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三万两银子的梯己(1 / 2)

加入书签

上午,贾芸离开了林家的三进宅院,率领着一群锦衣骑兵去了沈府!

沈府,是一座府邸,也是一座园林!

庆朝有一种说法: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扬州的八大总盐商,全都住在园林式的豪华府邸里,其中最豪华的就是沈府,沈府也是目前扬州最豪华的住宅。

沈府是首总沈远文的府邸!

所谓首总,便是八大总盐商之首。

扬州的八大总盐商中,有晋商,有陕商,为主的则是徽商,其中四人都是徽商,包括了首总沈远文。

可以说,扬州如今的繁华有不少功劳在于徽商。

康兴帝在位时,有两次南巡至扬州都是沈家安排的住处。

前文提到过,曾经有一名盐商将自己的女儿引荐给了康兴帝,被康兴帝看上,后来晋升成了贵妃,这名盐商便是沈远文的父亲沈源思,那位贵妃是沈远文的亲妹妹。

如今那位贵妃依然活着,身份是贵太妃。

另外,沈家还有几个人在朝廷做官,其中,沈远文的胞弟沈远道还是从二品的文职高官!

这样的沈家无疑是很牛的。

所以这次,贾芸跟天治帝商量过后,决定对沈家特殊对待……

……

……

作为扬州最豪华的住宅,也是园林式的府邸,沈府实在是很气派。

别说贾芸在神京城的府邸比不了,哪怕是荣国府,比起沈府都要差不少。

此时,在一群锦衣骑兵的护卫下,贾芸骑马来到了沈府。

沈府正门关着只开着东西两扇角门,每扇角门外都守着十名下人。

跟荣国府那些懈怠的门子不同,沈府这些看门的下人都是府上的护卫,几乎都武力值不低,堪比贾芸府上的亲兵。

贾芸率领一群锦衣骑兵来到门外后,从护卫口中得知,沈远文眼下不在府内,护卫进府传话后,沈远文的嫡长子沈流川将贾芸迎接入府,沈流川同时派人去叫沈远文回来。

在沈府的大厅里,贾芸一边跟沈流川聊着,一边等待着沈远文的到来,期间还欣赏了一番大厅里布置的不少古玩文物。

单单这些古玩文物就价值很多银子了。

大约三刻钟后,沈远文赶回来了。

“贾大人,今日上午我去了盐商会馆,让大人久候了,实在抱歉,也是我不知大人今日上午要大驾光临,不然无论如何我都会在家里候着你。”

沈远文刚进大厅便对贾芸拱手笑道。

贾芸微微一笑,客套了一句:“沈首总客气了。”

贾芸随即便道:“沈首总,找个安静地儿,你我单独聊聊?”

沈远文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

随即,在沈远文的带领下,贾芸离开了大厅,走进了沈远文的外书房,一路上贾芸欣赏到了匠心独运、曲径通幽的园林风光。

要知道,这还只是沈府的前宅而已,连前宅都有这般的园林风光,内宅、后园的园林风光无疑会更加美妙。

沈远文的外书房里也布置了不少古玩文物。

不过贾芸已经没心思去欣赏这些古玩文物,跟着沈远文走进外书房后,沈远文让两个漂亮丫鬟斟上了茶,贾芸喝了口茶便切入了正题:“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我突然来到贵府是有一事相求。”

沈远文微笑道:“贾大人客气了,不知贾大人所为何事?”

贾芸放下了茶杯:“不瞒沈首总,这次我是带着皇命来扬州的,皇命便是,向以沈首总为首的扬州八位总盐商催捐,希望沈首总别让我为难,更别惹皇上不满,带头捐输所欠银两,同时帮我说服其他七位总盐商捐输。”

沈远文神色尴尬起来:“贾大人,我也实不相瞒,捐输之事,可不是我等扬州盐商故意怠慢,实在是捐输的银两太多,我等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银两啊!”

贾芸道:“我也知道,皇上去年给你们八位总盐商定下的捐输数目很大,要求捐输二百万两银子,但你们八位总盐商平摊下来,每人只是二十五万两银子,我寻思着,凭沈首总的家产,不会连这笔银子都拿不出来。”

“据我所知,前年你们八位总盐商已经凑出了四十五万两银子捐输,后来在林如海林大人的催捐下,你们八位又凑出了二十万两银子捐输,加起来已是六十五万两银子,还缺一百三十五万两。”

“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平摊下来,你们每人只要再捐输十多万两银子便够了,你们何苦为了这些银子惹皇上不满?”

“实话跟你说,由于你们这一年多一直拖欠着捐输,皇上已经对此很不满,若你们继续因此惹怒皇上,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沈远文道:“贾大人,捐输之事,真真不是我等扬州盐商故意怠慢,实在是捐输的银两太多,已经让我等无能为力的地步……”

这一次,沈远文一下子说了不少话,主要内容就是叫穷……

……

……

贾芸跟沈远文单独聊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贾芸婉拒了沈远文留下吃午饭的好意,率领着锦衣骑兵离开了沈府。

接下来,贾芸又去见了其他总盐商,目的也是催捐。

从上午到傍晚,贾芸马不停蹄,相继见了包括沈远文在内的五名总盐商。

结果这五名总盐商的态度几乎一致,都是在贾芸面前叫穷,说他们不是故意怠慢捐输之事,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贾芸对此就“呵呵”了。

其实,贾芸知道,今日他亲自上门对总盐商们一一催捐,是不会起到什么效果的。

要知道,林如海担任了几年两淮巡盐御史,以这样的身份对扬州八大总盐商催捐了一年,也不过才催到了二十万两银子罢了。

他贾芸又岂能单凭一张嘴就能催捐到一百三十五万两银子?

贾芸毫不怀疑,如果单凭一张嘴,哪怕他在扬州待一年,天天找总盐商们催捐,一年后也绝对不能完成催捐的皇命。

明明知道这点,贾芸今日还是上门找了总盐商们。

不仅今日上门找,还有三位今日没见着的总盐商,其中包括了李澹白,贾芸明日也要上门去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