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八章 兵分两路(2 / 2)

加入书签

走到近处才发现,眼前的村落破败异常,几无人迹。最可怕的是不少屋前挂着白幡,地上到处散落着纸钱。加之安静异常,整个村子显得有些阴森。

几人停在村口,都有些心虚,不知该不该进去。正踌躇间,就听村中传来一阵咳嗽声。众人听到有人,连忙循声找去,转了几个弯,就见一个老翁坐在自家门前,吧嗒吧嗒抽着烟袋,刚才的咳嗽声正是他所发。

塔木上前道:“我们是过路的旅人,大漠之中饮水不足了,特来向老人家讨些水喝。”他高声说完,哪知那老翁似乎根本没听到,瞧都不瞧他一眼,只是在不停吸着烟袋。

几人面面相觑,都思量怕是老人听不懂,塔木只好又用回鹘语说了一遍,却见那老头仍是无动于衷。这下众人都没了主意,不知这怪老头在闹什么玄虚。加上村中景象本就诡异,几人不由有些慌。

另一个脚夫道:“塔木老哥,这老家伙不会是个聋子吧,根本就听不到你说话。”塔木道:“就算聋了,也该看我们一眼,哪有这样光是直愣愣盯着前面的。”

唐西瑶似乎想到了什么,下车走过去,说道:“方才听老伯的咳嗽声,想必你每日里都是入夜即睡,四更即起。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那老农终于将烟袋缓缓放下,看向唐西瑶,问道:“你怎么知道?”说的竟是纯正的中原汉语。

唐西瑶微微一笑,心想你倒是再装呀,嘴上却道:“因为你这咳嗽的病根就是此引起的。”

老农道:“你这姑娘真是胡说八道,俺老汉每日早睡早起,反倒对身子有害啦。”

唐西瑶点头道:“你不信?我还知道你这咳病非是息积,而是每年固定发于此时节,对不对?”

老农疑惑的看着唐西瑶,似乎是被说中,唐西瑶又道:“你想不想知道,我是如何得知的?”老农稍加犹豫,点点头,唐西瑶道:“那就请老伯先给我们准备些清水可好?”

老农嘿嘿一笑,将烟管在鞋底磕了几下,说道:“进来吧。”

众人大喜,跟着老人进到那农家院中,就见院角处放着几个大缸。老人将盖着缸口的竹篾掀开,里面满满盛放着清水。几人兴高采烈,一边对老农道谢,一边喝了个够,塔木等又去外面的骆驼车上取器皿盛放。

唐西瑶问道:“这村中为何如此萧条?”

老人道:“被恶人谷屠村了。”说完头也不回进了屋。唐西瑶和慕容云清对视一眼,想不到恶人谷真如传闻中的残忍凶恶。

老人请唐西瑶进屋坐下,然后又是一阵猛咳后,轻轻道:“恶人谷的歹人冲入村里,将村民杀了十之八九,值钱物件全都劫掠一空。就留下十几个如俺一般年纪的老朽们,打扫尸首。”唐西瑶怒道:“真是无法无天。”

老农道:“有什么办法。在这个地界,州官都管不了。”他给唐西瑶倒了一碗茶,问道:“现在可以告诉俺了吧,这病是咋回事。”

唐西瑶道:“夏季三月,谓之蕃秀,是一年中万物最繁茂秀美的时令。在此季节,每到夜晚,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最旺盛。对人而言,应该入深夜再睡眠,五更天明前起身,方能适应夏气,从而气机宣畅,通泄自如。”

那老农似懂非懂,默不作声的听着,唐西瑶对他道:“老伯你每日休眠过早,起身也太早,违逆了夏长之气,长此以往,这才致使肺脉有损。本来这也不打紧,可惜你所处多在如大漠般的干燥之地,身体又失了水气滋养,这才每到夏季就干咳不止。”

老农问道:“依你说,俺这咳病该怎么治?”

唐西瑶道:“很简单,只要将每日睡觉的时刻稍作调整,即可不药自愈。”

老农道:“按你的说法,如若春季又当如何?”

唐西瑶道:“春季三月,谓之发陈。乃是万物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最富生气,该当入夜即睡,四更起身,就如老伯你一般。我敢断言,每年春时,都是你身子最健康旺盛的时候吧。”

老农频频点头,道:“不错,不错,你这姑娘说的都对。原来俺的咳疾是这个原因,那秋冬两季的安寝时刻也可依次类推了。小姑娘不简单呀。”

唐西瑶颇为得意,说道:“这也不是我发现的,我可没那么大能耐,都是医书上说的。”

“啥医书?”老农问道。

唐西瑶心感有趣,问道:“怎么,老伯也要学吗?那是《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记载的。”

老农恍然道:“难怪难怪,原来这本破劳什子竟是真的有些用处,难怪老孙这等庸人要研习多年。不过这等所谓上古流传,实则欺世盗名的骗人医书,我是半点不屑于看的。”

听他语气不对,唐西瑶有些诧异,问道:“老伯,你说什么?”

老农回过头,目光如刀,嘿嘿一笑道:“小姑娘,装的还挺像。孙老头派你来是要向我示威吗?”

唐西瑶只觉的后脊发凉,强作镇定问道:“此话何意?”

老农道:“若非孙思邈的徒弟,还有谁能在我面前站这么久而不倒下的?”

唐西瑶这时才惊觉院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她急忙撩开门帘冲出去,只见慕容云清和三个脚夫全都横七竖八躺倒卧在地,生死不明。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