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吾儿见济,有大帝之姿(1 / 2)
考试不是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却是最快的方式,不管怎么说,哪怕是封建时代,朱见济还是觉得,既然能科举高中一二甲,自然应该是人才。軥/span
就好比后世高考的全国前一百名一样。
让一二甲进士优先出仕,合乎情理。
而且这是给世家士族许诺一个保证。
毕竟随着各个部门机构的增加,以及人口的暴增、各行各业的发展,国家对公务员的需求也会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见济自然愿意重用科举前列的人才。
大家一听,心里都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现在的大明臣子若非迫不得已,真不愿意因为利益和皇权争斗,别看广安帝平日里不怎么参加大小朝会,但大明的臣子其实是有点畏惧他。
现在陛下允诺一二甲进士依然优先出仕,这就保证了世家士族的利益。軥/span
坐拥各种资源,世家士族子弟还拼不过寒门子弟么。
而且陛下说的有道理。
现在的大明生机蓬勃,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尤其是与军事、海贸、农业相关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缺口太大,加上工部道路交通司的大项目、各地总医院的设立,甚至陛下大明皇家电力公司的发展,都还需要人才。
通过科举选读书人,再培养科举同进士之后的人成为专业人才,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
既然陛下让步了,文臣们自然赞同。
于是纷纷附议,“陛下圣明!”
利益蛋糕只要划分清楚,大明的君臣就能和睦相处。軥/span
而武将勋贵们则又不乐意了。
要建立一个军事大学?
那以后自己家族的子弟们岂非要和军事大学出来的人去竞争将领的岗位,尤其是没有世袭权力的子弟,岂非失去了保证。
朱见济一看满堂的武将都神情黯然,却又畏惧自己而不敢说话——
武将们确实有点憋屈。
这些年大明的战事,战功主要集中在金戈集团军,其他部队,也就边军能捞一点功绩,地方都司基本上都在打酱油。
甚至广西都司还打了败仗,被问责了一批人。軥/span
大明武将勋贵的地位急剧下降。
现在文官集团同意了陛下的这些手笔,武将勋贵们哪有底气出来反驳,只能憋屈的忍受,只不过心里已经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了。
朱见济知道,这是封建时代,武将勋贵们在五军都督府的地方都司、亲军二十六卫,以及在边军之中都还有势力。
需要拉拢。
再者,军事大学可以培养人才,勋贵武将们的子弟中,也有大量人才。
继续道:“关于科举,就此定夺了罢。而朕方才提出的军事大学,肯定需要设立,选拔人才可以通过武举和科举,另外,我大明众多的勋贵武将素有军事素养,家族的耳濡目染下,勋贵武将的子弟亦有其才,所以朕以为,勋贵世家的除了可以世袭爵位、职位的子弟,其余子弟,可以择其优秀者直接进入军事大学深造的。”
这是给勋贵世家一个保证。軥/span
勋贵武将们一听,顿时大喜过望,陛下仁厚啊!
纷纷跪地谢恩。
朱见济继续道:“不过,我大明如今军事蓬勃发展,虽然当下四海升平,然而军事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尽管勋贵武将的子弟们可以直接进入军事大学学习深造,但在军事大学里,将会施行优胜劣汰的毕业制,若是不能毕业,自然不能去军伍里任职,而就算任职了,在军伍之中,也将施行竞争、淘汰制,这事牵扯到后期的部队改制,暂且不提,诸位心里有个数便是。”
机会已经给你们了。
你们自己把自己的后人教育好,到时候被淘汰了,别怪朕没提醒过你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