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心计9(2 / 2)

加入书签

小卫子说:“要不要奴才这就把静贵人捉拿治罪。”

皇太后说道:“不必急于一时。”

卫公公:“但是,皇太后……”

皇太后说:“哀家倒是想见识一下,这个静贵人如何周旋在皇后与全嫔之间,兴风作浪,让皇上疲于奔命。”皇太后不但不打算治静贵人的罪,还打算在她将要露馅儿的时候出手帮她一把,把她收归己用,让她成为自己手中的一颗棋子。太后在渐渐的感觉到皇上为了个妃子对自己离心之后,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对皇上发自真心的照顾,甚至起了几分警惕,所以这个后宫上届的霸主要重新安排,给自己留条后路。

全嫔为了尽快调养好身体,方便自己受孕,又开始找偏方来喝,终于喝到再次晕倒。皇上和太医前来,太医诊断说她真是虚不受补,而且宫内应该长了葭,日后会很难怀孕,如果怀了孕也容易滑胎难产。太医还说,如果全嫔继续用偏方,说不定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现在发现的还算及时。

全嫔伤心欲绝,向皇上诉说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不应该被老天剥夺做额娘的机会,全嫔哭道:“伊兰没用,不可以为皇上开枝散叶,真是愧为□□,愧对皇上,愧对大清的列祖列宗,伊兰实在没有颜面再留在宫中。”

道光说道:“伊兰,你别这么说,别难过了,就算是你不能为朕开枝散叶,你也是朕这一生最重要最钟爱的女人。”

“皇上……”

道光说:“君无戏言,朕会证明给你看,证明给天下人看。”

皇上看到自己心爱之人这么伤心难过,而且为了生出自己的孩子,她差点是以命去搏,实在不能无动于衷。所以不久之后,他决定宣布一件事情。特地将沅婉也叫到寿康宫,跟太后和皇后说,要将全嫔升为皇贵妃。

皇太后惊讶到:“什么?!皇上要将全嫔连升三级升为皇贵妃,可是后宫之中从未有这种先例呀!皇上为何在伊兰的事情上,你要处处和哀家作对?”

沅婉则是沉默地坐在一旁,皇上似乎想让沅婉帮他向皇太后说点什么,“沅婉……你的意思呢?”

沅婉心道:皇上这色令智昏的举动,沅婉不说反对的话都已经够意思了,他还指望着自己帮他劝服皇太后吗?

皇太后也看向皇后,沅婉平静地说:“但凭皇上做主。”

皇太后没找到同盟,不悦道:“你这个皇后是怎么当的,皇上有时处事不妥,你不跟着劝着他一些,只知道迎合皇上,这样如何统领后宫啊?”

沅婉说道:“臣妾知罪。”

皇太后有些恨铁不成钢,知道皇后今天未必跟她站一个战线了。

皇上说道:“皇额娘,这不关沅婉的事,一切都是儿臣的决定,伊兰她因为着急有孕,用药不当,都伤了身子,你们也是女人,体谅她为了给朕继后连性命都不顾了,朕不能辜负她对朕的情谊。”

皇太后也看出大势已去,说道:“既然皇上的心意这么坚决,哀家也无话可说。”看来还是皇后看的明白,知道说什么都无用,所以干脆也不去反驳皇上。瞧瞧皇上说出的理由多么可笑,后宫之中,皇后为了他能深入疫区以身犯险,其他妃子为了他辛苦怀胎,只为了生下皇儿,哪个女人对皇上不是情深意重?那个伊兰只不过为了固宠,想要早点有身孕却把自己的身子给吃坏了,就成了对他情深意重!非升她的位份不可!可见那个女人简直把皇上玩弄于鼓掌之中。

皇太后早就已经见识到,皇上为了一个女人可以忤逆她这个皇额娘到什么程度,那么接下来,她也不再为他操心,倒是要看看,伊兰这个女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皇上还能做出什么更荒唐的事情来。

皇上和皇后从寿康宫里出来,走在宫墙间的小路,皇上温声说道:“皇后,你是不是还在生朕的气呢?这次朕要立皇贵妃也惹得你不开心了?”

