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陛下,真神人也(2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摸了摸爱子的脑袋,说道:“不错,人无完人,各有所长。你无须事事都懂,只要懂得将对方的智慧能力变为自己的就行。当然……”

他说到这里,话音一转,慎重道:“你必须要拥有驾驭这股不属于你的力量的能力。”

罗康叡似懂非懂,但是很用力地点了点头道:“孩儿记下了。”

罗康叡先默写好了《将进酒》,然后拉着罗幼度说着这些天发生的趣事。

果然小孩子得有伴才行,之前的罗康叡乖巧懂事,但少了几分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

现在有了玩伴,生活多了许多的乐趣。

当夜罗幼度在仁明殿住下。

翌日,魏仁浦将全新的治河方案呈递。

这全新的方案包括了罗幼度提出的束水冲沙,将黑火药开山碎石的效果算计在内,重新规划了一条道路。

罗幼度特地将窦仪、宋琪、赵普叫来商议此事。

窦仪已经明白罗幼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念头,带头促成此事。

当天罗虞朝廷这个庞然巨物开始运转。

黄河两岸百姓皆受到了征召,五天之内,三十万役夫奔赴指定地点,以分段施工的方式,开始挖掘分流黄河的河渠。

工部也开始大规模地制造黑火药,一罐一罐的运往前线。

这春耕刚过,百姓还未好好休息,就给征召,多多少少有些怨言。

但罗幼度特别组织了治河政治部,宣扬解释开渠的理由。

此举在以往是不存在的,沿河百姓这些年多受黄河之苦,听到解释,也收起了抱怨,用心劳动。

黑火药首次投入使用,取得了极佳的效果。

以往需要人力一点一点开凿的巨石,只要用上相应的黑火药,便能轻易炸开。

在使用火药的过程中,军器监成员一开始把控不住量,还炸伤了十几个不知轻重,看热闹的百姓。

但随着一次次的爆炸,他们对于量的把控越发得心应手,对于黑火药的了解也更进一步。

随着熟练度的加深,军器监意外开窍了,发明出了轰天雷跟火箭这两种实战中有妙用的火器。

轰天雷是受到炸伤百姓的飞石得到的启发。

而火箭则是对于黑火药的足够了解。

之前也有火箭,但是那种火箭是箭头上绑着炸药,点燃炸药再由弓箭手射出,制造爆炸伤害。

现在的火箭则是纯粹的利用火焰喷射产生的动能,将装有炸弹的箭头发射出去,便如小时候玩的火箭炮仗一样。

在京城坐镇的罗幼度,看着军器监送上来的火器,不免啼笑皆非,有这种效果,他真是始料未及。

雍靖元年八月中旬。

广武山北麓。

“轰!”

随着一声地动山摇的巨响,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

无数碎石四散飞溅,伴随着阵阵呼喊声。

魏仁浦站在高处感慨道:“尽管看了千百次爆炸,还是忍不住震撼。若非有如此神物,这开渠进程,焉能神速?”

站在魏仁浦身后的郭河也是感慨万千。

他提出的治河之法是他父亲十年调查经验,他自己也耗费心力,来回奔波,研究出的方案,自信是最佳选择。

但是黑火药的出现,让他们得以从山涧中炸开一条路,来充当河道,避开了关键的村镇、田地。

这是他不敢想象的……

但事实就发生在眼前,容不得他怀疑。

郭河附和道:“这就是陛下再三说明的科技力量吧。”

魏仁浦颔首道:“是我们孤陋寡闻了,好在陛下圣明,坚持自己的主见。人生能够得遇如此圣主,我辈之幸。”

罗幼度特地创了科技一词,将工部的很多东西都归为科技,鼓励科技发展。

有人更迭了科技,罗幼度甚至会亲自修书嘉奖。

如此待遇即便是文人写出优秀文章,武将打了胜战都未能获得。

自然有人觉得不舒服。

魏仁浦亦认为士农工商,工位于士农之后,罗幼度对奇技淫巧如此重视,有些偏颇。

可见到黑火药的威力,还有铁器的普及……

开凿河渠,需要大量的工具。

罗幼度下令军器监暂停兵器的锻造,征用铁匠将所有存铁皆用来打造锄头、镐、锹等工具。

山西、胶东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原。

魏仁浦依旧挂着宰相头衔,身为周、虞两朝宰相,对于一些数据,有过了解。

山西矿场魏仁浦并不知情,但胶东矿山的铁产量,魏仁浦是知道的。

当年在大周为相,他负责此方面的工作。

根据统计,胶东矿山这半年的产铁量,胜过后周全国一年的产铁量。

后周当年的疆域虽不及罗虞朝廷,却也将大半中原囊括其中。

举国一年的产量,比不上现今胶东矿山半年。

足见开采技术的提升,带来多大的效应。

魏仁浦已经意识到科技带来的变化,若不是罗幼度一直在推动科技的发展,别说半年挖通广武山涧,三年四年都未必做得到。

郭河也道:“陛下,真神人也。”

两人吹了一阵罗幼度,话题重新回到了工程上来。

郭河问道:“听说,其他路段进展的也很顺利?”

魏仁浦颔首道:“陛下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支持,要人给人,要工具给工具,纵有小的困难,也在群策群力之下克服了。倘若一切顺利,明年年初就能竣工。”

他看着在山涧里搬运碎石的百姓,说道:“你最近多多研究束水冲沙之法,再过两三月就是黄河枯水期,我们行动组得聚一聚,除了清淤,还要选择地方给黄河瘦瘦身。”

他心情大好,甚至开起了玩笑。

便在这时!

天地间突然大亮!

二合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