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截击(1 / 2)

加入书签

第576章  截击

        不管后世人怎么调侃张郃这个当世名将的含金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张郃确实是当世名将,这并不取决于后世人怎么看,而是当世人怎么看。

        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是相当重视张郃的,甚至刘备认为,张郃比夏侯渊要难缠的多。

        这点呢,虽然没有像《三国演义》里那样说的那么直白,刘备也没有跟黄忠说什么“你有本事就斩杀张郃,杀个夏侯渊算什么本事”这样的话,这纯属后世营销号的杜撰了。

        刘备要是连这点情商都没有的话,他是怎么从一个卖草鞋的一路走过来,最后三分天下的?!

        更何况,汉中之战,斩杀夏侯渊是奠定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那个时候的张郃,在重要性上,真不能跟夏侯渊相比。

        但刘备确实认为,张郃比夏侯渊强.这里不是说的影响力和地位,而是单纯的指领兵作战的能力。

        《魏略》就记载,汉中之战时,刘备是“惮郃而易渊”。

        而在《三国志.张郃传》里,也记载了一个小细节——“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

        你品,你细品,换伱是刘备,一个死打打不动,让自己不得不放弃战略方向,而另一个自己送上门来找死换你是刘备,你更欣赏哪一个?!

        总而言之啊,张郃这个人啊,不管是历史上还是演义里,虽然经常会被人揍,但他真要拼起命来,真的不比任何当世名将差的。

        在察觉到张溪要对他的后军下手后,张郃立刻做出了应对,同时在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接应,才能把王昶所部安全的接应到武功县。

        没有这支后军,张郃所有的战略计划都得泡汤,也没必要继续在武功县呆着,直接退回右扶风,协防长安就好。

        因此,后军真的不能有失。

        张郃一边让王昶注意戒备,尽快赶路,一边自己整顿军马,制定接应策略。

        而此时,造成张郃和王昶心思焦虑的罪魁祸首,确实如张郃预料的那样,已经领着一万士卒,以高翔为先锋,出发去拦截王昶所部了。

        留下来坚守营寨的人,自然是冯习。

        虽然张溪觉得,张郃不至于这么缺心眼的坐视后军覆灭,自己选择正面突围去五丈原但张溪还是让冯习认真巡视营中各处,做好作战准备,如果张郃出城来攻,一定要坚守不出,如果张郃出城接应,一定要想办法拖住张郃的接应部队。

        认真交代完这些,张溪才领军出发,快速的赶去拦截张郃的后军。

        但.行军还不到一个时辰,天色就开始越来越暗了。

        这时候,高翔过来来请示张溪,是否安营扎寨。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柳隐的消息虽然是通过军中斥候快马传递来回的,但张溪领兵出发,带的可都是步兵。

        柳隐上午出发,到午后发现王昶的行踪,让斥候快马送回情报,到张溪领军出发,已经是到了临近傍晚的时候了。

        这其实不是一个出征的好时机,但张溪没办法,他必须抢时间,抢在张郃前面,阻截住张郃的后军。

        这还是在张溪早就在营中做好了出征准备的情况下,才能有这个能力在傍晚前出发。

        如今是冬天,天色暗的早,行军不到一个时辰,就该安营扎寨了。

        毕竟,再黑下去,可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即使想要安营扎寨,也没法干活了。

        可如今,张溪追求的是速度,他真的很担心,张郃后军在发现柳隐所部后,会不顾一切的向武功县进军那样可就拦截不上了。

        因此,张溪一咬牙,下令全军,点火把赶路。

        有一说一,这事儿,是违反这时代的军事常识的。

        第一,是军中士气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连夜赶路这种事儿,士卒没有足够的组织度,根本做不到这点。

        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不是要逃命,大晚上的还要走夜路,不招人烦呐。

        第二,如今的时代,大部分的士卒都不具备夜战能力,你就算让他们打着火把赶路,也不过是勉强能看清身边的路况而已,稍微有点差错,就能把大军的方向给带偏了,这样反而容易误事。

        第三,一旦错过了安营扎寨的时间,到了夜里,再想安营扎寨就非常的困难了,士卒不得不在野外过夜.这时代可没有什么简易帐篷和睡袋,现在又是冬天,一晚上冷风吹下来,很容易造成非战斗性减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