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海誓(1 / 2)

加入书签

第211章  海誓

        陈望端详着手中的火铳,他现在手中所持着的这杆火铳正是薄珏在前不久给出的图纸,制作出来的样枪。

        陈望手中的这把样枪上面已经是装上了刺刀,刺刀是套筒式的刺刀。

        刺刀并非是后世二战时期那般是长匕首的形状,而是呈菱形,宛如长枪的枪刺一般,不过也有一些区别。

        陈望轻轻一振手中的火铳,将其像是拿长枪一般双手举起,熟悉了些许的时间,也是找到了一点使用长枪的感觉。

        火铳加上刺刀,虽然和长枪相似,但是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区别。

        装备着刺刀的火铳普及之后,陈望也准备专门教导麾下的军兵学习刺刀的捅刺和协同战法。

        铳身加铳托共长五尺有余,装上刺刀共长六尺有余,换算成后世的米,差不多已经是将近两米的长度。

        这个长度相对于这个时代长枪兵手中的长枪,自然是不够长。

        这个时期一般长枪兵手中的长枪基本都在一丈以上,超过四米。

        但是长枪兵手中的长枪并不拒绝远程射击的能力,既不能在百步之外引发射击,也不能在五十步内洞穿铁甲。

        而现在这把火铳却是可以做到,同时具备了远程打击和近战搏斗的能力。

        不过现如今的技术,还是不能够量产这样的火铳。

        刺刀的部分实在是太难了,对于工艺要求远比想象之中的更好。

        样枪的套筒和刺刀都是经过了工匠手工的打磨才完成了贴合,量产的话还有不小的技能难关需要攻克。

        证据就是薄珏送来的那一份足有五页关于专业技术方面的报告,看的陈望都觉得自己或许真的不认识汉字。

        “打火率如何?”

        “说是有七成左右,打火率并不高,用上颗粒火药作为引药的话,还要更低一些。”

        陈望眉头微蹙,他知道这个打火率在现阶段来说已经算是不错,但是他还是希望能够再高一些。

        后世燧发枪技术完善时期,打火率基本都在85%左右。

        “射程和威力如何?”

        陈望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火铳,感觉重量约有八九斤的样子,拿在手中颇具份量。

        不过薄珏也按照他之前提的要求,在火铳的枪口下端和扳机位置系上了一条背带。

        行军的时候不需要士兵再用肩膀扛着,只需要背在肩上便行,这点重量倒是不算什么,不过临阵对敌的时候,这个分量确实是有些重了。

        “军器局试枪二十发,得出的数据是在百步之内杀伤无甲目标,七十步内破甲,五十步内破甲两层,四十步内破甲三层。”

        胡知礼的语气略微有些激动。

        “若是北上与建奴野战,建奴推盾车递进四十步内,和我们对射怕是讨不了多少的便宜了!”

        也不怪胡知礼情绪激动,实在是因为当初辽东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三番两次吃过这样的亏了。

        建奴推盾车一路过来,铳打不穿,炮轰不烂。

        一般的佛朗机和虎蹲炮根本造不成多少的杀伤,只有打那些三四斤炮弹的火炮才能够轰开。

        抵到近前五十步甚至是三十步的距离,建奴的那些甲兵才开始弯弓搭箭,从盾车后方踏出后连发重箭。

        他们手中的那些鸟铳火铳在这个距离上,和建奴重兵对射根本讨不到半点的好处。

        工部、各卫军器局制作的鸟铳多为不合格的产品,对敌之时,军兵往往不敢装足火药,因此原本不大的威力就更加的不足。

        而三眼铳设计之初本来就是针对没有装备重甲的蒙古游骑,破甲功效比起鸟铳还要差上许多。

        军中装备重弓的只有少数的家丁,普通的弓兵也多是持着软弓,些许的家丁又如何能够撑住局面。

        建奴的那些重兵多是出身于白山黑水之间,长时间以渔猎为生,射箭又狠又准。

        建奴的重兵停留的距离,是他们重箭的破甲的范围,而他们完全是被动挨打,根本对建奴的那些重兵造成不了多大的杀伤。

        当初在辽东之时,野战基本向来败多赢少,每次回想起来胡知礼就倍感憋屈。

        现如今这杆从汉中府内地送来的火铳,却是可以在四十步内射穿建奴的三层重甲,如何不让他感到振奋?!

        “四十步内破甲三层……”

        陈望握着手中的火铳,心中不由的放松了许多。

        有了这样的火铳,到时候等到勤王令下来北上勤王和清军作战之时,对射的阶段起码不会太落于下风。

        “对了,这铳的精准度和鸟铳相比,应该差不了多少吧?”

        戚继光曾赞鸟铳为临阵第一利器,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弓矢弗及。

        历史上戚家军在训练之时,对于鸟铳手的要求是在在八十步外立五尺高,二尺阔木牌,三发一中,十发七中者为精。

        戚家军军中对于军士技艺是定期考察,按照技艺的高低评级给予不同的待遇。

        这一点,在早期建军的时候,陈望就已经是直接照搬了戚家军的这些规定,在军中定下了技艺的考校制度。

        如今对于军队的训练,大部分也都是照搬《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之中的内容,不过当然也没有完全生搬硬套,而是按照实际的情况相应的做了一些改动。

        “不仅不差,甚至精准度还有提升。”

        胡知礼的脸上罕见的带着笑容,回答道。

        “薄先生说,望哥因为设计的这种铳托,可以让军士手持着这种火铳的时候用肩膀提供什么支撑来着,反正就是射击的时候火铳更稳不会有过多的颤抖,所以射击的精度因此高了不少。”

        “试枪的时候,试枪手的中靶的数据也比往昔试用鸟铳要好不少。”

        “不过,好像薄先生说,之所以准度提高了不少,和新制作出来的铳床好像也有不少的关系。”

        “等等……”

        陈望握着火铳的手僵在了半空之中,半响才回过神来。

        当下也顾不得其他,连忙询问道。

        “铳床?!”

        胡知礼点了点头,看到陈望的神色,一瞬间便明白了这件事似乎很是重要。

        “对,就是铳床。”

        “薄先生制作出了一种专门用来钻膛的工具,用水力作为驱动。”

        “一开始难道不是望哥先提出用水力作为驱动去钻铳管的吗?我记得薄先生在信里面提到过。”

        胡知礼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个,确实是我先提出来的……”

        陈望点了点头,最先提出来的确实是他。

        当时在所城内见薄珏的时候,他跟薄珏提过一下,可以用水力去钻铳膛。

        因为有蓄水提坝的原因,水流稳定,用水力去钻铳膛无疑能够极大的提高效率。

        现在军器局内钻铳管用的都是堕子钢,堕子钢并不算出色,钻膛的时候损耗也很大。

        钻铳管的时候并不能一次成型,钻铳的时间过久,就会有可能发生过热变形。

        钻了一次后,必须等铳管冷却下来再钻,因此手工钻一根铳管极为耗时,往往要耗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极大的制约了火铳的产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