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水渠竣工,前往偏远山区(2 / 2)

加入书签

  朱瀚沉思片刻后说:“大嫂,我们可以尝试引导大家种植一些耐旱耐涝的作物,比如高粱和豆类。同时,加强水利建设,确保作物在关键时刻能有足够的水源。”

  妇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真的吗?那可太好了!我回家就跟男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改种些高粱和豆类。”

  朱瀚微笑着点头,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大嫂,您回去和大哥好好商量一下,改种些耐旱耐涝的作物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回去后也会尽快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朝廷,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妇人感激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多谢公子,您的话给了我们一家子希望。我们一定会好好考虑,努力让日子过得更好。”

  这时,一旁的老妪也凑上前来,她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公子,我们村里还有不少人靠编织为生,可近来丝线价格高涨,我们的手工艺品越来越难卖了。”

  朱瀚闻言,眉头微皱,转头看向朱标,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朱瀚温言道:“老妪,您放心,我们会将这个情况也一并上报。朝廷或许会考虑对这类纺织者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老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些手艺人,就盼着能有条活路。”

  朱标在一旁补充道:“老妪,您不妨组织村里的手工艺人一起,形成规模,这样或许能更有议价权,也能更好地打开销路。”

  老妪想了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公子说得有理,我们确实应该联合起来,互相帮忙,共同面对困难。”

  随着夕阳的西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朱瀚与朱标知道,今日的走访已经接近尾声,但他们心中的使命却远未结束。两人与村民们一一告别,承诺会将他们的每一份诉求都带回朝廷,争取最好的解决方案。

  离开村庄后,朱瀚与朱标在回客栈的路上,继续讨论着今日的所见所闻。朱瀚沉声道:“殿下,看来百姓们的生活确实不易,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朱标点头赞同:“瀚王叔说得对,我们必须将这里的真实情况如实禀报给父皇,让他了解民间的疾苦,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回到客栈,两人立刻将今日的笔记整理成册,详细记录了每一位村民的诉求和建议。

  次日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进客栈,朱瀚与朱标再次踏上了微服私访的旅程。每多走一步,就能多了解一份民情,多为百姓争取一份福祉。

  这次,他们来到了一片更为偏远的山区。这里的百姓生活更加艰苦,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但即便如此,朱瀚与朱标依然坚持步行前往,希望能更直观地了解这里的情况。

  走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简陋的茅屋和贫瘠的土地。一位中年汉子迎了上来,他的脸上写满了风霜和疲惫:“二位公子,可是远道而来?”

  朱瀚温和地笑道:“正是,我们乃行商之人,路过此地,想向乡亲们讨碗水喝,顺便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

  汉子连忙引他们到自家简陋的院中,从水缸中舀出两碗清水递给他们:“二位公子请喝,我们这里虽穷,但水还是管够的。”

  朱瀚与朱标接过水碗,一饮而尽,只觉甘甜解渴。他们放下水碗,开始与汉子攀谈起来。汉子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们这里地薄人稀,收成一直不好。官府虽有赈济,但总是杯水车薪。”

  朱瀚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大哥,您放心,我们会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给朝廷。同时,我们也会尽力为乡亲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汉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那真是太好了!我们这些山里人,就盼着能有位好官能为我们说说话。”

  朱瀚与朱标继续走访其他村民,每到一处都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和困难。一位老妪拉着朱瀚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公子,我们这里缺医少药,生病了就只能硬扛。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朱瀚心中一酸,他轻轻拍了拍老妪的手背,温言安慰道:“老妪,您放心,我们会尽快联系医官前来为乡亲们看病。同时,我们也会建议朝廷在这里设立医馆,方便乡亲们就医。”

  老妪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山里人终于有盼头了!”

  随着朱瀚的承诺,老妪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她紧紧握住朱瀚的手,仿佛要将这份温暖和感激永远镌刻在心底。

  “公子,您真是活菩萨转世啊!我们这些山里人,平时生病了就只能硬扛着,有时候连看大夫的钱都凑不出来。您这话,可真是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老妪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满是感激。

  朱瀚轻轻拍了拍老妪的手背,柔声道:“老妪,您别这么说。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人,为百姓排忧解难本就是我们的职责。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大家的。”

  这时,一旁的一位中年汉子也忍不住插话道:“是啊,公子,我们这里的路太难走了,每次要下山去镇上看病,都得走上好几里地,费时费力不说,还耽误病情。要是真能在这里建个医馆,那真是太好了!”

  朱瀚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他转头看向朱标,两人交换了一个肯定的眼神。随后,朱瀚对中年汉子说道:“大哥,您的建议非常中肯。我们确实应该尽快解决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关于建立医馆,我有几个初步的想法,想和大家商议一下。”

  中年汉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道:“公子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朱瀚微微点头,继续说道:“首先,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作为医馆的地址。这个地方应该便于乡亲们前来就医,同时也要考虑到水源、采光等因素,确保医馆的环境卫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