弯曲曲的村中小路、游在水塘里嘎嘎乱叫的鸭子、站在草堆上扑打翅膀的公鸡、冲着村口乱叫的黄狗,屋脊上悠闲散步的黑猫……。这一切构成一副精美绝伦的乡村画图。没想到,村子看起来这么美,这种感觉之前从来没有过。

“瞧见了没有,那一片就是我们家的稻田。”堂哥指着坡下的某个方向说。那语气仿佛是把家里的珍宝展示给沈清看。

“哥哥,我们家的房子是哪一座?”弟弟沈昭询问沈清。弟弟显然对出生之地没有了印象,找不到他们家曾经居住过的那栋房子。

“是那一座,桃树前面的那一座,看见没有。”沈清把现在属于二伯家的房子指给弟弟看。

“现在,田和地都承包到了每家每户,我们家的粮食都有了剩余。”堂哥对沈清说:“也许,你们家不该搬到镇上去。”

“是咧,现在干活也自由了,不用听生产队长的吆喝每天都去上工。自家干自家的活,想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想玩一会儿就玩一会儿,没人来管扣工分,自由真的很好。如今乡下生活也许不比你们城里差。”二姑的儿子说。

那意思是,沈清家搬去镇上居住,真是亏大了。

“可我还是喜欢镇上,镇上人多商铺多,比乡下好玩。”小姑的女儿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