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北上(1 / 2)

加入书签

第215章  北上

        和左光先见面是在关内的进剿的时候,有过数面之缘。

        而和祖大弼则是在关外辽东的时候,还有崇祯七年的时候,后金军毁长城入口,进犯大同。

        当时曹文诏领兵出城与后金兵野战,祖大弼当时也在大同,同样一起领兵出阵,所以陈望还是有印象的。

        “见过左总兵,祖总兵。”

        陈望和曹文诏、贺人龙见完了礼,上前了些许,抱拳再行了一礼。

        虽然不知道左光先和祖大弼为什么会跟着曹文诏一起来,但是礼节到位总是不会出错。

        “我想起来了。”

        左光先同样抱拳回了一礼,但是祖大弼却是咧开了嘴,笑了起来。

        “在大同的时候。”

        祖大弼一笑起来,身上温和的气质一瞬间消失无形,平和之色也荡然无存。

        他的眼眸之中凶光毕露,一副战意昂扬的模样,似乎跃跃欲试。

        “祖总兵能够记得下官,实在不胜荣幸。”

        陈望本以为祖大弼不认识他,毕竟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名家丁。

        “出城二十队,回城十五队,十四队没有半点的功绩,人马带伤。”

        “只有一队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了上百人,拿回了十三级首级,你就是领队的人,我怎么可能记不住。”

        当初后金入寇后是分散劫掠,所以曹文诏和祖大弼也做出了反制,派遣精骑、家丁出城剿杀分散的后金兵。

        但是大部分的派出去的骑兵都是无功而返,只有一队骑兵回来之时,救下了百余名百姓,甚至还取了十三名后金兵的首级,一时间在城中引起轰动。

        祖大弼原本听着陈望名字,就有些耳熟,但是想不起来具体是在哪里见过。

        现在看到陈望一瞬间便回想起了当初在大同的发生的事情。

        左光先目光闪动,看着陈望的眼神不由的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毕竟北面的建奴和关内的流寇完全是两码事,两者的战力天差地别,并非是一星半点。

        他和陈望见面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洪承畴的军帐之中,记忆最深的,便是当初陈望首次拜见洪承畴的时候。

        陈望献李养纯、林胜泉两人首级于帐前,锐不可当。

        那个时候只听说陈望练兵厉害,尽得戚军形意。

        左光先那个时候也看过跟着陈望一并前来的骑兵,那些骑兵比起陕西军一般的骑兵确实要更具锐气,身上凶戾之气也更为显著。

        简单的寒暄之后,陈望跟着曹文诏再度上了马,然后一路走到了营垒的旁边,同时也弄明白了为什么左光先和祖大弼为什么跟着过来。

        京师告急,潼关聚兵的时限仅剩一日,后日便要拔营北上。

        他领兵过来的时候,军议刚刚结束,几人都在一起,所以就跟着曹文诏一起来了。

        更深层的原因,陈望也猜到了些许。

        这一次清军入口,夜不收回报,清兵云集大军逾十万,顺着长城的缺口一路浩浩荡荡向南席卷而去。

        清军战力远胜流寇,单独出战与其大队相遇绝无胜算,就算是合并抗敌,也是胜算渺茫。

        这种时候更是需要精诚合作的时候,谁都不想在作战的时候,被身后的盟友捅一计刀子。

        曹文诏、贺人龙、左光先、祖大弼四人都是总兵,而且四人的关系都并不差。

        曹文诏为人谦和,善于交际,又能征善战,与其交好之人因此众多。

        曹文诏和贺人龙、左光先、祖大弼都算的上老相识。

        和贺人龙、左光先是在陕西剿寇的交情,祖大弼则是在辽东的时候就已经相识。

        四人现在之所以在一起,应当是约定好了攻守互援。

        很快几人之间的谈话,也彻底印证了陈望心中的想法。

        这一次北援京师,主力就是延绥、固原、宁夏三镇的军兵。

        曹文诏等人讨论的话题都是在面对清军的应当如何应对,彼此之间已经开始在分配任务。

        左光先举目投向前方,看着不远处官道之上一众正在埋头行进的军兵。

        “早听闻陈副将练兵有方,一直未有能见,今日一见果然非虚言。”

        众人看到左光先的目光投向官道,注意力也不由的分散而去。

        左光先的目光左右浮动,能在九边重镇之中担任一镇总兵者基本没有泛泛之辈,眼光自然毒辣。

        道路之上一众正在进入营垒之中的汉中军军兵队列严整,步履协调。

        数十上百人步履几乎一致,军容肃穆,杀气凌厉。

        祖大弼看着一众正在行军的汉中军,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喜。

        陈望如今在陕西境内并非是什么无名之辈,基本上只要是在陕西境内的官兵都知晓洪承畴给予陈望点评。

        陈望初时便于善于练兵而出名,取的是戚军的练兵法。

        戚军是南军,南北两军之间的矛盾一直有之,在万历年间达到了最大。

        如今虽然矛盾消弭了不少,但是仍然还有残存。

        祖大弼自然是心中颇为不舒服,但是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并没有说其他的什么。

        虽然陈望练兵用的南兵的办法,但陈望出身辽东,又是曹文诏的亲信,而且家丁骑兵都是辽骑。

        “你麾下的这些军兵,背上背的,是鸟铳?”

        曹文诏的注意力一开始并没有在官道之上一众行军的军兵,因为左光先的举动才注意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他看到陈望麾下的很多军兵似乎都背着什么东西,像是鸟铳。

        但是鸟铳一般都是斜抗在肩上,而非是背在身后。

        而且那奇怪的铳,又比寻常鸟铳要长,模样也颇为古怪。

        “回禀将军,他们背上背的是汉中卫军器局中新造的铳,名为‘海誓’,是由鸟铳的改进而来的火铳。”

        “改进?”

        曹文诏有些好奇的打量着那些军兵背上怪模怪样的火铳。

        汉中卫的事情他知道不少,陈望现在除去了镇守副总兵的职位,还是汉中卫的指挥同知。

        本来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副总兵,陈望怎么都要授个都督府的官位,一个小小的卫指挥同知对于副总兵来说,地位太低了。

        不过这件事是洪承畴和孙传庭默许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