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伤我寸心中(1 / 1)

加入书签

“到了。”宋琦骑进一个大杂院,在一栋很旧的楼前停稳车,单足支在路牙上。

“也就十来分钟吧,咱俩家离得不远啊。”芙蓉跳下车,发现宋琦贴心地将车停高高的路牙旁,路牙牙一边的路面比车轮呆的路面高出一截。

顿时,想亲吻一下宋琦的念头冒了出来。但很快便被一句话吓飞了。

“小琦,你回来了。”一个老头的声音传来。

“许伯好,”宋琦扎车落锁。“这么晚了,还来看它们。”

老头从一席大的辣椒苗中站了起来,笑着说,“看看睡得踏实。”

老人穿深蓝色的三兜上装,黑色裤子,在乌云遮月的晚上蹲在辣椒地里,不相熟的是不会注意的。

“看了了,我扶您回去。”宋琦走了过去。

“你过来看看这颗叶子怎么了。”老人打亮装有二节一号电池的手电筒,领宋琦稍远离芙蓉后,低声说:“你姐回来了。”

“没事,许伯。”宋琦正常音量道:“这是蚜虫和红蜘蛛。我一会儿弄点儿蒜水,一喷就好。多余的浇到地里,还可防治线虫。”

“那就好。你们先回去吧,我再看会儿。”老人又蹲了下去,关上手电筒,立刻与周遭融为一体。

“许伯,那我们先上去了。”

宋琦在前,芙蓉紧随,二人来到顶层五楼。

宋琦来到五零一门前,先是重重地在台阶沿跺了两脚,仿若鞋底踩上脏东西,接着无意间又碰了一下门,然后才拿起手中的钥匙打开门。

屋里一片漆黑。待宋琦拉下门边的灯绳,屋里才亮了起。

昏黄的灯泡吊在十平方不到的客厅中央,灯下是一张小方桌。桌面一尘不染,微干的水迹清晰可见。

大门这面墙摆放着两个小沙发,中间隔四条腿撑一个面板的简易茶几。茶几上除摆着一小盆文竹外,还有一个搪瓷浅盆,盆里整齐放着几个带盖陶瓷杯和一个陶瓷茶壶。

“坐,喝水不?我去烧点儿。”宋琦说。

“不喝。”芙蓉笑笑又说,“我不渴。”

宋琦去了厨房,找出几头紫皮大蒜,放到小搪瓷盆里,打开水龙头加了些自来水将其浸泡,随后回到客厅。

芙蓉正在客厅观望。除了大门和宋琦进厨房。客厅里还能看到三个房门。

宋琦指着正对大门的两扇门说,“这是厨房和厕所。”又指着垂直大门的另两个门说,“邻厨房那间是我姐的,这间是我的。”

“父母离开得早,家里只有我和我姐。”说完宋琦走过去,推开房门,向芙蓉做了请的手势。

这是今天第二次做这个动作。

“对不起。”

“有什么可对不起的?”宋琦笑着说“十几年前的事啦。”

芙蓉莞尔一笑,进入宋琦的房间。

这间窄长的屋子比客厅小了许多,顶多八九平方。四面墙中有三面都是书。细看却不是书,而是自己装钉的本子,一排一排有大有小。整齐的码放在层层书架上。是书架,不是书柜,只是在墙上打几个钢钎,辅上长条木板,就成了很实用的书架。离地2、30公分开始,一层一层足足七层直到房顶。

屋中放两口大箱子,一口箱盖上放着笔纸书本等学习用品;另一口箱上放一把黑绒布的包着吉他,正是下午去芙蓉家的那把。箱旁还有一个小板凳,估计这俩箱子不仅装东西还兼书桌的职。

唯一没变身书架的墙是正对屋门的墙。两扇对开的木窗让这面墙几乎没了利用价值。

大略浏览了一下书架上的本子,芙蓉随手抽出一本,翻开一看,入目的是劲挺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整整齐齐。

“这毛笔字真漂亮,谁写的?”芙蓉问。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宋琦笑笑:“不才,正是在下。”

芙蓉难以置信的看着宋琦,大张的嘴巴能塞个鸡蛋进去。

“想学我教你,很简单的。”宋琦说。

“我们十三中一星期有一节毛笔课,你们一中是不是每天都是毛笔课?”芙蓉翻了几页,发现每一页的字迹都是一样刚劲挺拔。

没几十年功底,很难写成这样。

“我们一星期也只上一节毛笔课。”宋琦笑笑略带得意地说,“可能是我们老师教的好,也可能是我有写毛笔字的天赋。”

“肯定是后者。”芙蓉换了一本,打开一看字迹和上本一样,内容也差不多,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

“这些古文都是哪儿来的?”芙蓉问。

“到处翻看到的,然后就抄录下来了。”宋琦作答。

“《双燕离》的作者是李白?”芙蓉突然像发现了什么宝贝惊呼。“不是吴鼎芳吗?”

“双燕飞,双飞不只栖。衔春归柳巷,弄水出花溪……那首《双燕离》词是吴鼎芳做的。”宋琦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