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自保全身的张仪(1 / 2)

加入书签

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而死,汨罗江的江水并不因此而变得清澈,楚国也没有被他的献身精神惊醒,战国的乾坤也没被他的生命扭转,一切依旧。

从政治角度来看,屈原死于战国诸国间的权力争斗,尤其是楚、秦之间的权力争斗,他被权力的车轮碾压致死。

政治斗争毫无感情可言,屈原感情充沛最适合写文章,不适合参与政治斗争。如果想参加政治斗争,就应该像张仪一样。

离开楚国后,张仪没有向秦惠王报告说服楚国的大好消息而是径直北上前往韩国。当时苏秦游说韩王时,说韩国是军事大国,是战国的兵工厂,制造的强弓硬弩和佩剑天下第一。

此次张仪前来,却避开韩国的长处,先说韩国地理面积狭窄,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富。韩国是小国,即使土壤肥沃,物产也没有秦、楚、齐、赵等大国丰富。张仪拿韩国的短处与别国的长处比,韩王已被带入他的思路,自然被张仪牵着鼻子转。

苏秦游说以利益诱惑,而张仪却以武力威胁。张仪恐吓韩王说秦国有百万军队,人人都像孟贲和乌获一样力大无穷。孟贲是卫国人,乌获是秦国人,两人都以天生神力出名。

张仪说,“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史记·张仪列传》)。意思是秦军十分勇敢,不屑穿戴盔甲,而是赤身露足地扑向敌人。秦军不仅赤身露足,还是左手提着敌人的头颅,右手将没被杀死的俘虏夹在胳肢窝下。

说完韩国的短处和秦国的长处后,张仪就以武力威胁韩王。如果韩国不向秦国臣服,秦国大军一鼓作气可以攻取成皋和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

从地理位置看,成皋和荥阳在韩国的中间。如果秦军攻占这两个地方,韩国就会被生切为两段。韩国原本就是小国,如果被切为两部分,彼此不能互相救援,军队实力更加不足。

张仪威胁其他国家时总爱说秦国将出军占领城池,而他选择的城池很关键,都处在中部,如果秦军占领,被侵犯的国家就被切为两段。张仪利用这一招威胁楚国,也用这一招威胁韩国,只为一个目的:分化敌人,逐个击破。

游说魏国时,张仪让魏国依附秦国,转嫁灾祸。现在游说韩国,张仪也用了这一招。他告诉韩王,秦国最想削弱楚国,而韩国最方便削弱楚国。如果韩国帮助秦国削弱楚国,秦国一定会感激并好好对待韩国。

韩王生活在封闭的自我世界里,不会将心比心。如果每一位国君都像韩王一样,为了自己的利益,依附秦国转嫁灾祸,灾祸最终还是会转到他们的身上。

魏王、楚王、韩王等国君并没有从长远利益出发,只图一时安身,灾祸已经离他们不远了。

接连说服楚、韩后,大半个中国已在秦国的控制范围之内。说服韩王后,张仪回到秦国向秦惠王报告这个好消息。

张仪立下奇功,秦惠王万分高兴,封赏了他五个都邑。赵国曾经为大造声势封苏秦为武安君。为了报复合纵国,秦惠王封张仪为武信君。武安君与武信君,只有一字之差。秦惠王的意思很明显,苏秦能够游说诸侯国合纵,张仪也能游说诸侯国连横。

为完成连横大业,接受封赏后,张仪就马不停蹄地前往齐国。

齐国国家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很少受到赵、秦、楚这三个强大国家的威胁。在苏秦破坏齐国国家安全的事暴露后,齐国突然感到燕、韩、魏等小国很危险,应该及早灭除。齐国想灭除弱小的国家,正需要与强大的国家连横。因此张仪出使齐国,正好赶上了这样难得的时机。

齐国与鲁国发生过三次大战役,三次战役都是齐国失败。鲁国虽然是战胜国,却最终亡国;齐国是战败国,最终却发展壮大。

于是张仪以此事大做文章。他的意思是,尽管鲁国战胜了齐国,但鲁国花费了亡国的代价,很不明智。鲁国是小国,不能支撑长久的战争。小国与大国打仗,即使小国能胜,它的国民必定不能承受战争之重。战争的负担过重,小国承担不起,最终只有灭亡的命运。

按此逻辑推理,张仪又说,赵国不是小国,它与秦国打了五次大战役,三胜两败,总体而言占上风。然而,五次战役打下来,赵国阵亡了几十万青壮年,经济损失很大。以几十万人命和无数的经济损失为代价,赵国也只是保住了国都邯郸城,是得不偿失之举。

