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再不读书就只能当王爷了(2 / 2)
“如果姚师和小王道长双剑合璧,能不能扭转乾坤?”
姚天禧摇摇头:
“因果像极了爱情,不是人多力量大;李隆基搭上盛唐国力,仍然挽不回杨玉环的香消玉勋。”
朱棣明白姚天禧的言外之意,就算能保得了一时,也保不了一世。
终有一日,不是彼先挂,就是此先挂,或者双人套餐,甚至三人套餐。
因果不是江南的美女,想惹你就敢去惹。
看着朱棣陷入沉默,姚天禧宽慰道:
“贫僧知晓,小王道长是王爷的恩人,太子殿下更和王爷是手足兄弟。
“既然如此,不如励精图治,王字之上加白帽后,替太子殿下守好江山,乃至开疆拓土,扬国威于万邦,替离去之人,完成宏图霸业的志向。”
姚天禧的话,蛊惑也好,推波助澜也罢,为的就是再次让朱棣放下心理障碍,专心谋夺大位。
说起来,姚天禧这是在顺应天意。
说多了之后,连他都信了——朱棣本就是要当皇帝的。
他的存在,只是拱了一把火而已。
果然,在姚天禧说完之后。
朱棣眼神闪烁,又问道:
“姚师,万一长兄不在了,父皇会选我么?”
这些年他在北平的所作所为,难道老爷子看了会无动于衷?
“不会。”姚天禧摇摇头。
朱棣眼神之中闪过不甘之色:
“本王自来了北平,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兵士心悦诚服,舍本王之外,谁拎得起大明江山?”
姚天禧解释:
“陛下爱极了太子,为此来立下组训‘居嫡者正储君’——老皇帝没了,长子顶上,长子没了,长孙顶上。”
“所以江山迟早是允炆小儿的?”朱棣有点酸溜道。
姚天禧点点头:
“除非嫡长孙朱雄英归来,但这是不可能的。”
朱棣双眼闪出神光:
“如果雄英还在,我作为叔叔,心甘情愿愿意辅佐,毕竟那孩子集合了父皇和兄长的优点;可惜天妒英才,雄英早就不在了......”
朱允炆?
跟着国子监那帮秀才混久了,变成了重文轻武的软蛋!
大明江山交到一个软蛋手里,迟早完犊子,不答应!
长兄健在,我便是他手中的利剑!
若不在......我便继承长兄之志,匡大明日月山河,不教胡马度阴山,让万邦来朝臣服!“
朱棣眼神熠熠生辉,带着追忆,带着决心!
“小王道长!”姚天禧冷不丁蹦出一句。
朱棣以为他思维还停在雄英身上,哑笑道:
“那小王道长,真有几分像雄英,父皇对他的喜爱,也不只是因为救了大哥;我宁愿姚师这次算错,他能躲过劫难......”
说着,自己也笑了。
姚天禧轻易不出手,一旦推算都精准无比,从未出过错漏。
说是料事如神也不为过!
“啪!”
朱棣手中的念珠忽然发出脆响,银线绷断,玉质的珠子哗啦啦滚落满地。
有的碎裂,有的不知所踪。
“姚师这是几个意思?”朱棣纳闷。
“琴弦自断,知音偷听;玉珠散落,贵人驾到。”
“是谁?”朱棣警惕道,“锦衣卫?”
“他来了,小王道长......”
wa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