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2 / 2)

加入书签

宇文泰一听哈哈笑了起来,“谁让你这么调皮,记住我大周皇子可一定要尊师重道。”

“儿臣谨记”少年咬着牙说道。

“趴过来,给你上药”王娡取过一旁侍女捧着的药膏,细细地涂在儿子有些红肿的屁股上,“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捉弄老师”

“不敢了,嘶!母妃”顽皮少年一边吸着凉气一边又有些怨恨地看着大周天子这个他原以为是同道中人的父皇。

“别人说你就信,你知不知道别人在等你犯错”大周天子也有些教育意味地看着这个问题少年。

少年也明白了大周天子刚才说的话,毕竟挨了一顿竹笋炒肉,也明白了自己刚才整个被诱导的过程。眼珠子一转,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少年人特有的狡黠眼神又漏了出来,这让一旁的大周天子宇文泰看在了眼里,心想:这熊孩子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好了”王娡冲着少年背上轻轻一拍,然后接过一旁侍女手中的毛巾擦了擦双手,又对着侍女说道:“把饭菜撤下去吧”

“别啊,母妃我还没吃饱呢”少年有些委屈道。

“饿你一顿长长记性”王娡没好气地说道,“行了你也赶紧回去吧”说着冲侍女一招手,侍女拿过来一个盒子,“带回去吃。”

“嗯嗯,谢谢母妃”少年又有些开心道“还是母妃最好了”

“谢谢你父皇吧,母妃要饿你一顿,这点心是你父皇赐你的”王娡有些宠溺道。

“多谢父皇”少年满心欢喜地向宇文泰行礼说道。

“行了,下去吧,以后要尊师重道不得再对那些大儒恶作剧,”宇文泰摆了摆手示意道。

“儿臣遵命”

“陛下”正这时,外面大周天子宇文泰的贴身伺候的宦官宋安进来了,宋安作为宇文泰皇子时期就贴身伺候的老仆,随着宇文泰登基成为大周皇帝也成为了掌管大周后宫内侍监的两大监正之一。

“宋安啊,出什么事了”宇文泰见到宋安这么晚还进来本能地觉得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了。

“陛下,渔阳郡守来报,奚族部落最近在边境地区不断滋事挑衅,于兴业三年二月进犯渔阳突入长城豁口百余里。”

宇文泰皱了皱眉,见宋安似乎还有话说,“还有什么接着说。”

“辽西郡守来报,扶余十万兵马以调停奚族大周矛盾的名义进犯辽西。”

听闻此言,宇文泰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殿内众人甚至都不敢大口呼吸,只有还没来得及出去顽皮少年宇文博想要开口,却又被王娡以摇头示意不要乱说话。

“河西郡守,雁门郡守皆奏报,北凉有数支牧人部落南下,其中河西方向有部落四个骑兵越有一万余,雁门郡方向有三个部落,骑兵数量也有一万左右,”宋安又说道。

“北方边境都有动静,只是这动静不小,里面大鱼除了扶余便没有其他了。”宇文泰沉思道,“宋安速去命人把情况通知两位丞相以及兵部户部工部三位尚书,并请他们来垂拱殿议事。”

“遵命”宋安很快出去吩咐手下办事。

“看来今晚又歇不了,爱妃早些休息,朕先走了”

“陛下且去,国事要紧”

“父皇要去出兵打坏人吗,我也要去”顽皮少年有些兴奋道。

“你先好好在宫学里读书吧,打坏人的事等你长大了再说”宇文泰有些欣慰地看着这个顽皮的皇子说道。

“宋安,走,垂拱殿”宇文泰起身一甩袖袍大步走向殿外。

剩下顽皮少年看向母妃也告退了,回到自己的寝阁,却兴奋得总也睡不着。跃马扬鞭,征战疆场的将军是少年人的梦想,史书上记载的也只有某年某月某某将军领兵出战,大破敌军而还;或是某某将军攻城拔寨为某国拓地千里。而一些没有记载的东西,却需要少年人慢慢去体会其中的苦涩。

少年人,大周皇帝宇文泰的六皇子,宇文博,这是他九岁最兴奋的记忆,他只记得自己好像那一天有了第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不关乎心情,只是觉得心中的形象在慢慢重合在自己身上。

