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2 / 2)

加入书签

自从那日在书房与承安侯秉烛夜谈后,承安侯就经常把苏易带在身边参加各种集会和宴席以扩展人脉,毕竟,这些年来,苏易与权贵圈子实在脱离的太久。

有苏家和苏家的附庸家族全力为他造势,加上集会上苏易出色的才学和风采,苏易的才名也慢慢传了出去。

各地中正已经将苏易等权贵子弟的名录提交,宴山亭的这次雅集,则相当于一次面试,大中正会亲自前来考评各位备选学子的才学。不出意外,最后的品级就由此次考评决定了。

一大早,苏易就带着仆从从侯府出发,仆从们背着野宴的食盒和蒲团,衣物等杂物。苏易跟随着引路的侍卫,踩着长满青苔的石阶,一边赏景一边爬山。

作为建安知名的名山,凌云山风景秀美,地势并不险要,不到一个时辰,一行人就到了目的地,宴山亭。

宴山亭坐落在一块修整平整的露台之上,一旁树木葱茏,草木繁盛,一汪清泉从树林中流淌而出,水声潺潺,白色的水气飘散在溪面和溪边的石头山。

不时有小鱼从溪中游过,野趣十足。

主亭边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亭子,木质的廊桥,还有用石头或木头雕刻的桌椅,供人休憩。

带着仆从的士子们徜徉其中,或抚琴弄弦,或吟诗作赋,或游览观景,或沉醉书画

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苏易站在亭子中,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风景了,这里的景色哥哥肯定也很喜欢,如果哥哥在身边就好了

山风裹着轻薄的雾气,吹动他的宽大的衣衫,羽袖飘飘,衣袂猎猎,仿佛仙人乘风欲起,清俊的面容上,似追思,似感怀。

大中正穿过人群,走上露台,映入眼帘的就是如此场景。

一瞬间,周遭竟是鸦雀无声。

良久,大中正才抚掌赞道“如此风采,真神仙中人也。”

苏易闻声望去,见竟是大中正前来,站在亭中,从容的行了一礼,“苏易拜见中正大人。”

“不必多礼。”说完,大中正竟是径直走向苏易,来到亭中,对他笑道“多日不见,听闻易之顽疾已愈,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在众人的瞩目下,大中正开始考校苏易,士子们围着两人,听大中正将苏易从经辩考到时文,从时文考到诗赋。无一不是见解精妙,甚至每有新奇之语,引人深思,才学不可谓不出色。

大中正越考校越高兴,最后听闻苏易会琴,甚至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古琴借给苏易弹奏。

青山绿水间,竹影婆娑,苏易坐在溪边的白石上,将古琴放在膝头,青色的长衣和鸦羽般的墨发散落白石上,曼丽懒倦。

幽幽的琴音融入潺潺的水声中,顺着清凉的山风飘荡在山间,有着仙人之姿的奏者,低头敛目,神态悠然,眉眼如画,气质卓然。

这一幕,成为在场所有人一生都难以忘记的回忆。

考校完诸士子,大中正兴致盎然,在野宴上趁着酒意,诗兴大发,提笔当场作了一首宴山亭记,将今日的所见所感记录于上。

其中,苏易抚琴的画面更是辞藻华丽至极,将其刻画的华丽优美,灵气逼人,让苏易这般脸皮极厚的人都略感羞赫。

随行的中书侍郎王甫将其通读数遍,他在朝中一直以诗赋见长,只觉得此赋文采斐然,读之让人口齿留香,不由对感叹道“恭喜大中正,此赋堪比王公的兰亭集序,必将流传于后世。”

王甫正是昔日王公的后人,素有才名,以他的鉴赏能力,自然不会错,听其这么一说,众士子也纷纷向大中正道喜。

而作为诗赋中花了不少笔墨描写的苏易,则再一次成了众人的焦点,所有人都知道,今天之后,苏易的才名和风采必会随着这篇宴山亭记传遍大梁

苏易感受着周围或嫉妒,或艳羡,或不忿的情绪,嘴角轻勾。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自己需要的,正是这阵恶风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