听了两个例子,齐王明白了。如果齐、秦开战,就算齐国每次都战胜秦国,齐国的代价将是亡国,因为齐国国力不如秦国。再说,齐国不一定能够战胜秦国。如果齐国在战场上失利,亡国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秦国必然乘胜追击,其他国家肯定会趁火打劫。

张仪提醒齐王,魏、楚、韩三国已经先后臣服秦国参与连横。如果齐国不吃敬酒,秦国会敬上罚酒。到那个时候,几个国家合击齐国,齐国一定不是对手。

张仪很容易就说服了楚、韩、齐,但是,还剩下一个厉害的国家,即合纵国的核心——赵国。

赵国国力虽不强,却有庞大的军队,所以难以对付。秦国与它打了五次大战,却只赢了两次,足以说明赵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赵国是合纵国的轴心,曾经只凭一纸合纵的盟约,就使秦国15年不敢打函谷关以东的主意。

张仪告诉赵王,秦国有15年不敢出军函谷关以东,这不能代表什么,因为秦国能屈能伸。秦国躲了15年,对赵国的痛恨也就有15年之多。不出军函谷关,秦国就出军南方,先攻克巴、蜀,接着吞并汉中,辖制东周、西周。周朝虽已衰落,却有九只大鼎,而这几只笨重的大鼎代表九州,象征国家权力。张仪如此说,目的是告诉赵王,秦国连周朝都不放在眼里,更不会将赵国放在眼里。

赵国依仗苏秦合纵威胁秦国,张仪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张仪说,苏秦“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最终遭到报应,被齐国五马分尸。苏秦死后,诸侯国醒悟过来,纷纷臣服秦国,参与连横的国家已经有魏、楚、韩、齐等国。

既然合纵国已经瓦解,形单影只的赵国已经势单力薄。如果赵国与秦国抗衡,结果可想而知。

连横已经成为大趋势,赵国只好顺势而下。

将赵国成功拉到连横大营后,张仪前往合纵的发源地燕国。

燕国偏居北方,又是小国,夹在强大的赵国和齐国之间,生存十分艰难。赵、燕交好时,赵襄王将自己的姐姐嫁给燕代王为妻,两国确立了姻亲关系。

大国公主下嫁,燕代王很高兴。燕、赵成了姻亲国家,就像楚国与秦国一样,赵襄王邀请燕代王在句注(今山西代县西北,即雁门山)相会。

会晤前,赵襄王命工匠做了一个很精致的小金斗,内装有一个机栝,能够置人于死地。

赵襄王事先安排好一切,燕代王就这样命丧黄泉。赵襄王无义,他姐姐却很有情,得知丈夫死讯后,她磨利头上的笄子,自杀殉夫。

丈夫死于非命,妻子自杀殉情,当地人对此十分感怀,于是将一座山命名为摩笄,以纪念这位忠贞不渝的女子。

刚见到燕昭王,张仪就将这件事提起,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燕、赵的关系。燕国与齐国已经势如水火,如果再与赵国闹僵,燕国必然会因国家力量弱小而寻求大国的保护。

此次游说燕国,张仪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建立连横大业,而是进一步破坏诸侯国的关系。如果诸侯国之间互生罅隙,心怀仇怨,秦国就能坐收渔利。

不管燕国朝臣百姓的辱骂,燕昭王听从了张仪的建议,侍奉秦国,割恒山脚下的五座城池作为见面礼。

这些年来,张仪先游说魏国,接着南下游说楚国,说服楚国后北上吃定韩国,这是第一阶段的胜利成果。在第二阶段,张仪先说服最东边的齐国,接着向西说服赵国,最后北上说服燕国。

在地图上划出张仪的游说轨迹,会发现张仪走了很多路,但他并没有走冤枉路,因为他在挑选主要的或者容易说服的国家。

张仪凭借秦国的强大,挑选国家开展游说工作,剩下的那些不听教化的国家,就直接可以用军队对付。而苏秦的后盾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无力以军事对付不听游说的国家,因此必须每个国家都游说到,否则不能建立合纵联盟。

背上燕国的五座城池,张仪回到秦国。一路上,张仪满面春风,欣然自得。但是还未到达秦国时,张仪就得到噩耗——秦惠王死了。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秦武王是一个大力士,他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并不喜欢张仪这种只会说话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