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昌虑(1 / 2)
二月十七。
刘祈告别亲眷,出了博县,于许案、黄三等人护卫下,往他首次为官之所,昌虑而去。
途径汶阳(属鲁国),倾听往来商贾论述,刘祈心情非常沉重。
正月末来,由济阴爆发之疾疫,不断蔓延往东郡、陈留等地,且往兖州、雒阳方向波及。但因当地官寺未有即使处置,忧心朝廷处罚,竟有瞒报之事发生。
待等到十多日前,陈留郡东昏等地,出现大量百姓来客,身体痛疾,死于道间,且不断蔓延,朝廷这才获晓,瘟疫已从济阴往周边郡县散发。
天子惊闻,已下令兵士,封锁陈留、济阴、东郡、山阳,四郡之地,来往之人,只进不出。雒阳城门更是紧闭,不使人入之。
另,天子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而众人之所以对瘟疫如此大反应,因于建宁元年以来,如建宁四年三月,熹平二年二年春正月,光和二年二年春,光和五年二月……
数次生起大疫,天下死伤者,不计其数。
从皇帝到百姓,莫不惧怕。
前些日子,于盖县这等偏远之所,消息传播缓慢,感受还不明显,但于博县内外,为他停留那两日内,已能感受到人心惶惶。
故得晓此间消息后,刘祈多停留一日,单独寻诸葛珪道明了他于瘟疫防治多方面看法,还赠予了几个方剂,以做汤药防范之策。也幸好刘祈上一辈子,学生时期,喜欢看一些乌七八糟之书,其中自含不少药典,比如孙思邈之《千金要方》,吴又可之《温疫论》,多为总结前数百上千年经验,而行治疫之良策,足经得起时间考验。
疾疫之爆发,切断源头、行以隔离是一方面,预防、治理,则是另一重点。
而自延熹四年之后,将近六十多年,大汉之地上,疾疫从未彻底消灭,每一次爆发,都有无数人死去。
他如此所为,以期在获得成效后,于诸葛珪身份,能向郡县推广,并向天子上奏。
如能以有效科学处之,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即生于此,中国之土地上,莫不为之同胞,百姓何辜?
刘祈有大志,但行事间,亦有大仁义。
大丈夫生于世,正当问心无愧!
然则,不论今春爆发之瘟疫,还是凉州、益州之地方大叛乱,以书所记,不远夏日,有大雨雹侵袭地方,秋时三辅又将有螟灾临时。整个大汉,于接下来一年内,天灾人祸不断。
举国困境之间,天子还大肆敛财,不忧民生之多艰,造万金堂于西园。
刘祈思及此,只能仰天长叹。
汉当兴,何时兴?
今汉之问题,困顿未来几十年,谁之过也?
待下鲁国县,经蕃县时,因疾疫之事,气氛更加严峻。
一些交通要道,有亭卒把守,检查往来文书。
从山阳、任城、东平之地赶来者,一律劝阻。一旦发现身体有病疾症状者,莫不赶往附近专门隔离之乡舍。
刘祈对此理解。
济阴同鲁国,只隔了一个山阳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