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悸与恨(1 / 2)

加入书签

林家院里、院外的声音如同在雾霾升腾的弥河扔下一枚炸弹,波澜滚滚,惊醒了沉睡的黑夜;屋檐上的几只喜鹊“朴腾腾”“吱吱吱”叫着飞过墙头,仓惶逃命;张牙舞爪的、带刺的石榴树枝扯下麻雀身上几支羽毛,在手电筒的光线里飖飖掉落;躲在巷子角落里的几只流浪狗,瞪着惊慌的大眼睛四处乱窜,扔下一路凄厉的叫声。

                  顾庆坤不忍心撇下林家老老小小安然离去,他和林宇的身体躲在窄窄的夹道里,旁边有户人家,高高的门檐,高高的院墙,深深的门洞子,厚厚的两扇大门紧紧闭着;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依附在坚固的墙上,枯竭的树枝交错缠绕,遮挡着黑沉沉的天空;院里没有任何声音,没有灯光,只有几片落在墙头和门檐上的树叶随风飘荡。

                  鬼子咆哮的声音跃过了林家院墙,那么刺耳,那么穷凶极恶,顾庆坤一双大手攥成了拳头。

                  林宇心里牵挂着年迈的父母,他们哥俩对不起两个老人,三年前不告而别撇下妻儿离开家……想到这一切,林宇眼泪汪汪,一个男人,一个二十多岁刚强的男人,他哭过两次,第一次看着巴爷为了掩护他们、为了引开鬼子,他老人家一边向鬼子开枪,一边往黄河边跑,一边潇洒地笑着嘱咐他和海仔:“你们好好活着,你们还年轻,俺一个土埋半截的无牵无挂……”

                  躲在不远处的林宇和海仔哭了,他们亲眼目睹巴爷跳下了波涛汹涌的黄河,鬼子站在岸边狂笑,他们真想跳出去与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可,枪里没有一颗子弹……想到那一幕,林宇痛心疾首。让他万万没想到巴爷有孩子,小九儿已经五个多月了,就躺在他林家的炕上,巴爷啊,您不是无牵无挂,您有儿子啊,他还那么小。

                  听着林宇偷偷啜泣,顾庆坤用大手抚摸着林宇清瘦的脊背,想安慰一下他,吧嗒吧嗒嘴唇,没说一句话。

                  林宇猛地转回身握住了顾庆坤像蒲扇似的、青筋暴起的大手,厚厚的老茧,摸上去不仅粗糙,更力大无比。眼前的顾庆坤上衣大敞着怀没系扣子,露出肋骨嶙峋的胸脯,犹如一条条钢筋铸就的铁塔;瑟瑟秋风吹着他单薄的衣衫,他毅然昂首挺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么深邃,像黎明的两束曙光,照亮了黑暗。

                  林宇刚刚认识顾庆坤,两个人还没说上一句完整的话,甚至还没有看清对方的面貌,但顾庆坤这个名字他早听说过了,只身一人与日寇斗智斗勇,炸掉一口煤井,多次保护煤矿工人和地下党组织,顾庆坤是他心里敬佩的英雄,今儿能和心里的英雄战斗在一起,即使死了也没什么遗憾。

                  突然,躲在梧桐树上的几只鸟儿惊叫着飞起,震落几条干枯的树枝擦过眼前。顾庆坤竖起了耳朵,头顶上传来几声狗叫,狗能上墙?何况墙有三米多高,什么狗能蹿那么高?借着从林家院子里射出来的手电筒的光,一个孩子的小脑袋出现在树枝之间,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像映在夜色里的星星。顾庆坤认出了宝儿,“小宝?!”

                  小宝儿也看到了顾庆坤和林宇,他细瘦脖子扭向墙里面,小声呼唤:“吕叔,他们在这儿。”

                  来人正是吕安和小宝儿。

                  吕安帮崔耀宏处理完张喜篷和那四个打手的尸体,匆匆赶回了青峰镇。

                  吕安本想把小宝儿送到林家就回妓院,刚靠近林家铺子,林家前院门传来了鬼子的吼声,吕安一惊,他拉着小宝儿一闪身钻进了后巷子,把身体躲在一户人家的门洞子里。

                  身后的大门这个时候开了,从两扇门里面露出一张中年男人的脸,他向吕安和小宝儿招招手说:“快进来。”

                  吕安哆嗦着嘴唇问:“您,您姓庞?!”