外面的宗卫们也听到了六皇子回来说的话,要成为大将军,驰骋沙场,帮父皇打败那些进犯大周的坏人。

宗府将大周阵亡军人没有人抚养的孩子接到宗府进行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年满十五且各项训练最好的孩子就成了陪伴未成年皇子成长的护卫,宗卫可以说是皇子的贴身心腹,只忠诚与皇帝与皇子本人。

“又要打仗了”宗卫方杰说道,

“也不知道是哪位将军领兵,真希望我也去。”宗卫长赵龙一动不动地盯着房顶,赵龙父亲是京城驻军骁果军的一员,也是在渔阳郡参加大周对北凉的进攻作战中阵亡的,他渴望去父辈战斗过的地方,为父报仇。

“是啊”十名宗卫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起,大周最近发生的战争就是大周对北凉的进攻作战,他们的父亲都是在北方边境对北凉的奚族人,突厥族人进攻征战而亡。他们的心里都埋藏着同一个梦想。

垂拱殿内,大周皇帝坐在龙椅上,旁边站着宋安,下面是一张舆图,舆图旁边站着五位大人正在商量,分别是年近六旬的右丞相高昭玄和左丞相杨处道,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的户部尚书裴矩、兵部尚书李耀师和工部尚书崔协。

“国库和兵部先说吧”宇文泰揉了揉紧皱的眉头。

户部尚书裴矩和兵部尚书李耀师对视了一眼,李耀师指向舆图中辽西郡先开口了“根据郡守急报来看,辽西郡的情况是最危急的,辽西郡有两万兵马,其中只有八千郡兵算是能打仗的兵丁,其余一万两千不过是十四县的县卒,此次扶余进犯早有预谋,臣估计辽西军民坚守不出,城内粮草最多可支撑到五月初”

“也就是两个多月吗”宇文泰刚揉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今冬天刚过,扶余人此时来袭,城中粮草必然不足,战争影响,春耕也会受阻”户部尚书裴矩补充道。

“老臣感觉这其中有诈”右丞相高昭玄感受到了阴谋的气息,“北凉和扶余这一动,整个北方边境都在动,而且这动的时间相差不过几天”

“恐怕江南和吐蕃也不会平静”左丞相杨处道冷不丁说了一句。

宇文泰只觉得一道黑暗中挥来的刀光要斩断他的脖颈,要把这大周天下斩的支离破碎。“这是朕的天下,没有人可以动它,耀师接着说”

“自从上次和北凉的战争结束后,大周境内的主要兵力除了各郡郡兵和各县县兵就是十地驻军了,在河套驻扎的河西军和在涿郡驻扎的北军都不能动,凉州军上次全军覆没,国库空虚也未能恢复;丞相刚才说江南和吐蕃也有情况的话,驻扎江南的平越军、长沙军、会稽军还有蜀郡的剑南军那就也不能动,能够去辽西增援的就只有驻扎在京城的左右卫军和驻扎东都的洛阳军”

“国库还有多少银子”宇文泰看向了户部尚书裴矩。

“国库还有白银一千五百万两,这其中有未发放的官员俸禄四百七十万两,还有准备的赈灾费用二百万两,还有—”裴矩一五一十道。

“别啰嗦了,你就直接说,能拿出多少”宇文泰明显有些不耐烦了。

“能拿出五百万两,粮草从东都通过运河进行转运可支撑五万大军一年之久”

“才五百万两?”宇文泰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陛下,如果只是发兵辽西五百万两足矣”裴矩有些担心道:“可若是北凉吐蕃江南都出现问题就很难支撑了。”

“那就先派发三百万两充作军饷,让士及和张瑾率领左右卫十万大军出兵辽西”宇文泰似是下定了决心。

“陛下不可”两位丞相同时出声,三位尚书也有所反对,右相高昭玄连忙说道:“京城左右卫军总共只有十万,京城没有兵力驻扎太过冒险。”

“别担心,这出空城计朕能唱好。”宇文泰似是想起了在幽兰宫诈他的小六子的一幕。“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下去安排,等明日朝议一定,旬日内便发兵增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