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年末算粮秣(2 / 2)
一县粮食计算时间,自然比不上整个天下,花费一个多时辰,韩瑗便计算的七七八八。
他发现,粟的收入占比,虽然依旧在六成以上,但是朝廷推广的麦和稻,两种作物占比也在快速上升。除此之外,每亩的粮食收成也都比以往要增长不少,平均下来,每亩增收了一石左右。最差的最贫瘠的下田,同样也增收了二十余斤。
这般成绩,远超之前丰阳的粮食收入。
“曲辕犁、土化肥。”他感慨道:“真是厉害,仅这两样东西竟让百姓们多收了粮食。”
他还有没说的,那便是朝廷送来的耕牛,无偿提供给百姓使用的劳动力,同样也是丰收的重要原因。毕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头牛使用的。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在此处传授的水车器械,百姓们借助此物能够更好的灌溉田亩。
县丞道:“不仅如此,那土化肥还有肥田功效,地力并不会因为今年丰收便会下降。”
“是啊,这都是托陛下鸿福啊。”说到这里,韩瑗微微一笑,接着道:“来年若有机会,当托刺史,为本县弄来脚踏式木制脱粒机,此物能大大提高脱粒速度,目下已在关中普及。”
“如此甚好。”县丞一笑。
紧跟着,韩瑗又问道:“县仓可填满了?”
“回县令,只六成。”
“六成啊。”韩瑗点头说道:“不着急,慢慢来便是。丰阳地狭民寡,我们不必心急。只要百姓们安居乐业,勤侍农桑,便是好事。”
“是。”众人齐声道。
便在此时,主簿走进大堂。
“县令,那群丰山野僧又出没了!”
“在哪儿?”韩瑗豁然起身,问道:“可抓住他们跟脚了?”
“在丰山西峰!”
“好,命孙县尉立即带人去抓捕他们!”
“是。”
主簿离开后,韩瑗对着众人道:“陛下早已同意太史令傅公《请除释教书》,凡我丰阳子民,若遇子弟从佛,必勒令其不得为之。”
“是。”
韩瑗原本对释教观感一般,但是自在地方治政以来,对百姓侍佛,尤其是百姓出家,非常反对。因为寺庙占田亩,不事耕作,反而要靠着百姓养活,这不是在增加百姓负担么!
他不止一次想过,倘若一直这么延续下去,寺庙占田越来越多,岂不是要成地方一霸,鱼肉百姓?
必须要严厉打击!
丰阳县尉得到命令,立即带着人手循着路,摸清情况,然后将这股不事生产的野僧全部抓住,投放县牢。
自皇帝同意傅奕所奏《请除释教书》,地方寺庙早已被拆毁,僧众也被遣返还俗。
眼下这种事情,自是不被韩瑗所容。
文学网
wa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