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不在同一个世界了(1 / 1)

加入书签

《华夏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迄今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作为广大青年的成长伙伴,始终秉承‘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的办报宗旨,宣传青年先进人物,激发青年奋斗精神,启迪青年心灵智慧,反映青年愿望呼声,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刘一辰已经八次登陆《华夏青年报》的新闻了,第一次是他获得cmo金牌,名列第一,《华夏青年报》给了他不小的篇幅进行报道。《华夏青年报》第二次报道他,是他高考考了750分满分,当时引发了新闻热度,《华夏青年报》同样进行了报道。

第三次是他获得imo满分金牌、imo状元杯,《华夏青年报》报道了那一届的华夏国家队,给了整整一版,其中刘一辰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

第四次被《华夏青年报》报道,还是刘一辰发表的论文刊登在《数学年刊》上面,当时《华夏青年报》还以他回答‘钱学森之问’进行报道。第五次就是他和铁道大院签订合同被报道的。

第六次则是他证明了‘冰雹猜想’在美利坚引起热议,《华夏青年报》直接将他视为华夏青年数学家新的一杆旗帜,同时将他塑造成了华夏数学界发展的缩影。

第七次、第八次报道分别是他获得拉马努金奖和陈省身数学奖。

可以说,诸多主流媒体中,《华夏青年报》对他是最情有独钟了,而且每次报道都是持肯定态度。

结束了《华夏青年报》的采访,刘一辰继续在图书馆写论文。

周三晚上,学习小组,牟晓生、张端祥、张成、陈卓羡慕地看着刘一辰,要知道刘一辰现在大一都还没结束,就已经获得了拉马努金奖和陈省身数学奖,这已经是绝大部分数学奖一辈子努力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高度了。

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想当初,他们一起参加cmo全国决赛,参加imo竞赛,那时候刘一辰比他们领先一些,但是厉害得有限,可是现在才过去一年,他们就只能看到刘一辰的背影。

想想燕大数学系‘黄金一代’,都还没有人获得拉马努金奖、以及华夏三大数学奖呢。

刘一辰对于大家提出的数学问题,那是毫无保留地进行分享,他不会像数学老师那样直接做题,而是分析着数学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数学思维,然后如何切入去解决,而往往一个数学问题,不仅仅只有一种解答方式,它可能有二种、三种甚至更多方法去解决。

四人的学习速度很快,如今都已经将大二的数学课程全部学完了,而且都是相当的优秀,这一点充分地说明,他们能够在cmo竞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华夏参加imo竞赛并获得金牌,数学天赋还是相当强的,能够在数学上取得多大成绩,完全在于他们能兑付自己身上多少数学天赋。

只要他们继续保持努力,日后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完全是大有希望。

一旦他们四个都成为世界一流数学家,那么他们这一届完全也可以被成为燕大数学系‘黄金一代’,丝毫不逊色于许晨阳他们那时候的‘黄金一代’,甚至还犹有过之。

“没想到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一季只在华夏招一位研究生,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当学习小组结束一小时的学习交流的时候,张成说起了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招研究生情况,忍不住感叹地说道。

“是啊,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可是世界数学专业排名第一,如果能够多几个名额多好。”牟晓生也感慨地说道。

华夏数学专业本科生十几万人,可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一季只在华夏招一位研究生,这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这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特色,大部分生源都是来自于美利坚本土,只有少数是来自世界各国的超级天才们。

不过这也正常,他们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美利坚的富豪捐赠,自然服务于本土,能够给外界几個名额已经算是不错了。

“以后你们要是出国留学,没法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也可以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或者哈佛大学数学系。”刘一辰淡笑道。

想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难度是非常大的,哪怕牟晓生他们都极为优秀,但是名额一季就一个,他们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哈佛大学数学系难了,听说他们系主任与田院士矛盾极深,已经很久没有招华夏的数学研究生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难度也很大。”张端祥说道。

“邱教授我和他有些交情,陶教授也能说得上话,要是到时候你们选择要出国留学,我可以给你们学推荐信,当然也没办法百分百让他们看中你们,重要的还是在你们。”刘一辰淡笑道。

“卧槽~~刘一辰,你牛大发了,两位菲奖大佬你竟然都和他们有交情,太夸张了吧。”张端祥震惊地看着刘一辰。

牟晓生也是满不可思议,他没有想到刘一辰现在结交的人,竟然已经是这般层次了。

这可是两位菲奖大佬,能够以华人身份获得菲尔兹奖,实力可想而知。

随后四人就是欣喜,因为这代表着,他们比别人更有机会进入哈佛数学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留学,继续深造。

留学学校的重要性,他们比谁都知道。

如果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等世界数学专业排名前五的大学的博士,那么回国之后,很容易就进入燕大数院,各种待遇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就是属于‘百人人才计划’引进人才,也是完全有可能,那种待遇可是天差地别。

看看田院士,燕大可是声称他全职引进教授,一回国年薪差不多是一般教授的二十倍,而且身份、地位都非比寻常。

所以说,作为燕大学生,他们一进入学校,多多少少就会了解到一些情况,知晓引进的好处。

刘一辰笑了笑,话题点到为止,他心中打算大二结束就申请本科毕业,毕竟想来到时候学分都修够了,他要论文有论文成果,双学位妥妥到手。

然后他现在初步的打算,就是去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至于对于其他人难如登天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offer,刘一辰丝毫不担心自己无法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的offer。

其实早在普林斯大学的学术会议,他就受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邀请,可惜最终都被他婉拒。

他还是想在燕大毕业后,然后再出国攻读博士学位。

当然他这么选择,最主要的还是等冯琳,毕竟按照他的估计,冯琳得到大二结束才能修完所有的学分。

“唉,人比人真是气死人,仅仅一年,我们和他的差距就这么大了。”牟晓生叹了口气,他发现虽然他们很认真学习,但是与刘一辰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

“是啊,我甚至感觉,我们数院的老师,估计没有人在数论领域能够超过他,不愧是拉马努金奖获得者,不愧是陈省身数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张端祥点点头说道:“这可是绝大多数数学家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达到的高度。”

“听说数院不少老师对于刘一辰获得陈省身数学奖意见很大,认为刘一辰这么年轻,而张院长已经到站了,应该让他获得这一数学最高奖项。”张成压低声音,说道。

“哼,这些人真是让人瞧不起,没有花心思培养学生,总是勾心斗角,带坏了燕大数学系的风气。”陈卓冷笑道:“迟早有一天,燕大数学系非得败坏在他们手中。”

说实在的,燕大数学系每年把全国最好的学生招走了一大半,但是真正脱颖而出的却是很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燕大数学系的老师没有花心思在培养学生上面。他们虽然才进入大学不到一年,但是已经听到了不少学长的吐槽,什么论文导师要走一作这种事不断在上演。

而一些老师讲课,讲得不清不楚的,这在燕大数学系这一年,都爆发了好几次矛盾,学生总是跑到学校反映、在网上吐槽,可是最终都不了了之。

他们现在每个人都很感激刘一辰,便是因为刘一辰带头作用,他们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数学学习上,有不懂的刘一辰也会教导他们,这让他们的学习明显比同一届的同学快了一大截。

在他们心中,刘一辰与他们是亦友亦师。

“等到本科毕业,我就出国留学,等学好本事定然回国改变这种风气,简直是误人子弟。”牟晓生坚定地说道。

进入燕大第一年,他们被影响最深的就是理想与抱负,燕大学生被称作最有理想、最有激情、最有抱负的大学生,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哪怕吃再多苦都不怕,勇往前行,直到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与抱负为止。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