                  离开石河村时,崔耀宏说住在林家旁边的庞家是自己人,有事可以联系他。

                  听崔耀宏这么说,吕安猛然想起,昨天夜里瓢爷也说起,他来到青峰镇后,总觉得身后有一双眼睛悄悄盯着他,他留意观察,好像是庞家裁缝铺子的掌柜庞新云,不知是敌是友?瓢爷还了解到庞掌柜的侄子是鬼子的翻译官。

                  看着吕安脸上的疑问,崔耀宏叹恨了一声:“庞景琦被日本人控制了,沾上了大烟,庞新云正在给他戒烟。”

                  顾庆坤和林宇踏进了庞家院子,两人跟着吕安往前走了几步,庞新云从屋门里迎了出来,他直奔顾庆坤,抱拳行礼,开门见山:“顾兄弟,咱们今天没时间多介绍,在这儿,俺岁数年长您几岁,希望您听俺说几句话,陈掌柜的和代当家的已经去了鬼子炮楼,青峰镇事情您不必担心。三丫头,不,林家所有的人我们都会保护周祥,您肩上任务很重要,第一把林宇安全送到石河村,第二,您安全回到坊子碳矿区,那儿有好多进步矿工等着您,如果您发生意外,他们就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希望您相信俺庞新云的话。”

                  咱们再说林家院子里:

                  听到孙香香不阴不阳的话音,瓢爷心里咯噔一下,看样子这个女人真的投靠了日本人做了汉奸,不知她今夜是跟着日本人到林家来看光景呢?还是她给日本人带路?难道是她发现了他的行踪?还是今天林老头在街上说了什么话引起了她的怀疑?

                  “少奶奶,您也在呀,什么风把您吹来了?这么晚了,您把苗少爷一个人留在屋里,他一个人多孤单呀……天冷了,还是热炕头舒服。”瓢爷讪笑着:“俺一个糟老头子,让少奶奶牵肠挂肚,真是俺的幸运,俺先谢谢您啦,晌午俺喝醉了,醉二马三的无法拿刮脸刀,所以休息了一天,这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为了钱累死,更不能为了钱乱下刀子,如果不小心把主顾的脸割坏了,俺赔不起呀。”

                  站在瓢爷身后的林伯暗暗翘大拇指,他忘记了今儿傍晚见到孙香香的事情,没时间嘱咐瓢爷怎么应付眼前的女人,没想到瓢爷对答如流,更滴水不漏。

                  孙香香一时语塞,半天也没有回答瓢爷的话。

                  瓢爷往后退了一步,用大手呼啦一下脸,眯眯眼角,像是没睡醒,或者刚刚睡了一觉被吵醒了的样子,然后把敞着的衣襟往前拢了拢,再次向两个日本兵弓弓腰,“太君,您辛苦了,您到林家有什么事儿吗?有什么事需要俺帮忙吗?”

                  两个鬼子兵表情冰冷、严肃,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他们一只手里抓着手电筒,几束青黄黄的光在林家院子上空交错,像是探照灯,刺破了夜幕;他们另一只手里抓着三八式步枪,枪口插着明晃晃的刺刀,寒光闪闪。

                  “太君,这是林家,林家本是卖绸缎的,生意不景气,把铺子租给了剃头师傅,这师傅手艺不错……”蒋警官一脚门槛内,一脚门槛外,后背贴着一侧门框让出一条路,不经意地往院里瞟了一眼,瓢爷敞着衣襟,睡眼朦胧,嘴里打着哈欠;林伯赤着脚趿拉着鞋子,看样子还没来得及穿上。

                  蒋警官怎么这么凑巧来到了林家呢?今儿晚上他带领几个小警察在街上巡逻,被朴大郎带着一队鬼子兵拦住,让他跟着走,他觉得奇怪,这半夜三更,鬼子发现了什么?

                  正在他狐疑的时候,孙香香从朴大郎身后钻了出来,她的脸终于贴在了日本人的屁股上,走路挺着胸,脖子从胸腔里窜出了半截,两根筋挑着一个圆球,又像串在两根竹筷子上的糖葫芦,脸是红的,嘴巴也是红的。

                  她娇滴滴向蒋广全打招呼:“吆,这不是蒋警官吗?您值夜班呀?辛苦了。”

                  蒋广全明白了,这个女人一定想借日本人的手对付谁,对付谁呢?当他跟着几十个鬼子和孙香香来到了林家门口,他愣了,林家是好人,青峰镇家喻户晓,在那个丫头走投无路时、在小白瓜变成孤儿时,林家老两口收留了他们,看着眼前如狼似虎的鬼子兵,看着眉飞色舞的孙香香,蒋广全恨不得用手里的警棍敲碎她那张得意忘形的脸。

                  听到蒋警官的声音,瓢爷心里多多少少有点安慰,他把一双锐利的眸子投在蒋警官的脸上,这张脸上挂着一抹局促不安与气愤,还有小心翼翼。

                  就在此时,一个脚上穿着大皮鞋的、小个子的鬼子大模大样走近了院门口。他上身一套黄色军服,衣服有点长,包裹着他的屁股,如果没有腰上那根皮带束缚着他的肚子,还以为他没长腿,只有一双穿着高筒马靴的大脚丫;一双粗黑的眉毛拧在一起,一双小眼睛闪着冷嗖嗖的光;他的左腰上挂着一把套着刀鞘的长刀,刀尖扫着地面,他的脚步和身体迈过门槛,刀留在了高高的门槛之外。

