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燕云乱 第七十二章 暗流(四)(1 / 2)

加入书签

古之成大事者,无不精通裹挟二字。

裹挟民众,裹挟朝臣,裹挟世家、宗门,甚至族群。

所以魔族当年要同时面对人妖二族围攻,最终兵败,撤回极北冰原。

所以大唐当年要同时面对天下义军,最终让独孤长思长吁短叹地登上王座。

所以老皇主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人族历史上能留下如此之多的神将和英雄。

不能说均是裹挟之功,但它一定功不可没。

问题是,裹挟从来不是某个族群的专属技能。

魔族和冥族才是道渊大陆上最顶级的智慧族群,虽然在人族崛起后都已经不复往日,但那是因为他们太自傲的缘故。

魔族已经在冰原待了千余年,冥族更惨,在冥界已经蛰伏了不知多久。

所谓韬光养晦,韬了这么久的光,冥族现在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之一便是如何裹挟。

冥界,无数幽魂嘶吼着“愿我族恢复昔日荣光”冲向封印,然后一波又一波地死在禅宗布置的阵法下,佛陀虚影端坐九天,身下是莲花宝座,佛陀金光大作,宝座金光点点。

幽魂们在接触到佛陀散发的金光便如冰雪般消融,实力稍微强点的也扛不住莲花宝座散发的点点金光。

可他们丝毫没有恐惧的情绪,一波幽魂刚刚死完,下一波幽魂又嘶吼着冲向封印。

周而复始。

远处,一个穿着幽蓝色长袍的幽魂漠然地看着这一切,在他身旁,亦漂浮着不少幽魂,大部分气息隐隐浮动,在他们周遭出现着火焰一般的流萤,真正恐怖的是那些身体周遭毫无波动,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幽魂。

大道至简,不光是人族的理念。

而这些幽魂,便是冥帝和他的长老团。

他们看着金光漫天,听着禅音如雷,神情古井无波,好像浴血冲锋的并非他们的族人。

好在他们的族人也发现不了他们的冷血。

或者说不是冷血,因为很多将领,甚至于远在天边观战的群众都是一样的神情。

冥族和魔族一样,即便不用太高的境界也能拥有漫长的寿命,现在的冥界,经历过当初大战的幽魂还有不少。

最开始被关进冥界后的羞愤到后来的绝望再到现如今的平静,冥界子民经历了太多。

“青衣楼不是说会削弱封印吗?可是我们已经发动三波总攻了,封印还是丝毫未动。”冥帝身旁,有位满头银丝的老妪问道:“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以冥界的年岁来看,当今冥帝比较年轻,换到人族的话,估计只有200岁不到。

他一直抬头看着漫天金光,看着那些金光背后的佛陀,看着佛陀身下的莲座,看着莲座里的莲子,看着那些莲子散发出来的金光。

他总觉得佛陀的力量在逐渐削弱,虽然不明显,但是那个姓杨的人类确实没骗自己。

佛讲究普渡众生,冥众也是众生,以无辜之血对无上之佛性,焉有无用之理?

冥界修身养息这些年,子民并不少,即便是在册兵丁,也比神朝的民众总数还多。

他们不怕死,但不能枉死。

好在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作用,只要佛陀是能被削弱的,待会儿他和长老团出手时才能保留最大的实力,在面对人族强者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最大的胜算。

如果泣血阁所说不假,外面便是人族的王城,王城内只有一个合道大物作镇。

即便加上神朝的两尊神兽,那也不过只有三人。

不出意外的话,大事已定。

“出手吧。”他轻声说道。

话音未落,身旁已经再无一人。

天空上的金光再度璀璨起来,冥界如同多了一个太阳。

无数幽魂惨死。

更多的幽魂还活着。

他们的身上散发出阵阵幽影,将阳光阻拦在外。

主要还是顶在最前方的十数人,他们携着漫天幽影对抗佛陀,幽影席卷如同惊天之浪,面对烈日般的佛光也不落下风。

禅音如雷。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