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树大招风(2 / 2)
“他们做各种演讲,发表各种言论,其实说白了是为了吹牛,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公司,让更多的国内企业关注,能够拿到更多的项目!”
还有句话,郑思京没跟李卫东提说,蚍蜉资本也会借助于这次研讨会宣布进入国内市场。
以蚍蜉资本在国际风投界的影响力,想必到时候应该是一件让大家很惊讶的事情。
李卫东歪头看了一眼郑思京,好奇地问道:“你既然知道,那还跑前跑后的,想要给自己培养几个竞争对手,想让公司发展的更健康?”
郑思京摇头说道:“我可没这么高的觉悟,不过这事上面有人牵头,咱们也拦不住,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主动参与进来!”
“这样也显得咱们胸怀坦荡,而且咱们是主办方,肯定比他们有优势,也顺便看看这些国际风投公司的成色,到底有多大的牙口!”
李卫东说道:“有这个勇气就好,国内的市场太大,靠几家风投公司肯定不行,只有风投公司足够多了,才能让整个行业得到发展!”
郑思京赞同道:“是呀,根据科技金融学会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国内的风险投资公司差不多有近二百家,资金总量在三百亿左右!”
“但是真正投入的项目中的,还不足一半,差不多二十亿美金左右,而米国的风投基金规模在五百多亿美金,咱们的差距太大了!”
郑思京向李卫东靠近了一点,小声地说道:“而且,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的这些风投资金总量,咱们的公司占比超过三成!”
“若是单以非国有资本来考虑,咱们的市场占有率在九成,上次程思危副委长提出这个的时候,担忧的意思非常明显!”
程思危可谓是中国风投启蒙者,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形成并宣传风险投资,一直笃定风险投资是新技术转化的最佳方法。
在多年前就开始为风险投资奔走,后来退居二线了,更是把这件事当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事实上也确实做了不少有益的事。
比如这次的研讨会,比如中国风险投资论坛,都是在他的提议,甚至亲自指导下开展的。
精卫投资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风投资本,和程思危有关系,这也是必然,两者互取所需。
一件事情提出,自然需要一个成功的典型作为衬托,精卫投资的情况在上层不是什么秘密,资产规模每年的增幅非常惊人,当这个衬托非常的厚实。
不仅让有关人注意到精卫投资的盈利能力,更让上层看到了风投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带动作用,心里的天平自然支持风投。
而精卫投资在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中也的确需要上层的某些认可,这种认可是鼓励,也是一种保护,甚至比港资身份还重要的保护。
现在精卫投资的规模在当前这个时代,的确是亮瞎了某些人的眼睛,让某些人有些莫名的担心,甚至公开放话,也情有可原。
毕竟老话讲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总之是盯着你的人多了,事情就特别多!
李卫东沉吟了一下说道:“程副委长的担忧大可不必,我们只是先走了一步而已!”
“钱这个东西最是聪明,哪里有利润,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只要政策放松,有的是热钱涌进,那个时候,咱们什么也不是!”
十年前国家比较穷,李卫东凭借着重生的优势,早走了几步,踩准了几次造富的机会,提前完成了资本的积累,让他的资产规模很大。
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国家整体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而他可控制的钱越来越多,继续实现这种财富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变小。
而且他所涉及的行业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说白了都是国有企业不愿意干的,哪怕是在这个行业干到第一,也不会影响国计民生。
而那些能够影响国计民生的企业,会通过各种政策规定,完全的限制在某些范围内,民营企业想参与,连门都找不到!
至于所以那些所谓的“有志之士”,有良心的“公知”,发出的所谓的“呐喊”,看着挺有道理,实则纯粹是杞人忧天,甚至是哗众取宠。
再则,但凡在国内的企业,无论你干什么都得受某些部门的管理,有什么值得忧虑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得听国家的。
而且,世界上那些有名的财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资金规模都是几百亿,甚至是几千亿的美金,李卫东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郑思京看着李卫东,嘴角动了动,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李卫东的话,他不怎么信,以李卫东目前掌握的财富数量,早已超越了世界上所有人,什么也不是那怎么可能?
不过现在李卫东这么一说,他也就这么一听,他又不能去反驳李卫东,所以这事压根就不能当真,纯属当听了个笑话。
郑思京没有接李卫东的话,反而突发奇想地问道:“要不您也出席一下研讨会,做个主题演讲,教育一下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主?”
李卫东睥睨了一眼,说道:“我那么闲?”
郑思京让李卫东给憋的不清,世界级的研讨会,怎么就是闲的才能曲呢?
不过郑思京也知道不能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了,再说就要被怼死了,关键还是当着这么多的下属的面,以后哪还有威信带团。
郑思京又转移话题,反正他可以跟李卫东汇报的事情太多了,于是说道:“哦,还有一件事,一直想要跟你汇报,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时间!”
李卫东诧异地问道:“什么事?”
郑思京回道:“上次您吩咐的在沪城筹建半导体加工厂的事情!”
wa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