沅婉停一边走一边说道:“皇上要立皇贵妃,未必需要我这个皇后也点头,只要皇上喜欢就好。”

皇上说:“还说没有生气,嘴都嘟起来了。”

沅婉说道:“虽然皇后健在,皇上就急着立皇贵妃这个副后有些心急了,不过既然全嫔能够伺候好皇上,深得皇上的心意。一个皇贵妃之位又何足挂齿呢,只要皇上喜欢,就算是想要改立皇后,沅婉都绝无二话。”

道光正色说:“沅婉千万别这么说,朕绝对没有对你不满的意思,这个皇后你当得很好,帮朕把这后宫照管得很好,立伊兰为皇贵妃,只是想彰显朕对她的宠爱,安抚她的心情,而你会是朕唯一的皇后!”说到后来语气更加加重。

沅婉淡淡地说:“臣妾也只不过是就事论事,皇上何必这么激动。”

皇上说:“不,君无戏言,朕是认真的,你是朕唯一的皇后,除了沅婉,朕绝对不会再立第二位皇后。”

沅婉说:“皇上这话就是答应臣妾即便是臣妾无才失德,或者是早逝,皇上也绝对不会再立皇后?”

道光说:“不错,这是朕亲口答应你的。”

沅婉冷笑道:“那又怎么样?臣妾自认还不会失德到被废后的地步,皇上的承诺已经是臣妾的身后之事了。皇上现在眼里只有一个伊兰,恐怕早就没有沅婉,既然这样,皇上也不必再来见沅婉。”

这一次,沅婉真的动了气,不只是为了他立皇贵妃,让沅婉觉得只要伊兰哭一哭闹一闹,皇上就会答应她的所有条件,而沅婉所有努力说不定还会被那个女人瓦解。还要走向灭亡。还有她气的就是,皇上是哪来的自信,认定了他会比她命长不成?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不会再立第二位皇后,这个皇后之位是她靠自己的真本事保住的,难道要靠他?

之后,皇上每次来储秀宫,皇后都避而不见,就连初一十五这种皇上和皇后应该夫妻团聚的日子,沅婉也称病推脱。皇上以为皇后还在怪他,一直没有消气,所以经常派人送些礼物过来。皇后礼物照收,人就继续不见。她给皇上特制的香已经断货,派出去收集材料的人还没有回来,她又懒得去应付皇上的纠缠,就让别人以为她是因为皇上立皇贵妃,还在吃醋生气好了。正好看一看,皇上能纵容皇后的脾气到几时。

钮祜禄伊兰刚升为皇贵妃,确实风头正盛。不过她自己心里知道,位分是升上去了,已经是除了皇后之外不能再高,但是她的处境还是一样。仍然是在皇后之下,太后依然不喜欢她,皇后更是像以前一样对她敬而远之,后宫的公务她也插手不进去,就算是皇后不管,还有个太后牢牢把持住后宫的权力呢。

做了皇贵妃唯一的好处,只不过是与其他妃子相比身份高低发生了变化。比如成妃芸妃,之前在她降为嫔的时候,很是奚落了她一番,并且处处抢先,警告她长幼有序,现在她升上了皇贵妃,确实可以在她们面前耀武扬威,不过她总不至于每天都去向她们耀武扬威吧。伊兰此人还有些清高,她自认为皇上待她与众不同,根本不屑于去与宫中的那些庸脂俗粉们争奇斗艳。宫中还崇尚节俭,就算是皇贵妃的份例也没有比她做全妃的时候高多少。所以这样看来。除了称呼变了,其他的方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瑞亲王经常进宫,宫里阿哥所那边仍然给他留着住的地方。他在宫外也有王府,所以他经常在外游荡,知道民间的生活是什么样。这天,他特地请皇上喝酒,不过稍后下人呈上来的却不是什么佳肴,而是几碗米饭。

皇上大为诧异:“以饭送酒,朕还是第一次见。”

瑞亲王说:“皇上,请你仔细看看,这几碗并不是普通的米饭,这几碗米饭品质低劣,平时在宫中根本就不可能看见。”

皇上本来喝酒的兴致正好,现在却眉头深锁,不明白绵忻要故弄什么玄虚,“朕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绵忻说:“这几种米都是在京城不同地方买的,京城已经开始出现粮慌,连仓中的碎米和劣质米百姓也抢着囤积。只怕有一天连这样的米也买不到。”

绵忻起身,单膝跪在道光面前说:“臣弟斗胆,请皇上放行海运,以解京中燃眉之急。”

道光皇帝亲手扶起他:“你先起来。朕今天只想开开心心跟你喝杯酒。”他没想谈正事,特别是这件让皇上想了许久也下不了决定的事,改革不是说实行就实行,是需要魄力的。

瑞亲王说到:“臣弟知道皇上早就想励精图治,兴利除弊,为何不借此机会?”

