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章 历史的纠错性(1 / 2)

加入书签

“张阁老掌管内阁20年,得罪了太多人了,其中就包括了当今圣上。”

这个刘一峰知道,他背过这历史考点:张居正威权震主了。哪怕他没有背过着历史考点,他也能猜到张居正得罪万历帝的原因就是这个。

“因为当时各项改革都在关键阶段,圣上选择了隐忍。”说到这里,杨长白看了眼一旁阴郁的张亦知,见他没反应就继续说道:“但张阁老越界了。”

“曾祖父没有想谋反,当时朝中反对改革的力量太强大了,曾祖父只是想让改革继续下去!”

张亦知近乎低吼的声音能看出来他在努力压抑自己。

可惜杨长白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让击溃了他:“但是他就是越界了。”

见张亦知不说话了,杨长白继续说道:“从哪开始,万历帝不再毫无保留的支持张阁老了。”

刘一峰不清楚当年张居正为了打击朝廷中反对改革的人做了什么,但很明显是犯了忌讳了。万历帝肯定是感觉到了张居正的威胁,才放任张居正的政敌攻击他的。

想到这里,他突然发现了一个盲点:“那张阁老当年的改革中止了嘛?”

杨长白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即便是张阁老去世后被清算的最厉害的时期,他提出来的所有改革都照常进行了下去,并且在短短几年内就卓见成效。”

张亦知接过了话:“这也是后来陛下特赦我们家族的主要原因。”

他内心的感受是复杂的。

生活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三纲五常深入人心的时代,他不敢恨万历帝。而且理智告诉他曾祖父当年的的确确越界了,可万历帝还是特赦了他们一家,并给了他们经营扶桑的特权。

“但是,万历帝依然下了旨意:我们江陵张家世代不得入仕!”

历史背景交代清楚后,杨长白终于说道了他们这一代人的事了:“之前我不清楚江陵张家对再度入仕如此在意,居然写进了祖训中。但我的确知道亦知兄很小就与朝廷各级命官接触了。”

刘一峰有些不解的问到:“可是,皇帝不是下了圣旨,不让你们张家当官了嘛?”

张亦知和杨长白知道刘一峰是民间出身有些事不懂,也没笑话他问的问题有些愚蠢,解释道:“本朝有很多政令,也是前朝明令禁止的,比如海禁。”

说白了,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训外,前朝很多皇帝定下的规矩,后面的皇帝都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理由绕过去的。

万历皇帝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岁数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高寿了。而且他们老朱家长寿的基因并不多,万历朝之前十几任皇帝,活过60岁的也只有3人。

当张亦知还很年轻,他能熬到万历帝驾崩。

“亦知兄应该是和我们前后脚到的东山州吧?”

张亦知点了点头:“你们离开江户没多久,我就出发了。但我没想到你们会在流鬼城待那么久,错过替宋大人的接风宴了。”

当初在樕山城,海事局估摸着宋应星大概到来的时间,集合了整个东山州有名有幸的商行老板们,准备替宋应星好好接风的,却没想到等来的是没有宋应星的郑和级。他们连宋应星什么时候离开流鬼城都不知道,更别说那艘南洋级肯定会慢慢航行,以免加重宋应星的病情了,海事局就解散了迎接宋应星的队伍。

张亦知也只能到了藟山城,等待宋应星来的那天。

刘一峰见状问到:“难道说,宋大人能帮助张老板重新走上仕途?”

杨长白和张亦知都点了头,刘一峰才清晰的认识到宋应星的能量。

“宋大人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内定的海事局下一任总管,迟早进内阁的人。”张亦知羡慕的感叹道:“长白兄,孙兄和三桂,你们真的很让人艳羡呀!”

杨长白很想谦虚几句,但脸上的笑容怎么也忍不住。

中国的古代官场,师徒关系一直都是最主流的裙带关系,起源是汉朝的察举制。哪怕到了隋唐,科举制开始成为主流,上千年的传统让师徒关系依然牢牢的占据着官场裙带关系的主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