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门(1 / 1)
腿脚不是很方便。就丢掉棍子拿起绣春刀拄在地上走。也不是很舒服。就把绣春刀丢在桌子上。来到兵器架那里挑了一根短矛当拐棍儿。这下感觉舒服了一点。
磨磨蹭蹭的走到卫所的大门口。力士已经雇好一辆驴车在那里等着自己了。在力士的帮助下,艰难的爬上了驴车。
刚在驴车上躺好,就听到那个力士对车夫说道。“大人的腰受伤了还没有好透,尽量走慢一点,稳当一点。”车夫点头哈腰的应承了下来。
“大人,我们去哪里?”
“我没有换洗的衣服了,先去买一套衣服。再买一套官袍。”
来到服装店,刘柱也没有下车,那个力士去店里下了订单。
力士回来说,“衣服做好会送到衙门的,大人到时候只管收衣服就好了。”
“我还没有给钱呢。”
“这个店是我们卫所的,你买衣服的钱卫所会走公帐的,大人你就不用操心了。”
驴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西门。喧闹的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家禽家畜粪便的味道。在空气中凝而不散。
刘柱从车上下来,力士给他找了个地方,让他在那里坐着,等他去叫人。
城门口那里聚集了很多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大人今天过来怎么也不提前派人来说一声,我们都没有什么准备,慢待了你刘大人,可不要怪我们招待不周。”
“没事。我就是在卫所里呆的不耐烦了,跑出来玩的。大门口那里那么多人是怎么回事?”
“回答人的话。一辆运粮的大车,车轴断了。卡在了门口,进出就不方便了。”
“大门口这里每天都要堵吗?”
“差不多吧。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大宗货物都要从这里入城。还有小商小贩夹杂在其中,真的不好管理。”
“这辆大车还需要多久修好?”
“我刚去问了一下东家。把车上的粮食搬完,大约需要两刻钟。”
“你去问问东家,一包一枚铜钱,让所有人都动起来,他愿不愿意出这笔钱?”
“两包一文钱,两包一文钱,所有人,不管,是一个人扛,或者是两个人抬,把粮食从城门洞挪到城里叫算事。当场付钱,绝不拖欠。”
看到事情被完美的执行下去了。刘柱,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村里,人家盖房子都是这样招呼人的。活干的快,花的钱还少。
刘柱突然来到西门这个位置。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小小的震荡。山水乡有四个城门。南门是迎接皇帝,大臣或上级领导时才用的,其他时候不开。北门是军事专用的,也就是用军粮啊,国家征收的大批粮食才能开门,基本上也是不开。东门才是大家长走的门,比如婚丧嫁娶啊,正常进出啊等等。
东门进城的标准,背在背上,提在手里的货物。可以进城,客车带一点货,也可以进城。
扁担担的不管什么货物,都不能从东门进城。想走东民主要是行人为主。
西门是个好地方,也是坏地方。坏地方就是成天给各种家禽家畜打交道,说出去有点丢人。好处就是在这里收入比较多。各个大商人,凡是成车往城内运货的都要交税。交税之外多少回给看守城门的一点好处。特别是个各大商人,家中有事的时候。生个孩子呀,娶个小妾呀,儿子参加考试了,家里老人过个生日啊,等等吧,他们都会给看守西城门的人来意思一下的。
按道理说,刘柱这个西门事物的主持人上任。各个商人都会有所表示的。只不过他是刚上任,年龄还小,并且在恢复中,大家都不好意思来向他来送份子钱了。
刘柱又不懂这个呀,今天在家呆着无聊就想出来跑着玩。又不知道去哪里。力士就把他带到了西门。大家看到刘柱到西门来。很多商人都以为他是来要份子钱的。
最后一打听,才知道是小孩子在家里闷的受不了了,出来跑着玩的。大家才把这颗乱跳的心放在了肚子中。规矩就是规矩,你可以不要,但我们不能不给。按往常的规矩,大家该出钱就出钱,然后搞了一份名单。选出了十个代表,就把份子钱送了过来。
他刘柱是农村娃,他不知道这个规矩呀。别人给的他都收下了。准备明天问一下徐峰,看这个钱能不能收?份子钱送到了,大家的任务也完成了,就准备各自去忙各自的事情了。刘柱却拦住大家说。“先不要走,我还有点事情向大家请教。各位都是老前辈了,见多识广,出过远门,见过大世面,和我的乡下小孩子没什么可比性。我就是想问一下,在别的地方城门口拥堵这个现象是怎么解决的?”
有人回答说。“比较大的城市,他们城门不开,光开城门边的两个城门洞,一个进一个出就可以了,就不会拥堵了。”
经过大家的讨论。这个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最有效的方法。
皱着眉头说。“我们这里没有城门洞来,就这一扇大门那该怎么搞。”
“在路中间画一条白线就可以。”
“既然画一条线,对交通运输能起到加快速度的作用,那不如把全程的路都化了。”
“其他地方。我管不着你们,可以去疏通关系,在我们西城区的先落实下来。”
事情解决好了。大家的心情也都轻松了。刚好有个老汉在城门口这里卖油茶。刘柱感觉大家给他面子,把事情给解决了,不表示表示心里过意不去。就让力士把那个,卖油茶的老汉叫了过来,给在场的所有商人和看守城门的青壮,每个人都盛一碗油茶。以感谢大家对自己的支持,给自己脸面儿了。
那十多个商人代表一看这个情况,又不好意思走了。连忙吩咐人去家里拿好吃的来,大家在这里搞一个茶话会。
边吃边聊天中,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然后再争吵过后变形成了统一的意见。
第一条通过的一点就是大家走路都靠右行走。
第二条规定就是轻车,让重车。
第三条就是小车,让大车。
四行人让车辆。
五。看到路上有车坏了,需要帮忙就要上去帮忙,不帮忙者给予一定的处罚。(该处罚什么,大家也没有说。有这个话就可以了。东家也得出点报酬啊,不能让人家白干了,是不是?)
六,出殡的遇上迎亲的。(这个理由就是人活着一辈子都是为了后人活着。此人娶亲是延续,)所以出殡的礼让迎亲的。
七,所有车辆,行人,都得让治病救人的车。大家在路上或者是邻居之间遇到生病的,能出力的一定要出力,先把人送到医馆再说,不帮忙的基于一定的处罚,(处罚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所以也只是)写在纸上。
这么一条即不合理也不合法,又漏洞百出的条约,不应该说是临时性的约定,就这么出台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当成一个笑话,没有人认真。可是,当这个政策认真推行下去的时候。被大家关心的生活问题,人身安全问题,脏乱差环境问题,各种防盗,防火等等很多事事情,都带来了不可抵挡的变化。这个变化不知道是好是坏。只要有变化,就能给天下草民带来希望,和盼头。
中原的冬天,天黑的比较早。等大家把事情商量出个大概的路数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众人纷纷散去。桌子纸上还有很多剩下的糕点蜜饯,花生,瓜子。比较稀罕的水果,等等。都分给了看守城门的青壮。没有什么特除情况的话,西城门是不关的,大家要在这里轮换着值夜班。
东西不多。却代表着刘柱这个人,对大家工作的认可和承认。说明他不是个无底线,无原则的上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