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讨论(1 / 2)

加入书签

第58章

对于工厂设立食品研究组,大家都是认同的,可能丘少铭不乐意,觉得属于自己的研究资源会减少。

对于粤省的商品交流会,罗青鸿去年跟着机械厂去过一次,可以说一些经验。

“参展的工厂不少,但是能拿得出手的产品还是少,那些外国人可挑剔了。”

罗青鸿夹了一个芋泥卷慢慢吃着,“而且为了拉到外国订单,有不少厂家把价格压得低,恨不得双手捧上送到那些外国人手里了。”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气不顺,有种怒其不争,又有点悲哀,说到底,还是国内的生产技术太落后了。

罗青鸿说的是事实,大家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何在言夹了几筷子酸笋,“这是事实,很多生产线都要从国外购买,如果眼睛不够利,就会被坑。“

“厂里的这几条设备是我托了关系买的,在国外,它已经属于快被淘汰的型号了。”

罗青梅对这一些并不清楚,她想了想说“不管机器是老的还是旧的,重要的是我们的产品。”

“何大哥,除了饮料,工厂你还打算做什么产品既然是商品交流会,只有一种,可选择的面未免太窄。”

“在科技方面,我们可能会比不上其他的国家,但是吃的,我不觉得我们会差到哪去。”

“外国人的口味和我们的不一样,这方面不好入手。”何在言微微皱眉。

“就因为难,做的人肯定少,那就是你的机会了。”罗青梅挑着眉说,“再说了,我们国家那么多个省市,每个地方的口味就一样吗”

何在言看着罗青梅,觉得自己确实过于在意得失了,凡事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看着罗青梅,“青梅,你考虑以配方入股开元食品厂吗”x6770x7c73x54d2

“我当然愿意。”罗青梅分析了下,配方入股能赚的分红,肯定是比当顾问强的。

“具体做什么,我们到时候再谈。”

“你看有没办法找几个外国人,让他们品尝,如果他们都可以接受,那么交流会上就不用太担心。”

“这些都不是问题。”何在言想,他回去后就马上改合约。

罗青鸿看着神采飞扬的两人,有些闷闷地说“先吃饭,这些明天再说。”

除了米粿和酸菜饼,其他饭菜都一扫而光,郁闷的罗青鸿硬拉着何在言去洗碗。

罗青梅也不意外,她开始问丘少铭一些问题,比如乳酸、薄荷油等这些她不大懂的东西。

丘少铭见问的人是罗青梅,耐着性子跟她说了一对化学原理、提取方法。

结果罗青梅没听明白,反而晕乎乎的,这对一个学渣来说简直是在听天书。

“这些我是真的不懂,要不你直接跟我说那些东西有什么作用以及副作用吧。”

“我只需用它们做出吃的东西来,不需要去研究它们的原理。”

“”

丘少铭看着罗青梅一脸迷茫,想到她做的好吃的,语气没那么冷硬“我回去整理一份资料给你。”

“行。”

罗青梅心里琢磨了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她接下去应该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厂,那店里的事情势必要交给王碧玉。

今天王碧玉做得不错,她可以慢慢放手,逐渐从小店里脱身出来,做别的事。

何在言、邱爱婷他们走后,罗青梅让罗青鸿把门关上,开始算账。

罗青鸿拿着五块钱给罗青梅“这是刚才何在言留下的,说是刚才的费用。”

“二哥,你怎么收下了,这顿我请的。”罗青梅诧异地说。

“他要给我就收了。”罗青鸿撇了下嘴,刚才洗碗的时候,他和何在言进行了一番男人间的谈话。

罗青梅点点头,把五块钱另外收起来,接着算账。

今天的账目比较多,对起来有点累,花的时间久了点。

第二天一早,罗青梅把王碧玉叫来谈话,除了涨工资外,就是签合约。

现在跟古时不一样,没有卖身契的说法,只能用合约来约束,年限也也不能太长。

王碧玉惊讶之余又有些高兴,这说明罗青梅很重视自己。

在下雨的那一周,没什么客人,罗青梅教了她不少家常菜的窍门,包括蒸粿、米血糕等的做法。

一样是蒸米粿,有的人做出来黏糊糊的,吃起来一点都不爽口,有一些小窍门,没有人指点,靠自己摸索,那真是太难了。

王碧玉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她激动地说“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做事的。”

在他们姐弟最困难的时候,是罗青梅不计较她脸上的胎记给予了工作,还教自己这一些技巧,纵然以后她离开店里,也能够谋生。

罗青梅拍拍王碧玉的肩膀“我你可以的。”

安排好店里的事情,罗青梅吃过早饭,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开元工食品厂。

今天除了要把饮料的配方给确定下来,还有就是谈配方和合约的事情。

依然是那天的实验室,林师傅祖孙都在,他们的面前摆满了各种的杯子,里头是各种颜色不同的液体。

看到罗青梅进来,他们眼神都亮了起来。

“乳酸饮料已经确定了,就做成原味和香蕉口味的。”何在言翻开本子,“就按你调整的配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