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使楼兰(2 / 2)

加入书签

  魏齐对赵国和赵括始终存有一份感激,他努力将路建设好,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名声,只是为了报答赵国。

  三天后,赵括来到军营,为所有将士发放封赏,作为副将的司马尚,也顺利获得了伦侯的爵位,只差一级就能够得到封地。

  很快,赵国册封六大郡公的消息传遍整个天下。

  世人在惊叹的同时,心中也不由冒出小心思,李牧、蔺相如能够获得封地,难道我就不行吗?

  大家都是人,我难道天生就比别人差吗?

  就算我得不到一个郡的封地,一个县,一个乡也是好的。

  天下有自知之明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只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没有遇到真正的机会,只要到了赵国,自己定能一飞冲天。

  抱有这种想法来到赵国的不在少数,后来他们发展的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但是其他国家毫无疑问吃了个哑巴亏,除了平民流失之外,甚至不少官员挂印而去。

  齐王还写信给赵括,说他不厚道。

  其余各国更是敢怒不敢言。

  年底,御史触龙告老还乡,栗腹接替御史之职。

  自此,赵国撤除河套总督一职,河套各郡与赵国其他郡县一样,由朝廷直接管辖,不再设立总督。

  十二年,赵国为推动平州、贺州、松州发展,政策全面向三地倾斜,除了建设道路之外,还派出人手在沿海建立盐场、渔场、海产品加工厂、造船厂、港口,推动和中原的贸易往来。

  由于两地多山,山中多猛兽,经常下山祸害平民。赵括还命乐间、贾偃、冯亭三人率军扫荡大山,清理山中的野兽。

  二月份,赵国将之前俘虏秦国和燕国的士兵全部放回,有了众多的胡人俘虏,赵国也不差这几个月时间,所以就提前将大家放回了。

  不仅如此,连楚国淮泗地区的俘虏也都放回了,不过楚国其他地区的并没有放。

  经过几年的建设,赵国的官道已经贯穿整个河西走廊,从陇西郡一直到楼兰国,再想要向西建,就需要通过楼兰国的同意了。

  楼兰只是小国,对于赵国这个东方大国是非常恐惧的,不敢明面上拒绝,但也不配合。

  赵国却不管这些,蒙骜直接下令继续往西铺路,楼兰派人来阻止,被蒙骜直接下令斩杀。

  这些年不断的胜利,奠定了赵人自信而又骄傲的性格,特别是面对蛮夷,这种看不起更是发自内心和写在脸上的。

  可以说,完全不会把对方当人看。

  毫无疑问,楼兰这种小国也不会得到赵国的特别优待。

  对于赵国来说,我是来通知你的,并不是来和你商量的,不要给脸不要脸。

  平等的交谈是建立在平等的实力之上的,毫无疑问,楼兰并没有资格和赵国平等的交流。

  赵国强硬的态度让楼兰非常畏惧和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说实话,楼兰连赵国有多大,人口有多少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赵国单单一个酒泉郡就远比楼兰强大,而酒泉郡上面还有凉州,凉州上面才是赵国。

  三月,蒙骜派毛遂出使楼兰,下达最后通牒,同时要求楼兰成为赵国的藩属国。

  毛遂率领一名随从来到楼兰城,这是一座建在湖边的美丽小城,周围是绿洲,面积不是太大,月氏、匈奴这样庞大的游牧民族是看不上这点绿洲的,所以才被楼兰占领。

  牧民们赶着牛羊和马匹在湖边的绿洲上放牧,毛遂没有看到耕地。

  毫无疑问,楼兰是一个以放牧为主的国家。

  毛遂眼眸中不由多了一丝鄙夷之色。

  “小王恭迎赵国使者。”楼兰国君听说赵国使者到了,连忙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他虽然为一国之主,面对毛遂,却只能小心翼翼的奉承着,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冒犯了对方。

  他虽然痛恨赵国,但是在这种礼节上面却丝毫不敢怠慢和出错,生怕给赵国攻打他们的借口。

  “见过楼兰君。”毛遂微微躬身,态度很是轻慢。

  楼兰国君张了张嘴,他很想告诉毛遂,其实应该称他为楼兰王,他和赵王是平等的存在,但最后还是没有敢纠正。

  赵人的脾气特别古怪,有时候突然就生气了,能少说话还是尽量少说话,把赵国使者安稳送走就算成功。

  至于些许羞辱,忍了。

  “小王已经在宫中设宴,还请使者入城。”楼兰国君俯身说道。

  毛遂微微颔首,越过楼兰国君,朝城中走去。

  楼兰人愤怒的看着毛遂,毛遂仿佛视若无睹,在楼兰国君和文武大臣的簇拥下,迈入宫中,直接坐上了主座。

  楼兰国君脸色瞬间一僵,双手握拳,恨不得一剑将毛遂斩杀于此。

  数息之后,楼兰国君缓缓松开手掌,满脸堆笑的坐在毛遂旁边,端起酒壶,为毛遂倒了一杯酒。

  “大家举杯,我们敬使者一杯。”楼兰国君笑着说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陪坐的文武大臣纷纷照做。

  毛遂端起酒杯,微微抿了一口,眉头一皱,冷声说道:“楼兰连自己的酒都没有吗”

  楼兰国君脸色一僵,不知道如何回答。

  “额,使者有所不知,大王是担心使者喝不惯我楼兰的酒,所以特地从赵国买来酒宴请使者。”一名大臣连忙说道。

  “看来是我错怪你们了。”毛遂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