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大明的乱象之源依然存在!(1 / 1)

加入书签

“二方面军顺利攻克宁武关,现下兵分两路,偏师追击姜瓖部向晋西北一线行进,主力直击太原府,现在前锋部队已经逼进太原城附近了。三方面军也算是有了进展,主力部队过了娘子关,现下正在向太原城急进,准备与二方面军会师。负责中原战场的一方面军,已经破了开封城,兵临郑州,他们这一路进展是最快的。现下、只要将郑州、太原光复,我三路大军就能实现会师中原的设想,西征第一阶段的战事有望在两月内结束。”御前会议上,黄得功神情激动的向朱由检以及其他重臣汇报着战事的进展。

虽说过程中有些小波折,但整体节奏还在计划之中,作为战事的具体策划者,黄得功当然是有些兴奋了!

“姜瓖逃到了晋西北,下一步很有可能向陕北一带逃窜。追击部队要注意一点,最好是将其拦在山西境内。情报显示,太原的吴三桂已经准备向南逃窜了,麻友谅和任双友他们的节奏要快一点。像吴三桂和姜瓖这样的丧家犬,打仗可能不行,但跑路的本事却不小,不彻底歼灭他们,总是个遗憾。”

“军令堂这就行军令,将陛下的指示传达到前线将领手中,让他们务必要尽全功。”

“军令中补充一句,朕的指示未必适合于前线,前敌指战员们的决定还是要以战场的实际情况为准。西征第一阶段,以复地为总目标,这个前提不能变。实在追不上姜瓖和吴三桂,就不用管他们了。天下虽大,但也没大到哪儿去,他们跑的了一时,还能跑的了一世?有本事,他们就跑到大明之外去,朕还就不信,没有机会追上他们。”

吴三桂和姜瓖是插过刀子的人,朱由检自然是不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过、还是得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这两个祸害,将整个战略方向给影响了。光复山西和中原,要比他们两人的死活重要的多。

“从目前的战事进程来看,对于光复天下,咱们的认识是有偏差的。朕本以为,光复天下的阻力和敌人是哪些据地为贼的明敌,可实际来看、哪些明敌并不是真正的对手。真正的对手是大明数百年来积攒下的痹症和隐患!朕没有记错的话,二十多年来的乱象,陕北和太行山就是两大策源地。这次任双友他们过山区的情况来看,乱象之源依然还在!其实一方面军,过嘉祥一带的时候,也是遇到了些情况的,这是个大问题。”

曹若海的一方面军,在嘉祥一带被当地民间武装也上了一课。各种从地洞里钻出来的袭击,让八九百战士丧了命。而这个地方,正就是长期以来山东地区最不安稳的地方。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这些波折来看,大明的乱源并没有好转,以前不稳定的地方,现在还是没好到哪里去。

表面上来看,遇到这些困难是因为山区的统治基础薄弱,山民们的意识不够。可真正的核心是什么?真正的核心是大明的边缘百姓,对这个朝廷已经失望透顶了,他们以前反抗朝廷,现在依然不信任朝廷。山民们对抗朝廷代表的并不只是他们自己,而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漠视的整个边缘群体,在他们看来,大明就根本不是他们的朝廷!

在大明、被边缘化的群体并不只存在于山区,但从地理空间来说,山区百姓是边缘群体最为集中的地方。其它地方,边缘群体是没有大范围的物理空间来集中的,所以他们的反抗很难看出来,也容易被发现和解决!而山区,却将这一问题集中的爆发了出来。

小书亭

“内阁这边、针对山区和特殊地理区域的乱象,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治理和改善方略出来。大明中兴的根本不在于光复天下,而在于清除乱象之源。不清除乱象之源,大明的中兴,只是昙花一现,并不算彻底。这个方略,要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剿抚并用。具体来说、首先是要将山区的匪乱用军事行动清除,要将山区的治理深度渗透、要将山区的交通和生存条件大幅改善,而这些,有的是短期内能做到的,有的是五年、十年能改善的,而有的则是需要二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乃至一百年才能有根本性的改善!我们的政策,要有五年内的计划也要有长久持续推进的远计,大明没有弃民,也不应该有弃民。”

此时的朱由检,居然生出了深度的改变大明社会环境的想法和冲动。也许这一生,他都不可能实现,可他还是想试着这样做,至少在有生之年,他都会不遗余力、持续的来推进这件事。

御前会议本来是要讨论军事行动的,但说着说着,就被皇帝给歪了楼,主要的主意力被转移到了行政治理上来。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成立了一个由内阁牵头的山区及边民治理署。

山边治理署主要的工作是规划和制定山区、边缘百姓的生存条件改善政策,并负责监督地方官府执行和落地。目前来说、他们主要的工作是规划出五年内,朝廷要给山区修多少路,财政上要匀出多少钱来支持山区、边民生存条件改善,以及如何加强山区行政机构的存在和覆盖面。

时至今日,大明的财政情况并没有多宽裕,即使将宫产系统的盈利算进去,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五千到六千万银元而已。这些钱要用来养军、养官、普及教育还要用来建设一系列紧要工程,算下来紧张张,甚至还有些入不敷出。结果皇帝却还要从里边往外挤出一部分专门用于山边治理,参会的大臣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觉得,这样做步子迈的有些大,有些异想天开了!

步子迈的大吗?也未必!财政这玩意,永远都不会宽裕到足够用的时候!现实的办法是将这些收入,要倾斜到什么地方,要在什么地方花钱而已。像老朱同志的财政政策,就是首重自家,先让自己的儿孙们吃饱再说,其它地方是能省就省,能不用花钱的办法解决,就用不花钱的办法解决。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