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世界(2 / 2)

加入书签

等一个小时过去了,冉佳仪看着自己笔下满满当当两大页稿纸,完全超出了征稿字数要求,也不由有些赧然,只得提笔继续修改。

等到删删改改三两遍,冉佳仪才终于感到满意,这一篇小作文,冉佳仪觉得可以算是自己的最佳作品了,抛却第一世那些华而不实的作品之外。

将这篇精心雕琢过的小作文上交之后,冉佳仪略微有点忐忑,虽然已经打算着靠笔杆子赚取这个世界的第一桶金,但是这也得是看天赋和努力的,她希望自己第一次努力能有所成果。

然而这种大型征文的比赛评比过程总是繁琐而漫长的,冉佳仪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自从上了初中后,中午在学校吃喝,冉佳仪就过上了早出晚归的生活。因为路途遥远,冉佳仪每天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就往学校赶,晚上下课了又得急急往村子里赶,不敢耽搁分毫

但就是这样,冉佳仪在沈家成了一个透明人一般,除了周末在家会被沈母逮着使劲的使唤外,上学的日子沈家人几乎不怎么能看到她人的。

无疑,这样的生活除了些微的不如意之外,还是很符合冉佳仪的期待的,尤其她还能在回到沈家之后,以学校布置了家庭作业为由拒绝一些家务活之后,这份愉悦就更强烈了。

当然,冉佳仪说的也不全然是假话。

她既然有了想要写作赚钱的打算,便也就开始做起准备来了,一开始肯定是从投稿开始的。

写作既是为了赚钱,那自然也该迎合市场。

冉佳仪仔细翻阅了自己所能看到的报纸、杂志、期刊,就这些也得多亏了学校里那些热爱新鲜知识的老师们和家境好些的同学,不然她自己是没有资本购买这些书籍的。

从这些期刊杂志里,冉佳仪发现了一个显著特征。

当下的文学,绝不单单只是纯粹的文学,显而易见,其中更多体现的是时代特色,饱含着当下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这是一个很好的年代,一切都在朝正确的方向行进,连带着人也是。

冉佳仪觉得自己大概摸到了矗立在自己面前的那面墙,这个时代下创作的根源。

在察觉了这一点后,冉佳仪除了继续看书读报之外,又多了一项业余爱好,那就是去观察这个小镇。

有句话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冉佳仪深以为然。

学校里诵读的学生们,早上菜摊上含笑卖菜的老奶奶,早餐店呼呼的蒸汽和蒸气后老板娘朴实的微笑,还有上班路上的工人们急匆匆的身影。

每一点、每一处都体现着生命的追求、生活的美好。

当然,也并不全是美好,比如早点店里剩下来卖不出去的早点时,没有工作的人们身影在镇上闲逛,也能看出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但整体上,是向好的方向而去的,冉佳仪知道,这个国度虽然与她前世有些微的不同,但是这个落后沉睡的雄狮,也会在睡醒之后一点点强大起来、直至傲然立于东方。

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冉佳仪的笔下渐渐成型,最后形成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文章。

这故事不只是写给别人看的,同时也是写给原主看的。

这个开放的时代下,只要不违法犯罪、违背道德的底线,其实做什么都可以被包容的,包括原主曾以为的孝道、养育之恩,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就挣脱的,区别只在于你敢不敢。

就如同第一个走上街头摆摊的那位阿姨,就如同那位辞去稳定工作下海经商的叔叔,就如同继续初中需要的自己,最开始需要的只是那迈开第一步的勇气,而这勇气的来源,只需略微放开眼看一下未来,便也能生出无限的勇气来。

冉佳仪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原主沈含烟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有她一直渴求而不得的新生活。

这样的时间一过就是两个月,冉佳仪从中便感到了无尽的欢愉,这是比她之前想方设法赚钱更大更多的快乐。

在看到自己的小作文被选中征文有奖的名单,在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笔稿酬的时候,冉佳仪也看见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更坚持了这份创作的决心。

不过可惜的是,作为第一笔稿费,冉佳仪最后还是将它上交给了沈家,以此争取晚上点一小段油灯的机会没有办法,在生活节省的乡下,天黑了的时候点灯也是一项不必要的浪费,他们可不会管,这是孩子要读书或者写作业。

而当冉佳仪拿出这项活动的报酬之后,这份浪费也就略微有了点价值。

在第无数次感叹,为什么初中学校没有安排住宿的同时,冉佳仪也只能认了,同样贫穷的学校对于这点也是爱莫能助,索性赚取稿酬也是她创作的一个小目的。

她不知道原主沈含烟在系统空间里能看到多少她所做的,但冉佳仪想让对方知道,一个人所产生的价值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绝非为了自己父母亲人无私贡献的,不管是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都是如此。

如她所料,系统空间里的沈含烟,在看见了这一幕幕之后,也在不断地沉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