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古墨(1 / 2)

加入书签

“画中藏宝?

“之前听过的多是画中有画,这画的轴杆中藏有其它古玩,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看着面前这幅《溪阁清言图》,沈愈明显有些意外。

字画装裱沈愈是很熟悉的,沈重楼有数位身为当代字画装裱大师的好友,沈愈自然从中受益。

一般的字画他自己就能装裱,当然,若是破烂不堪的就无能为力了。

所谓地杆就是卷轴画上的轴杆,也叫做画杆。

大白话讲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

一副卷轴画有两个轴杆,除了地杆之外还有一个天杆,两者合称为天地杆。

天杆在画的上端较细,地杆在下端相对来说要粗一些,重一些。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天地杆不一样粗细一样重?

这是因为卷轴是挂在墙上的,地杆重可以将画坠的笔挺。

天杆因为在上面就没有必要了。

古代对于卷轴天地杆的使用是有要求的,必须是直径为两寸左右的实木木棍。

要求其表面光洁,弯曲的不行,多刺的不行,开裂的不行,带皮的也不行。

轴杆因为被纸绢包裹在里面,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它两边装饰用的轴头要求更高。

必须是名贵木材,比如金丝楠木、花梨木、紫檀木、红酸枝,鸡翅木等,追求华美的还会用到金玉材质。

现在很多字画的轴杆因为成本的原因大部分用硬纸材质的卷筒代替,然后在两边安上两个塑料轴头完活。

有些用便宜木头,比如枣木,榆木,槐木,柳木等都算高配了。

沈愈稍稍捏了捏地杆发现是软的,那很可能是中空的硬纸筒。

“先拆了再说。”

沈愈在祖父床下拎出一个木制方盒来,打开盒盖,里面放有强光手电,高倍放大镜,剪刀,裁纸刀,尺子,针锥,镊子,糯米胶水,小指甲钳等物。

沈愈取出裁纸刀直接开拆。

拆地杆沈愈手到拈来,几下就把地杆拆了下来。

看其材质,果如沈愈先前猜测的一般,地杆是用硬纸筒做的。

看到这里,沈愈不由得自嘲一笑。

当初自己真是榆木脑袋啊,买画时都不知道捏一捏地杆。

想明代的真迹怎么可能用硬纸筒呢?

把拆卸下来的地杆放到了书桌上,沈愈熟练的拔下两边的柳木轴头,然后用手电筒往里面照了照。

除了纸筒边缘的泡沫外,内部黑漆漆的好似塞满了布匹一样的东西。

想了想,沈愈在书桌笔筒中取出一根毛笔,倒转后往里探了探,很柔软,具体是什么东西很难推测。

“不能着急。”

把工具一一放归原处,沈愈坐在椅子上静静思考起来。

纸筒里面装的是什么不拆开是不可能知晓的。

可到底怎么拆,从何处拆,却是个技术活。

假设里面装的是玉牌,印章,鼻烟壶,丝织品,无轴古画或者各种小型玉雕等,一个不小心就会划伤其表面,进而导致其价值大跌。

这样的事,沈愈绝对不会让它发生。

思考许久,沈愈决定一点一点把这纸筒剪开。

拿定主意就动手,沈愈在方盒中取出剪刀开剪。

纸筒的纸壳很厚,不是很容易剪。

而沈愈也怕伤到里面的古玩,剪几下就用手电往纸筒里照照。

短短十公分足足用了沈愈五分钟时间。

这幅蓝瑛的《溪阁清言图》摹本宽度接近五十厘米,沈愈知道不出身臭汗是不可能剪开的。

难度知晓了,沈愈倒也不着急了,剪一会就歇一会,慢慢来吧。

一刻钟后,那些像是布匹的东西慢慢露了出来。

用镊子小心取出,沈愈顿时怔住了。

原来是些用涤纶布包裹的碎棉花,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防止撞击,如此看来里面的古玩很可能是易碎品。

那更得小心了。

再次思考后,沈愈选择两边开剪。

如此小心翼翼又折腾了大半个小时,一个被层层包裹长方形的小布包出现在沈愈手中。

沈愈的耐心很好,把包裹的布匹一层层打开。

当揭开第六层的时候,一个黑光耀目,堪比金铁的长条状的物件显露而出。

“竟然是一锭松烟古墨。”沈愈真的没想到纸筒中藏得竟然是一锭古墨。

他感觉很大可能是一枚印章或者子冈牌之类的。

此墨做长方形,乍看上去如同印章一般,长约12厘米,宽五厘米,厚度约为两厘米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