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第五百二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宋如玉今年才刚刚到普通人的退休年龄,对于一个高级能力者而言,他此时正值壮年,根本谈不上“退休养老”。

郁思燕抬眸看了眼面前的宋如玉,他神情坚定,双目有神,可身上残留了一丝淡淡的巫师气息。

捕捉到这股熟悉的气息,郁思燕一切都明了了。

她在宋如玉递来的申请上签了字,在宋如玉离开时,忽然开口,对他道,“有什么需要的,随时联系。”

宋如玉脚步一顿,诧异地看向了郁思燕。

郁思燕绝不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类型,他们之间也无甚交际,她竟然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着实让人意外。

宋如玉嗯了一声,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将它归为了最后的一点客气,但这的确是郁思燕的肺腑之言。

十天前,柏芳彤举家离开了;现在,宋如玉也走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郁思燕不免产生了些许同病相怜的哀意,或许下一个就该是她了。

目送宋如玉离开这个他爱了一辈子的国家,郁思燕回眸,透过身后的窗户看向王宫的主殿。

女人微微敛眸,自言自语地发出了一声模糊的声响。

她念得太轻,无人能够听清,推测一番,大约是在喊“谷溪……”

今年的下半年,帝都里发生了太多事,但事情再多也比不上前线的焦灼。

北清的战局维持了稳定,禹清联盟后,谨慎起见,尧国不再进攻,只守着柳凌荫付芝忆等人攻下的三省,将绝大多数兵力囤在了建设中的侗省。

有决缡镇守,北面暂且无忧;而南面战场上,禹军的装备一般,数量也不多——甚至只有尧国派出去应对他们的80%,主要问题还是袁禹默。

沈芙嘉来到这里的半个月,和付芝忆、柳凌荫、小慧了解了详细的情况。

她没有看到童泠泠,柳凌荫说,自从童泠泠和袁禹默交手之后便十分消沉,很少露面。

在沈芙嘉看来,童泠泠无疑是可悲的。

她被郁思燕戏弄于鼓掌之中,相信了郁思燕所谓的“等宓茶掌控了尧国,就会让她复仇”的谎话,成为了郁思燕手里的一柄刀。

郁思燕将童泠泠交到了沈芙嘉手中,看在宓茶和童泠泠的那一点交情上,沈芙嘉没有把她吸收,只是将她培养成了单体战斗利器和自己在军队里的一条人脉。

她在帝都的权力中心左右逢源时,童泠泠便负责替她建立战功。

出于不忍,宓茶在掌权后,延续了郁思燕的谎言,好让童泠泠能留下来好好生活。

可以说,从头到尾,没有一个人真正打算让童泠泠完成复仇。

在所有人心里,童泠泠根本不可能战胜袁禹默。

她并不是陆鸳宓茶那种天才,又是后天改造的狂战士,童泠泠的底子、上限都无法支撑她在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内超越袁禹默。

沈芙嘉很确定郁思燕和她对童泠泠抱着同样的评价。

这个单纯得可怜女孩,只是郁思燕前期人手不足时的一颗棋子而已。

即便有一天童泠泠真的有能力和袁禹默一战,郁思燕也会极力避免尧国和禹国之间的战争。

尧国国力不强,发生战争便意味着百里谷溪的女儿要遭受劳苦,郁思燕舍不得。

因此,在得知童泠泠受挫后,沈芙嘉并没有特意去看她。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而童泠泠的价值,大约快要结束了。

“你怎么总是心不在焉的?”吃饭的时候,沈芙嘉发现柳凌荫的胃口不太好,“重剑士不该食欲不佳呀。”

柳凌荫抿了抿唇,轻啧一声后索性起身端起了盘子,“你吃吧,我去和童泠泠一起吃。”

沈芙嘉挑眉,“你对她那么在意?”柳凌荫来到尧国后就突然对童泠泠十分亲近,这种行为放在当年那个目中无人的柳凌荫身上,几乎可以算是“倒贴”了,也不知道童泠泠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魅力。

“她最近老是不吃饭。”柳凌荫道,“我去盯着她,把她弄烦了,她就吃了。”

说着,柳凌荫想到了什么,忽然笑了起来,“其实她每次都只是因为嫌我烦所以才敷衍两口,但是食物一进嘴,她就会不知不觉地全部吃完。”

这笑容让沈芙嘉察觉了些许异样。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柳凌荫和童泠泠的羁绊似乎更深了一层。

“是么。”她颔首,“那倒是件好事。”

“呦,”柳凌荫俯视进食的沈芙嘉,唇角一勾,猫一样的眼睛里流露出两分戏谑,“怎么语气这么冷淡,你该不是……吃醋了吧?”

沈芙嘉含着筷子,抬眸瞅了柳凌荫一眼。

柳凌荫顿了一下,随后控制不住地笑了出来,她压抑着笑声,肩膀一颤一颤的。

“我的天呐,这也太离谱了。”她端着餐盘绕过沈芙嘉,一边走一边溢出两声笑来,“等等吧,我安抚好她再来安抚你,何况明天就会有专人来给你送温暖了。”

沈芙嘉不咸不淡地睨了柳凌荫一眼,接着继续吃自己盘里的食物,对她的嘲笑没有任何表态。

女王亲临前线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国,对此最兴奋的不是尧国的国民,甚至未必是沈芙嘉,而是尧军对面的敌人——袁禹默。

在她不惜自降身份的打法下,百里觅茶终于现身了。

看过了童泠泠的三级技能后,袁禹默日日夜夜都在渴望着百里觅茶,这名王级牧师将会是她复兴大业上的重要道具,她非要得到不可!

因此,在宓茶抵达前线的第二天,袁禹默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进攻,大部队直击女王所在区域,迫使百里觅茶出来,亲自迎接她的洗礼。

袁禹默深深领教过宓茶[增幅]的威力,但这一次,她做了万全的准备,绝不会重蹈十六年前的覆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