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世界(1 / 2)

加入书签

冉佳仪带着冯大宝回到了城里,就这样,白天在厂子里工作,晚上回到家里关上门过日子,也还算舒坦。

只是偶尔回到村里种种菜亦或者回到林家,和林父林母唠唠嗑说说最近的近况,当然每次不可避免的再被林母催一下找对象。

对此,冉佳仪表示,要求实在太高,找不到,而林母看着女儿一个人带着孩子过得也还行,也就没有以前那样的捉急了。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眨眼间,几年时间一闪而过,等冉佳仪意识到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1977年。

这一年你,对于这个郭嘉来说是十分特殊的一年,也是社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同时,也是这一年,全国高考开始恢复。

特殊运动下停滞了十年的高校自主招生终于恢复,持续十年的推荐入学也终于成为历史中的一段尘埃。

这种形势下,冉佳仪难得有了点紧迫感,没办法,大环境下,人人如此,她也不能免俗。

高考恢复这样的大事,可以说对无数人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冉佳仪隐约记得,正式的通知是在高考恢复前一两个月才下来的,10月开始的高考,那么得等到89月才会有消息。

只不过,即使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是各式各样的小道消息却是不少的。

于是,冉佳仪不管是在厂子里,还是在城里,都能感觉到气氛不同了,在这种氛围下,冉佳仪也不由自主的开始了紧张的复习。

就连还在小学的冯大宝,回家来都说学校里的老师们抓课业抓的紧了。

下面的动向往往都是上面意思的体现,而现在这种情况,就代表着上面已经有了这个意思,想到近段时间最高领导层的变换,冉佳仪心里更是确认了这一点。

这是无数知识青年的机会,更是下乡知青们的机会,冉佳仪在自己复习之余,不禁想起了之前帮助过自己的梅知青。

梅知青在乡下,也不知道有没有收到消息,或者,有没有办法得到复习的资料。

因为早就知道了历史,冉佳仪在早几年就已经开始收集资料,也在周围众人面前塑造了一个喜爱读书的单亲妈妈形象。

因而现今冉佳仪手头已经有了两套经典的数理化丛书,其中一套是留给自己用的,另外一套就是想着给梅知青预备下来的。

这一天,冉佳仪就收拾好一整套的资料,放进自己常用的小挎篮里,就带着小崽子回乡下去了。

几年下来,小崽子也已经逐渐长大,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了,不久之后也要参加中考进入初中,冉佳仪对此很是欣慰,读书明理,这才是小崽子正确的成长道路。

不过,更让冉佳仪高兴的是,小崽子如今很是亲近她,也懂得她的不易,日常能自己做的一些家务也会尽力去做。

“娘亲,怎么我们又要回去啊”冯大宝有些不解,明明前些日子刚回去过,家里的菜还有些呢。

因为在厂子里工作,有固定的工资,生活渐渐宽裕之后,冉佳仪就无需每次都自己回乡下照顾地里了,而是托了熟识的妇人,偶尔帮着照看一下,因为活不多也不重,冉佳仪需要付出的只是一些用不上的票据,算是公平交换。

“大宝,咱们这次回去是去看你梅阿姨的,你还记得吗”

冯大宝摇摇头,表示不记得了。

冉佳仪也不在意,只说“等待会你见了就认识了。梅阿姨啊,以前帮过娘家,你态度可要好一点。”

冯大宝好奇道“娘亲,梅阿姨帮你什么了啊”

冉佳仪笑着回应“你当初刚学认字时候的课本,还是梅知青借给娘亲的呢,咱们啊,如今可得好好感谢人家。”

“嗯。”

冯大宝还是第一次听这件事,闻言对这位娘亲口中的梅阿姨也多了几分喜欢。

村子里村民和知青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口粮罢了。

在这粮食大于天的时代,一口口粮就足以引发矛盾,更别说,知青们分走的可不止一两口,那是一年几百斤的粮食啊。

由此,关系好不起来也是正常的。

不过,近来的事态发展还是让敏感的百姓们察觉出了什么。

原本以为再也回不去的那些下放坏份子,甚至少数知青们,都陆陆续续走了路子回了城里。

这让一直以为知青们就此成为乡下人的念头转变成了,城里人就是城里人,早晚是要回去的。

不论村民们是因为担心这些知青们回了城里会找他们麻烦,还是单纯就是习惯性的巴结城里人的习性作祟,村民们对知青们的态度前所未有的缓和下来。

双方关系空前和谐,知青们有城里条件好了的亲人们接济,日子也好过起来。

冉佳仪和冯大宝母子去的时候,正是中午时分,冉佳仪回了家放下东西,便直奔知青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