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1 / 2)

加入书签

午后,何家姐弟二人又挎上皮水囊,欢欢喜喜地去了镇上。

大概是因为昨日宣布了“噩耗”的关系,今天的毛记茶水铺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一些来听书的老面孔正聊着天,言谈间颇有怨言。

一见何元菱姐弟过来,毛大连声喊着“何姐姐”跑过来。

跑到何元菱身边,毛大压低了声音:“好像大家都不想进宫当娘娘,你看里头几个,都是来瞧人的,你可看紧了弟弟。”

“啊,关我什么事?”何元葵往后一缩,觉得有些不妙。

毛大道:“我方才听里头几个客人说,如今都不管了,只要是个男的,就先订了亲再说。现如今,县城那边连七八岁的男孩都抢手得很,家里有闺女的,倒贴几大箱嫁妆,也不管男孩比自己闺女小了好几岁,订了再说。”

还能这样。何元菱简直目瞪口呆,再望自己弟弟,好歹眉清目秀,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少年郎,哎呀呀,男孩子也不能随便出门,太危险了。

何元葵立刻抓了一把土,往脸上一抹,抹了个灰头土脸:“看来要过了今天才安全,这下行了吧?”

可怜的何元葵,早知道在家就不洗脸了,还省水了呢。

毛大她娘出来,见到姐弟俩自然也是熟络,又见何元葵脸上脏兮兮的,好奇地问:“路上摔了?蛮漂亮的小官人,怎么灰扑扑的?”

一听“蛮漂亮的小官人”,茶棚里刷地一下子投过来好多道目光,道道如狼似虎,吓得何元葵低喊一声“不好!毛大今日你替我吧。阿姐你回头去温郎中那里找我。”

说完,猫着腰就跑没影了。

何元菱又好气又好笑,索性跟毛家母女道:“毛家婶婶,跟您商量个事儿。”

“啊哟,何姑娘太客气了,还说什么商量。有事直接说,商量个啥,就怕帮不上忙呢。”毛大她娘热情万丈。

何元菱道:“我弟弟过几日就要去县城念书,我一个人说书顾不过来,毛大机灵能干,想借毛大来当个帮手,就当是我雇的。”

“这丫头能给您当帮手,求之不得啊。啥雇不雇的,糙丫头,随便用,哈哈。”

毛大已经乐得跳了起来:“我乐意,我乐意,太乐意啦!”

说着,大声叫着毛二,两人屁颠屁颠搬桌子椅子,搭场子去了。

相比与昨日的盛况,今日的场子就显得稍微有些冷清,就像她没有去县城打官司之前,围绕的都是镇上大大小小的孩子们,而茶棚里坐着每天都来捧场的乡民。

这也在何元菱的意料之中,昨天实在是难得一遇的盛况,不可能天天如此。

散场的时候,又碰到了矮小的里正。

“里正大人,来晚了啊,今天人少,我散场早。”

里正挥挥手:“我不要借场子啦,我是来讨水喝的。”说着,冲进茶棚,正好一桌客人刚走,他也不在意人家喝过,端起茶壶,直接对着壶嘴牛饮一番。

“里正!哎呀,不能喝凉茶啊,她娘,快送热茶出来,里正来了。”毛大她爹一见里正,赶紧就迎了出来,大声和里正打招呼,又道,“还是跑选秀的事儿?把你渴成这样。”

里正放下茶壶,道:“南墅收田那事儿闹大了,束知县一大早就过去,总算把乡民暂时安抚下来,我被叫去帮忙,呆了大半天,可说死我了。”

一听到“束知县”三个字,何元菱心中一跳,脸上没有表露,耳朵已经支楞起来。

“收田那事儿,摆明了欺负人,束知县怎么说?”毛大她爹问。

里正道:“束知县说,收田暂缓,如今县里土地私下买卖蔚然成风,这很不好,必须全部暂停。待官府制订新规,今年所有的买卖,都必须按新规重新审核。”

“哈哈哈哈。”毛大她爹大笑。作为茶铺老板,他得和气生财,不能发表太多看法,一切尽在不言中。

倒是旁边一位茶客插嘴:“束知县真是青天大老爷!什么私买私卖,动真格查下去,十有八九踏娘的就是强买强卖。这些强买强卖的是谁,全阳湖县都知道,都是敢怒不敢言。束知县这个青天大老爷,真是顶着命在干啊。”

又一位茶客也跟着点头:“束知县年轻气盛。以前也有打算干一番事业的县太爷,还不是给逼走了。束知县也不知能撑多久。”

前头那位倒是乐观:“我瞧他扳倒包枢光的劲头,和前头那些都不一样。”

“一个包枢光倒了有啥用,阳湖县还有好几个‘张枢光’‘李枢光’,一个个赤眉红眼的,盯着包枢光的田地,嗷嗷待扑呢。倒霉的不还是老百姓。”

“不能这么说,要相信束知县嘛。”前头那位突然放低了声音,但那个“放低”,也是身边人都听得到的“放低”,“你们还不知道吧,听说这位束知县……上头有人!”

“啊,真的?快说说!”

顿时毛大她爹和讲话的茶客都围了过来。

前头那位见自己的消息果然够吸引,有些得意洋洋,捋着胡须道:“哪里说哪里散,不要外传啊……”

“知道知道,快说吧,别卖关子了。”

“咳咳。听说……束知县是程太师的门生。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后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