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两个故事(2 / 2)
老天答应了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期限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
穷人和富人一样开挖,穷人习惯了干粗活,挖煤这活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到集市上卖了一些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一会停一下还累得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卖,换来的钱他都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下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儿带回来两个穷人,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地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就挖出了几车煤。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多几倍。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的,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把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
老人家说道:“爱因斯坦曾说,要改变一个人的固定思维,比分开一颗原子还难。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多么的牢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人的思维方式太牢固了,总是用固定的思维考虑问题,那往往都看不到另一面的答案。”
听完这两个故事,王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老人家虽然并没有正面评论别人的举报,却通过这两个故事,表达出了他的处理意见。
“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平等的。王林出身工人家庭,他的机会并不比别人多,他的起跑线并不比别人高,但他有自己的富人思维,他能发财致富,这一点是很多人都比不上的。我们国内,像王林这样的富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老人家语重心长的说道:“我希望国内多出一些王林这样的人物,最好每个人都是王林,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人,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么,我们国家就真正的富强起来了!”
王林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真的没有想到,老人家如此关心和爱护自己,也如此理解自己!
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就是被理解。
王林过上了富人的生活,这是好事,这不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这不是问题!如果谁能安排23万人就业,他也可以过上富人的生活。只要他有这个能力,那就不是问题!国外的富人,他们开着私人飞机,拥有私人游艇,他们的生活,比王林过得更富裕,希望有一天,王林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这一句话,就给王林的富人身份定了调子。
现场有很多人,都听到了老人家的这番话,他们对王林自然也有就了更多的了解。
老人家每次来申城,都会到王林的工厂视察,或者召见王林。
这里面的含义很深远。
老人家和王林并没有什么交情,他也没有必要护着王林。
但王林是申城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王林是第一个依靠做国库券生意而成为百万富翁的人。
王林也是第一个以民营企业和国企合作成功,并安排了20多万人就业的典范。
这样的人如果倒下了,那申城的改开,又将迎来指责和质疑,改革的路,也将变得更加曲折。
王林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响应政策,顺着政策而行。
听政策的话,能发家致富,这应该是好事,而不能树为打击的对象。
王林能成功,是他的本事,他能以一个平民百姓的身份,过上富人的生活,恰恰证明改开的路是正确的!
申城的发展,牵动着全国的发展,也牵动着老人家的心。
老人家这么做,不是在保王林,而是在保改开的成果!
王林当然也明白这一层。
不管怎么说,自己总算是安全了。
他这几年间,因为发展过快,肯定得罪过不少人。
对他的诽谤和非议,也肯定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有些东西,他并不知道而已。
老人家离开以后,王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坐在办公室里,久久的回味老人家说的那两个故事。
其实王林并没有深刻的剖析过自己成功的原因。
他一直以为,自己能成功,多半是因为借了重生的优势。
可是,那两个故事,却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
王林仔细想想,也是的确如此。
一是因为自己的坚持。
二是因为自己的思维。
买卖国库券的人很多,但王林却是最坚持的那个人。
而且,他最开始的时候,不管赚到多少钱,都是投入到下一轮赚钱中去,从来没有享受过富人的奢侈生活。
直到他拥有两百万的时候,才拿出几十万来买了一辆车子。
在此之前,他舍不得花钱,甚至还敢借钱出来投资。
这份坚持和节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即便是现在,王林的生活其实也算不上奢靡。
家里的开支,在李文秀的管理下,已经大幅缩减,家里吃的用的,比普通人家也好不了太多。
毕竟王林也好,李文秀也好,早就不是一般的普工,在他们这个层次,当然可以享受更高、更好的生活品质。
接下来,王林可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商业布局和商战中来。
1992年,对王林来说注定不寻常!
从三月份开始,他将有一场恶战!
wa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