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官督商办、市易所(2 / 2)
不光市易所如此,今后大明朝所有的工商业体系都要如此。
“市易所只能由商人筹办?”马鸣騄愣住,康百万父女和朱慈烺小哥俩也是没想到,这种动辄涉及几千万两银子的衙门也能交给商人?
“为什么?”朱慈炯问道,“直接交给内务府筹办不好吗?”
“不好。”崇祯严肃的说道,“市易所每天的流水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每天面对如此庞大的一笔钱财,没人能于动于衷!”
“所以,将市易所归于内务府筹办的话,”
“内务府的主事、副主事及吏员恐怕每隔半年就得换一拨。”
马鸣騄默然不语,他也在扪心自问,是否能够扛得得这巨大的诱惑?
答案是,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住诱惑,能够扛住多久?
朱慈炯皱眉说道:“可是如果将市易所交给商人筹办,低买高卖的差价抽水不是全归了筹办的商人?内务府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股息。”崇祯道,“内务府不参与筹办,但是有占股!”
“占股?”马鸣騄愕然道,“圣上的意思,是市易所会有很多商人入股?”
“当然。”崇祯微微的一笑,又对康百万说道,“亲家,此事交与你办,朕想过了,市易所的股数暂定为一万股,每股的本金暂定为一万两。”
顿了顿,崇祯又道:“股本金总额暂定为一亿两!”
“一亿!”马鸣騄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么多?
康百万也是感觉有些头晕目眩,同时有些心惊肉跳。
一亿两?圣上你这也太狠了点,我上哪凑这么多银子?
再说你把市易所本金定这么高,会把有意向的商贾吓跑掉的。
毕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股本金,压力不小,而且回本的时间也太长了。
崇祯似乎猜到了康百万的心思,笑着说道:“亲家也不用怕,朕又不会逼着你们一下就拿出一亿两,朕允许你们暂时只认缴部分本金。”
“这个,那个……”康百万道,“敢问圣上,大概认缴多少?”
崇祯想了想说:“内务府占股五千一,但是不参与经营,只负责监管,剩下的四千九百股是管理股,亲家你可以优先认购,然后找其他同仁来认购,到本月月底,你们只需要认缴一成股本金,剩下的等年关时再说,到时各家盈利若不足以覆盖本金三成,朕把之前一成股本金也退还,各家随时都可以退出。”
康百万想了想又问道:“如果年关时各家盈利超过股本金三成,又如何?”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各家必须在年底之前将剩余股本金缴清。”崇祯道,“包括亲家你也必须缴清,一桩三年就能够回本的生意,无论如何都算是好生意,而且还稳,所以会有无数人争破头,根本不愁卖。”
康百万对此表示接受,又问道:“那么,市易所总得有个话事人,这个话事人是由我们这些入股的商贾推选而来,还是内务府指定?”
“推选。”崇祯肃然道,“内务府不会指定。”
“如此,臣明白了。”康百万闻言松了口气。
真如圣上适才所言,市易所真是一桩好生意。
方文箴、张翰还有各地的商贾应该会很感兴趣。
至于四百九十万两的股本金,根本就不值一提。
但是对于崇祯来说,却又是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
算上卖债的两千万,再加即将到手的四百九十万股本金,还有追剿的扬州税银以及南京税银剩下的一百多万两,内务府账上马上就要有两千六百万!
有了这一大笔银子,崇祯终于可以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
头一件要做的事情,当然就是造火器,造火器,还是造火器!
明末已经处于冷兵器和热兵器交替的关键节点,虽然热兵器在战场上的优势还没那么明显,特定条件下甚至还会遭到冷兵器碾压,但历史大势浩浩荡荡,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是一定会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的。
再一个,金融投机活动是不会推动产业发展的。
所以只有把天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到军工业生产,然后再通过军工业带动其他各个领域的产业发展,或许才有可能在大明催生出工业革命。
这也是崇祯替大明确定的第一条国策。
以军工业来带动其他的产业!
【跪求月票】
【求推荐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