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暗涌(2 / 2)
这当然不可能,要知道,现在朝廷中的很多官员,就跟徐道宏一样,是兴朝遗留下来的。胡人来袭时抗住了,赵冀攻城时他们也做出了正确的应对之法,哪怕单独拎一个出来跟秦宇比才学都比不过,但是官场上,又不是谁才学高谁就最厉害。
秦宇这个刚刚踏入社会的愤青,迎来了来自官员们的第一顿毒打。
这一次,给秦宇使绊子的可不全是世家的人。诚然世家是这个改制中受损最严重的,问题是还有不少寒门官员,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当了官,借由官身之便慢慢圈了几块地,一辈子奋斗的成果都在这儿了,原本打算把家业留给子孙的,现在秦宇跳出来,啪叽一下把他们奋斗多年的果实给摘走了,谁能不气
认真说起来,寒门官员甚至比世家更心疼。毕竟世家一直是躺在祖宗功德簿上的,名下田产大多是祖上传下来的,俗话说崽卖爷田不心疼,对比起辛苦打拼的寒门官员,世家还真没心疼到那份儿上。
最想骂娘的其实是武将,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拿命挣来的家业,被一个小白脸张嘴就拿走了,武将们真想去刨秦宇家的祖坟。
梁肃这一举动,可以说是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光了。
梁肃不知道改制的弊端吗他当然知道。但问题是,现在也只能改制才能让国库再次充盈起来,不然的话,梁肃哪来的底气和赵冀开战
国库在兴朝时就已经被掏空了,梁肃
这些年连年征战,百姓苦战久矣,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还拿什么交税没了税收,朝廷的粮食从何而来改制,也是梁肃的无奈之举。
反正不改制,梁肃没了家底,赵冀虎视眈眈,打起来梁肃赢面不大。改制还能拼一把,只要兵马还在梁肃手里,按死了赵冀后,官员们再有意见也得给他忍着
这些内因都是顾玄给顾淮之分析的,顾淮之听得连连点头,觉得果然穷就是原罪,梁肃穷了,哪怕知道改制有隐患,还是要
狠心赌一把,说起来还有点惨。
但顾淮之听着听着,突然觉得不对,“赵使君这几年也没少打仗啊,怎么云州好像没受到什么影响相反,老百姓的日子还越来越好过了。”
这可真是个好问题,顾玄莫名笑了笑,随口道“先前的战场又不在云州,百姓们并未受到战乱之苦。另外,祁东王还留下了不少家底,使君收回了平州和潞州,实际上是赚的。而梁肃,前些年胡王进攻京城,京城附近的几个州都被他祸害得不轻,尤其是青州,基本算是废了,还得朝廷拨粮饷赈灾。梁肃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使君这边还没伤到元气,现在开战,使君的赢面至少有七成。不然的话,你以为梁肃为何这么心急”
顾淮之目露思索之色,顾玄见状,低头喝了一口茶润润喉,接着道“你舅公最是精明,估计他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推了秦宇出去,梁肃也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听起来梁肃似乎有点惨兮兮的样子。顾淮之想了想,给梁肃下了个定论,“如此看来,梁肃有打天下的能力,却无治国之才。可以为帅,也可为王,却独独不可为皇。”
“正是。”顾玄点头,给了顾淮之一个赞赏的目光,“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选择良木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他能否担得起整个天下。”
这么多年下来,顾淮之逐渐明悟,很多时候顾玄其实是跳出了个人视角仔细斟酌问题,想到最后就会猛然拔高到上帝视角,这才有了掌控全局的能力。
顾淮之正在学习中,已然摸到了那层边,就差一个突破口,自己就能彻底升级一回。
不过既然聊到了双方的家底问题,顾淮之还有一个埋藏在心里好几年的疑问打算问一问顾玄,看他能不能给出一个答案。
见顾玄心情还挺不错的样子,顾淮之悄悄凑了过去,压低了声音问道“阿公,使君这几年,虽说朝廷免了两年的税收,但也一直在备战,练兵多烧钱,看看我们庄园那八千部曲的花销就知道了。使君可是练了三万精兵,还要给其他七八万士兵发粮饷,马匹武器也是烧钱的东西,仔细算算账,把整个云州都卖了也没这么多银子吧”
云州以前可是穷得出名的地方,哪怕赵冀生财有道,也不至于厉害到这份儿上。其他人不清楚,顾淮之对养精兵的花销可是门儿清,他上辈子本来就是混商场的,对数字十分敏感,略微一算就能猜出,赵冀这些年怕是一直在亏本。
那么问题又来了,赵家又不是世家,土鳖一个,赵冀又
不得赵将军的宠爱,也没分家,哪会给赵冀多少银子
赵冀的家底,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顾玄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顾淮之一眼,“那是因为,使君身边有个财神爷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