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扶之(2 / 2)

加入书签

因为我和耿狄是最先到寝室的,还有两位室友不知道什么情况,暂时没有报到。我和耿狄,选了其中一个上下铺当床位。我睡上铺,他睡下铺。我两的友谊,也是从今天开始,我经常调侃他——睡在我下铺的兄弟。

我简单收拾了下行礼,整理了下床铺。

“今天也累了,早点洗洗睡吧。”

“是啊,明天要参加导师见面会呢!还不知道我们的导师长什么样,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实话,导师我倒没什么兴趣。我倒是对你这个叔叔挺兴趣的,感觉你很尊重他。”

我好奇地问。

“对啊,他是我叔叔。我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经常帮助我们。这次上大学的学费,都是他借给我的,我等赚了钱就还他。”

“这个王叔叔还真是很有责任心,那你别辜负他的期望。好好学习,以后好继承他的事业,哈哈!”我开玩笑地讲。

“我可没那能力,只想毕业了找个稳定工作,和奶奶好好生活。”耿狄也笑着回答。

“看来你还很孝顺,我们一起加油!”

耿狄的眼神透露着坚毅。

“好!”

可能是认床的原因,在学校宿舍的第一天夜晚我彻夜未眠。那一天晚上,想到了很多。想到的是未来会怎么样?所学的这个专业,是否真正是我未来要走的路。一位合格的殡葬人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或技能?这都是我在想的。也不知过了多久,后面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是耿狄喊醒的我。我这粗心大意的毛病,居然忘记定闹钟。洗漱了一下,我与耿狄就出门了。看了一眼学校发的平面地图,学校总共有13栋教学楼。殡仪学院在贴近西北门通往向阳街的那条小道的旁边,和小道有一墙之隔。我和耿狄,来到殡仪学院教学楼。学院大门很小,大门的门槛如同寺庙的门槛一样,给人一种古典的气息。总共6层楼楼高,在殡仪学院的旁边还有一栋实训楼,实训楼里面即是一些日常设备仪器等供殡仪学院的学生实操训练用的。

来到殡仪学院教学楼二楼,第一个教室是我们所在班级的教室。进门,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此人身穿白色寸衫,感觉他总是那么朴素的着装,却自带一股正气。给人的感觉像是能威慑住“某些东西”一样。

“这不是你叔叔吗?”我轻声细语。

耿狄没说话,给了我一个眼神,示意别吭声。

我俩屁屁颠颠跑到最后一排坐下,等时间到了。

站在讲台上的白色寸衫中年男人开始点名答到。确定人数到齐后,他开始作自我介绍。

“各位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王扶之,我是你们这一届殡仪学院xxxx班的导师。同时也是殡仪学院的系主任,以后的学习生涯将由我陪伴着大家。希望你们刻苦学习,不忘初心,能在未来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你们可以叫我王老师,有不懂的问题欢迎随时请教我。”

班里的其他同学们,都礼貌性地鼓掌。

“我们学校的殡仪学院创建于1995年9月,到今天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我在当年,招收了首届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现在都已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有在海外工作的。我讲这些,不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个行业前景多么好,不是要你们去捞金的。而是想告诫大家,从事这个行业的目的是摒弃传统的丧葬文化陋习。结合现代实际情况,为殡葬行业发展革新。我们是送逝者最后一程的灵魂祭奠人,让逝者体面地离开,尊重逝者也安抚家属,这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工作。”

我发自内心是佩服这位王老师的,所以一直称呼他为王扶之教授。自1995年创办国内第一个系统性的殡葬行业专业以来,为我们国家殡葬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行业内,我们都认可王扶之教授是中国现代殡葬教育的开创者,没有之一。

我们国家嘛,中国人对这方面是相当忌讳的。可能一个人从事这个行业,对象都难得找。所以很多我的大学同学,都是行业内部消化。我们时常自嘲“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份苦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王扶之教授无畏世俗的眼光,在方方面面都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敢为人先,创办了殡仪系。并著有《殡葬文化学》和《殡葬服务学》等著作,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在2008年1月,成立了夫子兵团,这是由国内某知名殡葬业大集团和学院联合打造的。构建一个殡仪系三千学子的共同网络家园,通过日志、图片、论文的方式共同探讨殡葬相关知识,了解各地殡葬习俗,促进中国殡葬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对王扶之教授的介绍暂时也就这么多,因为他的贡献不是我几句几行的文字可以赞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