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风月女配民国种田(18)(2 / 2)

加入书签

        她开这家铺子,是为西药厂做准备的,结果反而把中医、中药推广了。

        这叫啥?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不仅张大帅每周三次准时准点来她这里针灸、抓药,陈副官、赵都督也来过。

        一个陪太太来调理,一个扶老娘来看病。

        可能是徐茵拿出来的中药品质比较好,也可能是她总结了几代中医人的经验,药方配比更精准,几贴药下去就见成效,对徐氏药馆颇为推崇。

        老百姓一看,当官的都来徐氏药馆看病抓药,更觉得这药馆东家是神医,而且是慈悲为怀的神医——没见生意这么好,也没见涨价。唯一愁人的是,东家亲自看诊的号子一号难求。

        这时,药馆开张当天领到免费问诊券且还没用掉的人们乐坏了!

        “我这有个号子!徐氏药馆开张那天,东家亲自发到我手上的,当时我还想随便问个问题用掉算了,还是东家劝我受着,哪天需要了再用。”

        “哦哟!老王,那你发财了!东家的号子现在可难挂到了,五个大洋都有人买。”

        “你这消息有落伍了,何止五个大洋,我听一个警察在说,他们局长愿意花十个大洋买徐东家的号子。”

        从两个大洋涨到五个大洋、再涨到十个大洋,甚至还有土财主愿意用二十个大洋换,不知不觉,徐茵当初给药馆宣传随手发放的免费问诊券成了市场硬通货。

        大毛卖完当天的报纸,蹦蹦跳跳地来药馆等她娘下班,顺便掩不住高兴地对徐茵说:“先生,您当时不是送了我两张免费问诊券么,我娘卖了一张,换了二十个大洋,今年冬天就算我爹的黄鱼车生意不好,也不愁没饭吃啦!”

        徐茵简直哭笑不得。

        好在当初领免费券的基本都是生活拮据的穷苦百姓,如今舍得掏钱买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上流阶层。从某种角度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改善了一部分穷苦大众的生活,她也就没插手去管。

        至于会不会有人造假,这个她一点都不担心。

        别看这是手写字体,其实是打印的,只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她还是能一眼鉴定出来。

        张大帅来徐茵这针灸时,问她怎么不多接几个号。

        徐茵:“……”

        老娘两边跑两头累,想歇歇怎么了?

        再说了,西药厂还在建,小吴一个人在城外督工她也不放心,偶尔得过去看看。

        “本帅听闻你妹妹失踪了?是在码头失踪的?寻了两个月还没找到人?会不会已经不在海城了?”张大帅主动问道。

        只要徐茵能治好他的不孕不育,别说只是帮忙寻个人,寻一堆人他都乐意。

        徐茵顺势接道:“在下也是这么想的,可又担心妹妹找回来,所以不敢离开海城,这才开了个药馆。”

        张大帅觉得自己真相了:“药馆取名徐氏,是希望你妹妹听到后能联想到是你开的?然后主动寻过来?”

        “……对!”

        她当然不会承认是因为懒,懒得起名才用姓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