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8章 未来的序曲(第二更,求订阅)(1 / 2)
窗外大雨滂沱,有些昏暗的领事馆办公室内里,一个年青的官员正在批阅着公文。
三等参赞林学民走进办公室后,先是微微鞠首,然后报告道。
“总领,海军部和泰昌的合同已经签订了!”
“嗯,”
正在翻看公文的谭嗣同,先是轻应一声,然后又问道。
“泰昌同意了?”
“是的,他们同意在二号舰建造时,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建造,海军部的技术人员认为,等二号舰完工后,他们可以利用部分帝国部件,建造三号舰,从而完全掌握建造航母的技术。”
听着林学民的汇报,谭嗣同这位大唐驻临海总领事微微点头道。
“但愿如此吧,也不必着急一时,消化吸收是需要时间的,咱们想要发展就必须要从大明这边引进技术,要从这边学习,一点点的来,总能实现国家真正的工业化!”
真正的工业化!
这正是包括谭嗣同在内的许多革新派所渴望的。革新派大都有留学大明经历,谭嗣同也曾在大明的并州大学就读,也正是留学的经历告诉,大唐的未来在于工业化,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真正的富国强兵。
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通过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大唐帝国的工业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成为仅次于大明帝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外的第八工业强国,但是大唐的工业基础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相比于意大利可以利用部分进口部件建造主力舰,直到现在大唐都没有建造过主力舰。顶多也就是利用从大明进口的部件和原料,建造了两艘无畏舰。
经验上的不足,导致大唐在机械建造上是相对保守的,他们可以设计军舰、机车,但是往往都是委托帝国的工厂代工,当然,代工对大唐并不是没有好处,就像三年前,大唐铁道部为满足粤汉铁路株韶段铁路崎岖复杂的地形,自行设计的KF型蒸汽机车,就是由太原的昌德机车公司建造,在完成了首批21辆机车的建造后,在昌德机车公司的指导下,大唐的海州机车厂利用部分进口配件组装生产上百辆KF型机车,它们运行于大唐的铁路上,成为牵引特快列车、快货列车和专列的主力机车。去年,KF蒸汽机车已经成为大唐最知名的国产机车,而海州机车厂也在这一过程获得了制造先进蒸汽机车的能力,成为亚洲最先进的机车制造厂。
“总领所言甚是,技术吸收确实不能操之过急,不过,海军部的陈技正他们倒是信心十足,他们认为,国内的造船厂在设计上,甚至工人技术上都可以满足建造航母的需求,只是经验上有所不足。只要获得技术指导后,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微微点头,谭嗣同说道。
“技术上我是个外行,不过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的,别的不说,装甲钢、蒸汽轮机这些都需要咱们一点的学习,对了,还有飞机……”
顿了顿,谭嗣同朝着窗外看去,临海湾每天都有海军航空兵进行飞行训练,有时候在领事馆里都能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咱们还要学习如何制造飞机,甚至设计飞机,这些都要一点点的学,唯一庆幸的是,我们与大明皆是华夏一族,所以他们才愿意教我们,否则……那有那么好学的啊!”
提及帝国对大唐的慷慨时,谭嗣同的内心是充满感激的,这些年帝国对大唐的帮助是众所周知的,从鼓励民间投资大唐,再到提供巨额贷款支持大唐修建铁路、港口,再到转让技术,可以说,大唐这些年的工业化,完全得益于帝国的帮助。
让朝廷诸公沾沾自喜的“世界第八工业强国”,是因为帝国的帮助才了这样的进展。而且今年得益于帝国的投资,大唐的工业产值甚至有可能超越罗马,成为“世界第七工业强国”。
如此的慷慨所换来的是什么?
想到徐州那边在这场战争中的暧昧态度,谭嗣同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现在不正是与帝国共进退的时候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