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雄辩(1 / 2)
缙云岚如遭雷劈。她顺着墙壁滑下,蹲在了阴暗的墙角里,血色尽褪的双唇颤抖着:“……真的,真的是真的。”她的心脏好似被人剜了一块,疼得撕心裂肺。
缙云果真对黎氏下了减寿的诅咒,而且还将这一百二十八条人命的消亡全怪在黎氏头上。让世人皆以为是黎氏对缙云下了毒手,彻底地毁了他们的名声。
真是好计谋啊,一箭双雕。
她想起那夜,黎栀的父亲顶着年轻的容颜寿终,留下他的孩子夜夜在他碑前哭泣。
这样的惨案绝非只有那一起。这千百年来,所有的黎氏族人无一例外地承接着这无法逃离的厄运。
为什么?为什么非要做到这个地步不可?
她迫使自己冷静下来,猜想或许其中有隐情也说不定。也许是黎氏作恶多端,惹恼了缙云,缙云才迫于无奈,施以诅咒。
但她很快就推翻了这个猜想。就算黎氏再怎么恶贯满盈,罪恶滔天,也不该责众。即使黎氏首脑的决策行为有误,无辜的黎民何苦也要付出减寿的代价。而缙云为此竟不惜献出了一百二十八条人命。
究竟为什么非要做到这个地步?
莫非是因为涿鹿之战中,蚩尤作战凶猛,生灵涂炭,缙云因此对九黎部落心生怨恨?
不,缙云当时只是个籍籍无名的小族群,且涿鹿之战的战场距离洛城甚远。缙云根本没有死伤,何来仇恨之心。
她咬紧牙关站了起来,坚持在硕大的书架上寻找线索。地上的书本越来越多,待到天蒙蒙亮时,已经垒成了一个小山坡。
她的手指翻得冰冷麻木。抽出那本《万族传》时,僵硬的关节致使她没能很好地握住这最后一本书。她紧握双拳复而展开,活动了一下十指后翻开了目录。第一行便是九黎。她快速翻到指定页,当年九黎部落风头十足的情形跃然纸上。
九黎名声显赫,威震天下,族人个个骁勇善战,可以一当十。涿鹿之战后,败给炎黄二帝,由缙云收容,从此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
若说黎氏恢弘的命数从进入空山后开始陨落,那缙云则与之恰恰相反。黎氏的加入为缙云带来了无可匹敌的荣耀与辉煌。
若是将方才所有的信息全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当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在中原浴血奋战时,缙云还在贫穷的洛城苟延残喘。谁成想黎氏入驻空山后,缙云却因此加官晋爵,一步登天。周边的小族群见其闻名,纷纷前来投靠。短短几年缙云便成了能排得上号的大部落。那照这样来看缙云还得对黎氏感恩戴德才是啊。
可现实是,缙云不仅监控黎氏,还对其下了减寿的血咒。
缙云岚想不通,恨得捶胸顿足。她抱着脑袋反复糅合书中的文字,口中反复呢喃着《四海志》中的那几句,“领夏官之责,得万金之酬。
莫非,缙云打从一开始便瞅准了这个目标!
缙云当时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群族,何敢与其他大族相争,况且黎氏人口庞大,比缙云不知要多上多少倍,缙云不可能不考虑到或许会被黎氏越俎代庖的风险。
可也许缙云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敢向二帝献策。因为擅长咒术与结界术的缙云恰好能很好地规避这一风险。
结界可以打造这世上最坚固的牢笼。
减寿咒术则可以令其悄无声息地加速覆灭。
而自己则博得了美名,获得了奖酬。
那一百二十八条人命的脏水让黎氏永生永世洗不清。
未免在二帝跟前丢了友善贤良的名声,在天下面前撕破颜面,遭受万族挞伐,缙云不惜牺牲百条人命对黎氏下了减寿的诅咒,继而肆无忌惮地散播他们杀人的谣言,最后顺理成章地将黎氏全族监禁在空山之上,让他们没有机会为自己辩驳,以保住自己的名声与荣耀。
缙云岚无助地抱住了头,眼眶已然通红。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