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事农桑,以红薯解饿天下(1 / 2)
短短几天时间过去。
伏波岭一带,别的地方还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而西南方向开垦出来的田地上,也已经开始了播种的任务。
所有粮种都是刘协提前准备好的,早就放在了驻军大营的粮草库里。
这会儿既然开始播种了,当然也得亲自跑到田间地头上进行指导。
随之而来的,除了刘青之外,还多了蹇硕和张辽。
但不管是谁,除了刘协,自然再没有人识得这些种粮究竟是什么农作物,就连那些特意从食邑农户里请来的老农,都对此一无所知。
蹇硕一只手捏着一粒棉籽,一只手托着一把红薯种子,同样是一脸茫然。
“先生,这玩意儿咱都没见过啊,真的能种出粮食来吗?”
刘协呵呵一笑,“别说这个了,就是麦、黍、菽等作物的种子,你又熟悉多少?”
蹇硕老脸一红,“我这不是替他们问一下嘛,谁让咱心直口快一些呢。”
刘协也没有难为他的意思。
只是随口科普,“种出来粮食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产量大小还暂时说不准,所以,这次就当是小范围试验了,只要能摸索积累下来一些经验,那就是一件大好事儿,等到来年,才算是真正大规模种植的开端。”
虽然他提供的粮种都是经过处理的,但不得不说,在时间上,大豆(菽)、玉米、红薯还好说,唯独棉花,就的确是有些晚了。
但是,他却必须试种一次,也不需要多大的地块,一两亩地就完全足够了。
到时候棉花能采集到多少,同样是次要的,重点还在于能收集到更多的种子,然后借此让人们认识到这种作物的种植价值,这个才是关键。
其它的,则只需要平均分配亩数种植就可以了。
站在旁边的一个老汉这时才敢发言,“草民虽然也不认识先生提到的玉米、红薯和棉花,却也明白先生话里所提及的道理,肯定会随时做好观察记录的。”
这老汉姓程名度,表字守衡,是刘协专门从食邑里请过来的帮手。
此人读过书,祖上还有人曾在县里担任过主官,目前也是乡老之一,最重要就是熟知农事。
乡老不是一般的官吏,但也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算是民间代表承担地方政府职务的一类人,待遇倒是和吏差不多。
汉代的基层组织有乡、亭之说,《汉书·百官公卿表七上》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由此可见,三老虽然不是吏,但却是乡里等同于乡长的特殊存在。
当然了,刘协看上的可不是他的身份,而是对于他在农田管理上展现出来的能力。
所以,程度熟悉小麦和大豆的种子,但也的确不认识刘协拿出来的其它农作物种子,更谈不上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田间管理。
但倒是挺认同刘协的观点,认为可以一边种植,一边记录,然后从中摸索出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种植经验。
哪怕刘协还是个稚嫩童子,只要说的有道理,他也不会去小看。
刘协很欣赏这样脚踏实地的扎实作风。
所以,也绝对不吝啬于手把手的进行教导,“玉米这种作物倒是好说,和麦、菽的种植方法属于大同小异,但另外的棉花和红薯,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棉花其实不是一种可以食用的粮食作物,而是一种经济作物……
“呃,你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桑农培育出来的蚕茧,可以此纺织成布匹,或者直接代替鸭绒、羊绒、柳絮、芦花等填充物,作为御寒之物。”
汉代的时候,可没有被子、棉衣什么的。
冬天御寒的铺盖和衣服,用的都是毛皮或者羊绒、蚕丝、柳絮、稻草什么的作为填充物去抵御寒冷。
宋朝以后,棉花得以大范围的普及,才有了棉衣、棉被的说法。
所以单以保暖这一点,就足够让人有些期待了。
程度虽然想象不出来,究竟是何种神物,才能具备这样的效用,但是这并不能让他对刘协之言有所怀疑。
这是这段时间以来,刘协用无数的小知识,一点点在他心里树立起来的信任。
但是这样的信任,也让他下意识脱口而出一句反问,“此物竟有如此神奇?”
刘协淡然一笑,“眼见为实,咱们到时候,自然而然也就能看个真切了,所以,在日常田间管理上,还是要尽心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