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表面憨厚,心眼挺多(1 / 1)
顾邵一一记下来,又问顾七郎,“那些人有没有接近你?”
顾七郎点头,“有,但也是最近一年两年的事情。有个叫个川本次郎的,要跟我来崔阳县。不过我以没有禀告家里的长辈,不便带回家,拒绝了。”
顾邵点头,看向顾七郎的眼神颇为满意。
“七郎,你做得不错,在不明白真相,不明白对方的目的之前,也没有掉进陷阱。”
听到这话,顾七郎面露凝重,他长得憨厚,但是个内秀的
“三叔,那些人是不是奔着你来的啊?如果是,那我以后跟他们保持距离不跟他们来往。”
顾邵笑笑,拍拍顾七郎的肩膀,点了点头。
“那些人的确是为了奔着我来的,进而接近你,但你没必要紧张。该怎么交往,就怎么交往。”
“就算被他们陷害,落入陷阱,也不要害怕。当然了,你表面上还要露出害怕的表情,让他们以为你被他们控制了。”
顾七郎一愣,旋即恍然大悟,笑得狡猾。
“三叔,我明白了,你想让我将计就计,然后得到他们的秘密,转头就告诉你。这样就能破坏这些人见不得人的目的,立大功。”
顾邵见这个侄子的确很聪明,也十分满意,“的确是这样,你愿意帮助我吗?”
顾七郎连忙应下,心情激动,毫不犹豫应了下来。
“三叔,我当然愿意帮助你。先不说曾伯祖母和三叔这些年对我的帮助,我一直谨记在心,感恩戴德。”
“就冲这些倭人图谋不轨,我作为大周人,也绝不允许这些人在大周的地界胡作非为。”
“好小子,机灵点,一定要保住自己的性命,万万不可冒险。”顾邵交代,“过了年之后,你继续按照原计划去赶考,稍后你再回金陵书院读书。”
顾七郎摇头,态度坚决,拒绝了顾邵的安排。
“三叔,如果我去赶考,这一来一回,就要浪费很多时间,等回到京城,半年过去了。”
“我是最后一名,学问想必也不好。去了那边,也考不上。虽说有点经验,但也不算什么。因此,我想留下来,帮三叔。”
顾邵一愣,摇头失笑,“傻小子,错过这一次,就要等三年。”
顾七郎摇头,“三叔,我今年才十六,过了年才十七,三年之后才二十。我能等得起,而且我也知道自己的学识不行,就不浪费这次去京城了。另外,三叔,我还有个想法,不知道成不成?”
顾邵笑笑,颇为好奇,问:“你想说什么?”
“那些人想通过我,接近三叔,我觉得可以做个局,请君入瓮。”顾七郎眼露雀跃,有着年轻人的生机勃勃。
顾邵很感兴趣,问:“说来听听,错了也不要紧。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成长的空间,就算是我,现在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得到顾邵的肯定,顾七郎顿时眉开眼笑,“三叔,那些人想必知道我是曾伯祖母教导养大,您和曾伯祖母都很看重我。”
“我对外宣称,我想要去京城赶考,您嫌弃我学问不好,去京城考试,也是浪费时间,不准我去。”
“我愤愤不平,气急之下,回金陵书院,并且还大醉一场,嘴里埋怨您看不上我。如此一来,咱们之间就有了嫌隙。那些人就有了可乘之机。进而继续接近我,离间我们的关系。”
“等到我掉进他们的陷阱里,就成了他们的人,或许就能得到更多的消息,以此来帮助三叔。我觉得这样,可以事半功倍。三叔,您觉得呢?”
顾邵微微一怔,然后笑了,拍拍顾七郎的肩膀,语重心长。
“七郎,你真的很好。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二哥的精明,也看到了二嫂的纯良。好好保存这份心性,会让你一辈子受用无穷。”
“你的主意很好,但也很危险。我不得不提醒你,这一点。如果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对不起二哥和二嫂的临终嘱托。你让我思考片刻,再跟你说我的决定。”
顾七郎眼睛微红,“三叔,虽然你比我大几岁,但在七郎的心里,就是父亲的存在。现在你有事情,我这个做晚辈的,当然想帮您。”
“好!”顾邵点头,十分欣慰,“你马上十七了,有什么打算了?有没有喜欢的女子?如果有,要跟我说,或者跟你曾伯祖母说,给你张罗婚事。”
顾七郎脸红,眼神羞涩,小声说:“三叔,你长得那么好看,而且文采出众,现在又是深受帝宠的高官,怎么不娶亲啊?没有意中人吗?如果没有,什么样的女子,才能入你的法眼呢?”
顾邵面露窘迫,被祖母催婚也就罢了,居然被同族的远房侄子催婚,顿时觉得没面子,“谁说没有意中人?”
“啊?”顾七郎一愣,面露好奇。
“三叔,你哪来的意中人啊?长什么样?曾伯祖母整天为了你的婚事,急得不行。”
“你有喜欢的,一定要跟曾伯祖母说,要不然曾伯祖母给你定下其他人,你就要跟你的意中人分开了。”
顾邵不想顾七郎继续说他,“这事情,我心中有数。我也会跟祖母说的。现在说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女子?”
顾七郎见状,不再追问,然后挠了挠额头。
“我……我当然喜欢温柔贤淑,精明能干的女子作为妻子。我读书,这辈子我只考三次进士,如果三次都没考上,我就不考了,找个书院当夫子。”
“因此,我需要勤俭持家,精明能干的娘子。就算泼辣一点也无所谓,只要能把家管好就行。反正我也不喜欢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想必娘子泼辣,也不会对我不好。”
顾邵笑了笑,“你这样考虑也很好,难道你就没遇到让你脸红心跳的女子吗?”
顾七郎非常耿直的回答:“三叔,你怎么能这样说呢?私相授受,根本就不是君子所为。正所谓亲事,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懂礼数。”
“稍后我跟曾伯祖母说,让他给我找个这样小富即安的人家,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女子心正,精明能干。正好我手里有个铺子,一年也能挣个几百两银子,够家里的花销。”
wa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