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元宵诗会(1 / 1)

加入书签

林靖一行四人从客栈出来向诗会举办地走去,一路上小铃铛都很活泼,看见好玩的小玩意儿和好吃的小吃,都要让郭远出钱给她买。

你道郭远为什么心甘情愿的掏钱给她买?原来小铃铛不止一个铃铛,她身上还有好几个铃铛,难怪叫小铃铛。

小铃铛也知道县令的公子一定有钱,所以就想让他出出血,一有好东西就威胁他,如果不给她买,就摇铃,让他睡觉去不了诗会。

不过,小铃铛也的确是天真可爱,她怎知郭远其实并不怕铃声,因为有林靖在,绝不会去不了诗会,郭远只是觉得小姑娘很可爱,有心哄她开心,便顺着她的意思,演起戏来,装作被威胁很为难的掏钱,嘴上还不时的说着“我的小姑奶奶,咱别买了行不行,我就这点家当,被你用完了,我爹还不打死我啊!”

不得不说,郭远的演技很不错,小铃铛看了他苦哈哈的表情,很是开心。一路上也因为二人的嬉闹,更添一份快乐。

终于走到了苕溪畔,吴越阁,也就是元宵诗会的举办地。

“喂,小胖子,你知道为什么叫吴越阁吗”小铃铛向郭远问道。

“我当然知道,这是为了纪念几百年前的吴国和越国,因为这两国先后建设并发展了临安城,先帝亲笔题写吴越阁三个大字,还曾在此举行过殿试,选出了咱们大夏国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当朝宰相陆道衍。”

小铃铛抿嘴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啥意思,但我知道宰相是很大的官了,是吧”郭远点了点头,又说“今天的诗会是很盛大的,来的人也很多,所以会用名帖来区分等级,有名帖的就能靠前坐着,而没有名帖的只能在后面站着看。而名帖也是有讲究的,紫色代表五品以上官员,红色代表五品以下官员,绿色代表商贾巨富,排位也是按照紫红绿的顺序排。”

“唉,我们啥颜色的名帖都没有,那我们只能在后面看了”小铃铛垂头丧气地说道。

“哈哈哈,小铃铛,我有名帖啊,我爹有事让我代表他来,咱们四个人可以靠前坐哦,我的可是红帖”未等小铃铛说话,楚封问道“郭兄,这怎么好意思呢,况且你只有一张名帖,而我们有三人也进不去吧”

“没事的,这里的规矩是可以允许带几个仆人随从进去的,不过只能站着”

“好呀,好呀,只要能上前面看就行,楚大哥,咱们就跟小胖子一起去嘛,好不好”小铃铛拉着楚封的衣袖说道。

楚封见状也只能答应,就问林靖要不要一起,林靖原本就是要扮成郭远的随从进去,也就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于是,三人扮成郭远的随从进到了吴越阁里。本以为有人会盘问,没承想竟然顺利地到了红色名帖的观看区。

郭远怕小铃铛坏了这里的规矩,就说道“我们前面的就是紫色名帖观看区,总共五人,最中间坐着的就是我们临安知府骆文武,在他旁边的都是五品以上官员,你好好呆着这里,等诗会开始,可不要去招惹他们,特别不要去惹知府大人,咱们这位骆大人当年可是大夏国的武状元,武功着实了得,本来应该戎马疆场,却不知为何从政当文官去了,难不成是因为名字里文字在前而武字在后吗”

当郭远说到骆文武这三个字的时候,郭远和小铃铛都没有发现,林靖和楚封的眼神变了,二人几乎同时看向了坐在中间位置上的骆文武。

林靖和楚封心思各异,楚封是因为他的师父告诉过他昔年江湖有剑道三杰,其中一人去参加了朝廷的武科举并夺魁,后竟然舍弃剑道做了文官,当时江湖一片不解之声,连他师父也不知其中缘由,此人正是骆文武。

而林靖是因为他认识骆文武,虽然是小时候看见过他,但骆文武给他带来的印象极其深刻。

“哎呀,小胖子,放心啦,我不会捣乱的”小铃铛笑嘻嘻地说道。

也不知道是不是骆文武听到了什么,突然转过身来,看了看后面,然后又转回去了。

小铃铛突然拉了拉楚封的衣袖,小声地说道“楚大哥,这个知府好凶啊,刚刚他看了我一眼,太吓人了”。

楚封随即安慰她,内心却是波澜起伏,因为骆文武也看了他一眼,给他的感觉很不舒服。而林靖的眼神很复杂,他想起了小时候骆文武的事情。

距离戌时三刻诗会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外面看热闹的百姓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而里面的达官贵人也基本都到了。

不过金三公子却是姗姗来迟,身着靛蓝色的锦袍,领口袖口都镶绣着金丝边流云纹的滚边,手拿一把自己题诗的扇子,大步走向前排座位,后面跟着二个随从,其中一人带刀,一人佩剑。

坐在第一排的官员包括骆文武看见金三公子来了,连忙站起来身来,向他问好。金三公子也不谦虚,说了一句免礼就坐下了。

戌时三刻一到,从吴越阁内阁中缓缓地走出了一位女子。此女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身着一身紫绡翠纹裙,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着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息。

此女正是骆文武的女儿,蒹葭。

她一从内阁中走出来,顿时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就连小铃铛都觉得她很美,更别说好色的金三公子了,他可是口水都流出来了。

话说林靖看到蒹葭出来,第一眼就认出了她,看着眼前这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很难想到十年前跟着自己后面喊靖哥哥的妹妹,已经长成如此动人的模样,自顾自的摇了摇头,笑了笑,心里想道“真是女大十八变啊,不知道她现在还记不记得我”。

只见蒹葭走到台中间,开口说道“此次是我们临安城首次举办元宵诗会,故请各位才子尽情斗诗,此外为了活跃气氛,在场众人皆可上台斗诗,此次元宵诗会将产生诗魁,可由临安知府推举入翰林院”。

此言一出,众才子纷纷眼红,气势迸发,仿佛自己马上就是诗魁。百姓中也有粗俗之人说道“翰林院是个什么东西,我要蒹葭小姐。”不过此种声音,立即就被其他人的骂声掩盖,蒹葭小姐岂是尔等粗俗之人所能亵渎的,只要能远远地看着她就满足了。

蒹葭说完后就坐在了内阁的右侧,刚好可以看见台上的情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