                  一个青年男人不知从哪儿蹦出来,弯下腰伸出双手,把刀捧起来,轻轻放在门槛里面。他就是朴大郎的翻译官,一个中国男人,曾留学日本的富家子弟庞景琦。

                  庞景琦身上穿着一套日本士兵的军服,外面披着一件紫色绸缎坎肩,没系扣子;清瘦的身子骨,脸上没有一点肉,只有高高的鹳骨,被一层黄皮包裹着,尖嘴猴腮这四个字很适合他;弓着大虾般的腰,如果他站直了身体比站在他旁边的蒋警官都高。

                  庞景琦怎么当上了日本人的翻译官呢?

                  三年之前的庞景琦精神状态很好,穿衣打扮也很前卫,又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学子,走到哪儿仰慕者很多,不认识与认识的都要驻足痴望,由此吸引了好多女孩子。

                  他父亲在青岛替他找了一份外贸局的工作,在工作之前他到青峰镇探望他的小叔庞新云。

                  庞新云年轻时候留学法国学习服装设计专业,学成回国后,青岛好多服装厂争抢着聘用他,他却舍弃高薪厚禄来到青峰镇开了一家裁缝铺子,为什么呢?庞家没人知道为什么。庞景琦也问他小叔为什么跑这么偏僻的小镇来?庞新云笑笑没有回答。

                  庞景琦请他小叔去日本料理店吃饭,在店门口与绣舞子打了一个照面。绣舞子被眼前英俊潇洒的庞景琦吸引,这个青年多像她丈夫年轻时候的模样啊?当她与庞景琦擦肩而过时,她竟然用日语与他搭讪,他也用日语应答她。

                  庞景琦一口流利的日语与高大伟岸的体型吸引了绣舞子,让她暗生情愫;庞景琦被绣舞子温柔气质迷惑,为了绣舞子,他没想着再回青岛。

                  庞新云劝他不要上日本女人的当,快回青岛,庞景琦听不进去,他已经爱上了绣舞子,无法自拔。

                  谷田不在青峰镇时,绣舞子就与庞景琦在一起;谷田回来了,她就冷落庞景琦;绣舞子每天在两个男人之间周旋,不仅累,更有怕,她知道谷田心狠手辣,事情如果有一天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她就劝诱庞景琦吸大烟,这样不会引起谷田的怀疑……一个健壮的青年慢慢被大烟膏侵蚀了躯体。

                  庞景琦想回青岛,又怕家人不接受他,他找小叔庞新云倾诉心中的郁闷,庞新云反而希望他暂时留在青峰镇,戒了大烟再回去。没想到,绣舞子把他介绍给了朴大郎做翻译官,为了稳住鬼子,他只能答应。

                  庞景琦心里恨绣舞子,明面上也不敢表现出来,他不仅恨绣舞子,他也恨所有女人,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踏进林家院子的小个子鬼子,正是日本驻军青峰镇少尉朴大郎。朴大郎在1928来到了中国奉天,他与谷田是表兄弟。他在来中国之前是日本街上的一个小混混,专门做一些偷鸡摸狗、斗殴打架的事情。当时日本政府呼吁日本公民潜伏中国做间谍,为第二次侵华战争做准备。谷田就把这个无所事事,到处闲逛,又惹事生非的表弟带到了中国。朴大郎来到中国后居住在东北奉天,他无恶不作,横抢武夺,杀了不少中国老百姓,当地腐败官僚害怕日本人,处处袒护朴大郎,由此助长了他嚣张跋扈气焰。1935年这个无恶不作的小混混摇身一变,变成了日本军少尉。

                  这个朴大郎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血,就是他带领几十个鬼子杀了河滩村几百户。姚訾顺曾多次想除掉他,他太狡猾,他行踪诡异,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很久,在这个村杀完了人就跑进炮楼猫起来,花天酒地玩几天,尔后,乘其不备再蹿到另一个村子烧杀抢掠,这是日本鬼子的战略,用杀人放火恐吓中国老百姓,他们错了,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拿起了手里的大刀、锄头参加了抗日。老人与妇女、孩子自愿参加了妇救会,各个村庄有了站岗放哨的,鬼子的脚步刚出现在路口就会被站岗的发现,瞬间锣鼓声传遍整个村子,乡亲们迅速转移到村外的山上躲起来,这是大家团结起来对付鬼子的方法。

                  朴大郎手下至少有四十多个士兵,来林家他只带了十几个兵,其他兵留在青峰镇外的炮楼瞭敌观阵。朴大郎很狡猾,毕竟孙香香是中国人,她说林家有陌生人进入,他怕是抗日分子的调虎离山之计,故意把他调开,以便乘机攻打炮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