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鸿雁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墙宫深梦无凭(1 / 2)
——交锋——
上苍有眼,一滴雨落在他手背上,随后是两滴、三滴……一滴一滴从空中降下,渐渐串联成线,又变成细密的雨帘。
眨眼间,雨帘就变成了漫天的瓢泼大雨。
渝帝笔直的呆立在雨中,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倾盆而下,泻到他的头上,打湿了他的衣裳,他却激动得咧嘴笑起来。
他看着头顶的风雨交加、天昏地暗,内心却觉得欣喜:自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沥血呕心,终于求来了这一场雨,宝贵得如玉似金。
他欣然迎接这大雨的洗礼,不住的喃喃自语道:「但愿这大雨一连三天不停,哪怕下得街道成了五大湖,淹没了所有大路,也洗不尽老百姓受过的苦啊!」
大雨激起水雾,空蒙一片,天地间到处都是萧瑟的景象。
直到东方既白,雨势渐渐的小了,渝帝才心满意足走回寝宫。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渝帝的祈祷,大雨下了几天几夜还未停息。
紫宸殿内,香烟缭绕,冰鉴内的凉气腾腾。
渝帝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支着脑袋,听着朝臣滔滔不绝的汇报,半天也没说一句话。
枚青手捧着奏折,站在殿中沉着禀奏着:「启禀圣上,岭南地区江宁府干旱已久,灾情十分严峻。据夏首辅回报,京隆府知府王启不顾百姓的死活,不但巧立名目,增收苛捐杂税,还贪污朝廷拨发的赈灾款。」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并没有将后面,夏云卿要求严惩恶贼的请求说出来。
满朝文武也偷偷抬起眼皮,观瞧着王肃。
谁都知道,那王启乃是王肃的胞弟,二人又一向颇为亲近。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王氏一族的贪婪,可以说从头贯彻到尾,没有最贪,只有更贪。
更何况,京隆府天高皇帝远,有了王肃在朝中掩护,想必王启更加无法无天。
不过,这件事涉及到了灾情,而今年的灾情渝帝又格外重视,想必他不会不处置的。
关键是,看王肃如何应对、渝帝如何处置。说不定,这就是王氏一党的关键节点!说不让人在意,是不可能的。
在众人的注视下,王肃稳步走出来,向渝帝深施一礼,朗声道:「启禀皇上,王启身为京隆知府,他一直兢兢业业、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因此才得以连任两届。京隆府一向风调雨顺,从未有任何灾害,今年偶遇旱灾,王启没有经验,处置灾情上稍显妥当,也是情有可原。至于首辅大人所说的贪赃枉法,简直是无稽之谈,是赤裸裸的污蔑,还请皇上明察!」
「哼!」未等渝帝开口,夏云卿的得意下属——户部侍郎田青走出来,不忿道:「天下谁人不知,你们王氏一家一向见钱眼开、利欲熏心!身居高位者,尚且拿着俸禄却无所作为。区区一个江宁知府,又怎会兢兢业业、两袖清风!
你身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员的调动,让自己的胞弟连任知府一职,又不是什么难事!京隆府是天府之国,又是南北通货的必经之路。想必这么多年,王启欺压百姓所收贿赂,你吏部尚书也受益颇多吧!」
「老夫知道你们户部一向看不惯我们吏部,你们又都是首辅那般的火爆脾气!不过这件事无凭无据,你休要血口喷人!」王肃昂首挺胸,脸上神色未动,甚至有些趾高气昂。
田青却手捧着一封奏折,大步走出来,用洪亮的声音说道:「不知大家可听过两句歌谣?「有钱无理磨推鬼,有理无钱骨肉偿。」
说的就是京隆府百姓,不敢上衙门打官司,因为王启一向是吃了被告吃原告,直到谁也拿不出钱来,案件就不了了之。
所以,百姓又编了句歌
谣「积玉堆金遍地银,京隆处处是王家。」
王启拿着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钱财,在京隆府处处盖房。他看中的地方,不管那里是否还住着别人,都会采取强取豪夺,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听到这里,渝帝脸色微变,终于开口问道:「此言可属实?」
田青将奏折高举过头,恳切地说道:「皇上,这是地方科道官呈报的奏折。上面详细列举了,王启这么多年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的种种罪证。还请皇上明察!」.
渝帝一摆手,双喜公公立刻接过奏折,恭敬地放在龙书案上,供他审阅。
渝帝一行行看过去,眉头越拧越紧,脸色也越发的阴沉。
底下的文武百官察言观色,各个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