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魏王曹丕(1 / 2)

加入书签

第392章  魏王曹丕

        有了句扶的投效,张溪顿时心里放松了不少。

        虽然没有了张嶷和邓艾帮忙,但多了一个句扶,多少是个安慰。

        现在张溪暂时不愁手下没人帮忙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等诸葛亮编组后出征前军,然后正式出征了。

        建安二十五年六月,诸葛亮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组建好了北伐前军。

        刘备正式在成都登台拜将,以军师将军诸葛亮为领军大将,尚书令法正,兴汉将军张溪为辅,领兵三万,进驻汉中。

        这三个人去汉中,一方面为刘备的后军铺路,另一方面,也是要做好北伐的各种准备工作。

        张溪过去是统领包括魏延在内的汉中军队,操练士卒应对北伐。

        法正过去是为了接收北方情报,加以分析,根据情报分析出合适的进军策略。

        诸葛亮过去,还是干老本行,在汉中囤积粮草军械,统筹规划整个北伐大军的后勤保障。

        这三个人先过去,做好一切准备后,刘备就会领着后军和诸位名将一起出征。

        毕竟刘备要出征,这个动静小不了,而一旦刘备进驻汉中,就意味着北伐即将开始,曹魏方面肯定也会做出相应的应对的。

        所以刘备是尽量能晚点出发就晚点出发,万一让曹魏那边探知了消息,引发连锁反应,那就不好了。

        但事实上,虽然益州离的邺城很远,可益州这么大的地方,曹魏方面也不可能不安插细作的。

        刘备从四月份开始下了决定要北伐,哪怕准备工作做的再隐蔽,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

        更何况诸葛亮组建前部大军就花了一个月,而前部大军出发的时候,刘备亲自拜将,送出城门,这就很明显的表示,益州将有大的军事行动了。

        而现在的益州,南中已经平定了,孙刘之间又刚刚谈判重新结盟,短期内不可能翻脸.真要用兵,就只能是北上进攻曹魏了。

        曹魏的细作侦查到了这一明显的兵力调动,赶紧的往北面传递消息,把刘备可能北上进攻的消息,传递到了邺城。

        而这个时候的曹丕,刚刚继位魏王,弄完了自己父亲曹操的葬礼,正在琢磨着,是不是该让某个在许都的天子挪挪位置,给自己让位呢。

        曹氏家族南征北战了那么久,曹操一身拼搏的结果,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

        连曹操自己都说了,“设使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嘛这不就代表着,曹丕继位后,可以开始进行篡汉自立的进程了?!

        曹丕真的是这么想的,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朝野中授意自己人搞事,弄出一些所谓的祥瑞,解读一些所谓的谶言,尤其是那句“代汉者,当涂高”,曹丕又拿出来说事儿了。

        这句话,从前汉孝武皇帝时期就流传到现在,都快三百年了,依然是那么的经久不衰。

        “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截断句,也就是断章取义弄出来的玩意儿,人家汉武帝的原话是“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大概就是说,大汉有灾厄,子孙要承担这些灾厄,帮大汉延续国祚。

        而六七四十二究竟是乘法口诀,代表大汉应该有四十二个皇帝,还是是指六,七,四,十二这四个数字,加起来一共是29,寓意汉朝有29位皇帝.这个就不好说了。

        从结果论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后者。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献帝刘协,大汉算上前后三位少帝,再加上汉废帝刘贺,一共正好29个皇帝。

        但这是从结果论来倒推,很难说是真正的解读,或者说是当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解读这些数字,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行。

        真正麻烦的是历代对“当涂高”的解释。

        两百年前,公孙述认为这说的是自己,因为自己姓公孙。

        公孙这个姓,懂的人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是只有王族或者诸侯的直系子孙才能被这么称呼的,因此,公孙述认为,自己的姓氏契合了“当涂高”中的“高”字。

        毕竟祖上的身份很高贵嘛。

        所以公孙述割据蜀地称帝,还造了个白帝城来自我催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