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巡视北大营(1 / 2)
自麹文贺谋反被诛之后,高昌王麴文泰便将国政托付给大将张雄主持。表面看起来,好似无风安静,但实际上却是波澜暗生。
唐军大营内,苏烈伏案奋笔疾书。
‘臣苏烈启奏皇帝陛下,问陛下安;奉陛下之命驻守高昌已有些许岁月,不知陛下安康与否,臣深为挂念之,唯望有朝一日,重回长安,伴驾君前,为君前驱。
高昌诸事,无大无小,多为地方之争。日前,其王族麹文贺勾连时罗叠支,欲倾覆高昌国政,取麴文泰而代之。臣奉陛下旨意,回护麴文泰安危,叠支惧我大唐兵威,不战而退,麴文泰得活。时下,高昌内政大臣乃大将张雄,此人原为......
以臣观之,张雄不日将组霸府,为高昌第一人,臣敢奏于皇帝陛下,是否需要继续拉拢其人?
另,麹文贺之反,虽有其人之欲,亦有为高昌之心,言辞字句无不视我大唐为洪水猛兽,臣亦不知麴文泰何思......’
一封信写完,苏烈将之密封,交给亲卫。
“予尔双马,日夜兼程,务必早日上呈皇帝陛下。”
“遵命!”
马蹄狂奔,一队唐骑迎着风沙,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他们经伊州、瓜州、肃州、甘州,在凉州稍作休整,入会州,向关中而去。
三月中旬,抵达长安,将信交给皇帝李智云。
在看完苏烈信件后,李智云才知道高昌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变斗争。
不日,召集政事堂六相,商量此事。
杜如晦道:“高昌如何变化倒是不重要,不论其王是否忠诚于我朝,只要苏将军能保持对高昌的威慑,便无大碍。臣以为,高昌不过小国,纵有反复,亦能掌控。相比较而言,臣更在意吐谷浑。如能灭吐谷浑,高昌便能不战而下。”
“说的有理。”薛收道:“高昌国狭民寡,不为一心,难敌我朝一部。时下若取高昌,我朝与西突厥再无缓冲,不妥。”
杨恭仁反驳道:“若取吐谷浑,不同样接壤西突厥么?”
“不一样。”薛收笑着解释,“吐谷浑其地,多山多林,素来与西域隔绝。若非我朝商贾往来,多半无人前往吐谷浑。其地恶劣,其山险峻,难耕难行。突厥者,游牧也。于西突厥而言,吐谷浑之重不在金银,而在人畜。时下西突厥内乱,其国内诸部混战,何来兵力冒险深入吐谷浑?
他日我朝取吐谷浑,虽与西突厥接壤,但却隔绝内外。退而言之,取吐谷浑,和取高昌,给西突厥施加的压力完全不同。
高昌者,西域门户也。门户骤然有失,西突厥必会警惕。”
杨恭仁若有所思。
温彦博思忖道:“我们不必现在取高昌,信中所言,张雄或可为一棋子,助我们控制高昌。”
“不错。”杜如晦赞许道:“此人若能为我朝所制,高昌便已落于我朝之手。”
在相国们三言两语的商讨中,李智云最后定下决定,扶持张雄控制高昌,先灭吐谷浑。
前者,李智云已经命苏烈开始跟进,但是后者,得等到秋收方能开始。
不过,在此之前,兵马整顿操练却是可以提上日程。春耕正是农忙之时,卫府军轮换,一部分人归乡务农,一部分人留在大营继续操练。
目前,关内的折冲府已经有所减少,但数量还是维持在百数以上规模,力求骤然兴兵,拥军三十万。
说是三十万,不过是个代称,只要李智云愿意,尽起关内、中原两地诸折冲府兵,足以越军百万。
不过,因为灾害的缘故,李智云趁机走精兵路线。留下青壮军籍册,放老幼归家务农。目前,聚集在长安周围的常备军力在二十万左右,全力暴兵可增至五十万。
这些,并没有将边防诸军算上。
真正的精锐,现在已越十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