皇上有些不耐烦地说:“朕已经说过,需要时间考虑各种利弊。”

瑞亲王谏言道:“皇上,目前的情况已经刻不容缓,请皇上早下决定!”

皇上语气生硬:“朕说了需要时间考虑清楚!”

绵忻:“皇上……”

“够了,朕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然后他就快步离开了,留下的绵忻十分懊恼。皇上最近确实是在考虑改走海运的事,不过他派去的富察鄂泰还没有传回什么有利消息,所以他听到这个事情现在就要让他做决定,他真的很烦。

瑞亲王不仅是每日住在皇宫这个象牙塔里的王子,他还能体会到民间疾苦,怎么能不着急?看着皇上优柔寡断的处事,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果他刚刚脾气再暴躁了一点,就会跟皇上吵起来。皇上怎么有时间给自己的妃子连升三级,大张旗鼓地搜查后宫,却连要不要走海运的事情也考虑这么久!不论成与不成,先试航一下不就行了吗?但是瑞亲王到底还有理智在,知道虽然皇上是他敬重的兄长,毕竟也是皇上,有些事情不能那么直直的说出口。

绵忻还是个急性子,又急又气之下,对着花园里的柱子狠狠地打了几拳。

皇后路过刚好看到这一幕,走过来说道:“绵忻!你在干什么?”

她问跟在绵忻身边的太监:“小路子,你就在这看着王爷自伤其身,还不快去找太医来包扎。”

“是!皇后娘娘。”小路子擦擦头上的冷汗就要去请太医,瑞亲王一发起脾气,他这个当奴才的哪敢靠近阻止。

绵忻说道:“回来!叫什么太医,本王健壮的很,连个伤口都没有,叫太医来岂不是徒惹笑话!”

皇后说:“这么说你不打算继续了,本宫还以为不把这根柱子打断,瑞亲王不会停手,所以才让小路子预先请来太医,以备不时之需。”瑞亲王也知道自己刚刚发泄怒气的行为很是幼稚,不情不愿地说:“不会继续了,皇后今天似乎很爱多管闲事。”

瑞亲王上一次帮了沅婉一个大忙,两个人心照不宣的都不去提及。有的时候大恩真的不能言谢。就算没有言谢,瑞亲王的这份恩情,沅婉也记在心里,如果有机会,必定好好回报他。

她看到桌上摆的东西:“咦,这几碗糙米难得瑞亲王找来,在宫中可不常见。”

绵忻说道:“皇后娘娘养尊处优,当然不知道民间疾苦,就是这样的米,京城百姓都要吃不上了。”

“哦?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沅婉也听说过漕运走不通的事,这才知道他这摆着几碗米的用意。

沅婉想了想说,“瑞亲王如果是担心这个,本宫或许能暂时帮上忙。”

绵忻惊讶:“当真?”

沅婉知道皇上还没有下令施行海运,但是不久之后他肯定要有个主意,就算京城有粮慌,也不会持续太久,若是只是一时之困的话,舒明阿应该有办法。她说:“你去找我阿玛,就说是本宫说的,要阿玛开仓放粮,以平价将储存的米粮抛售出去,相信可以暂且解京城的燃眉之急。”

绵忻不信地道:“你知道京城有多少百姓,你们家的粮食够卖吗?”现在确实有很多奸商手中明明有米,却借机卖高价,如果这个价钱百姓买不起宁可囤积起来,认为日后米价只会越来越贵。

皇后抬眼看着他没有说话,绵忻已经自动领会了其中的意思:“行了,本王知道了。”怪不得那一次颐龄在朝堂上说什么‘富可敌国’,看来舒明阿被参真是不冤。

“本王这就去找你阿玛!”说完就一阵风似的走了。

舒明阿本来也在筹谋着从哪儿打开局面,绵忻就在皇后的指示之下找上门来,两人一拍即合。舒明阿在京城中就有几家米店,而且他仓中的存量确实巨大,足够整个京城的人用几个月的,一听说瑞亲王是受那皇后的指点前来,当下全力配合。

瑞亲王也没料到平日看起来老奸巨猾的舒明阿会这么好说话,而且不发灾难财,当真以当前最低的价格将大米出售,绵忻对他也不由得刮目相看。舒明阿也由此跟瑞亲王攀上了交情,对于他日后转变行事作风有了一个大大的突破口。,,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