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第394章 割据(1 / 2)

加入书签

第394章  割据

“汉中卫报,去年灾害虽急,所幸总镇先见之明,修水利,挖深井,大部分田地还能有所产出,因此受灾影响不重。”

“按照总镇之前所命,各所都有提前囤积粮草,从开春至冬时,镇下百姓兵丁衣食尚能富足。”

武平卫,正厅,陈望坐在首座之上,听着陈功的汇报。

厅内,赵怀良、黄龙、张二,陈鸣、陈衡等一众汉中军内的将校分坐于两侧。

“自去年夏季起始,自北部西安府、凤翔府、巩昌府等地,往汉中府逃难而来灾民难以尽数。”

陈功站在厅下,没有避讳,一五一十的将汉中发来的回报念了出来。

在座的众人,赵怀良、黄龙、张二对于陈望的目的,都是心知肚明。

赵怀良是最初在陕西的时候便已经跟着陈望的。

黄龙、张二两人反叛高迎祥之后,不容于起义军,又被官兵排挤,最后是陈望接纳了他们。

而且事到如今,这些年来,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也让他们早就没有了退路,只能跟着陈望一条路走到黑。

陈鸣、陈德等人则是和陈望同宗同族的本家,自然不用避讳。

如今汉中镇内,包括卫军之中,基本上能做到千总一级的,不是姓陈,就是姓胡。

只有少数几人,是因为战功卓著,才升为千总。

任人唯亲的坏处,陈望自然是知晓。

但是眼下这种情况,陈望需要完全靠的住人来,来掌控汉中镇这一支强军。

“各关守兵统计汇总,截至今年正月十五,逃难者总数已经多达十万人。”

陈望眼眉低垂,没有言语。

陕西,可以说是明末最为艰难的一个省份。

受灾最重,动乱最凶,兵祸最沸。

有碑文记:

盖自累朝以来,饥荒年岁止见牛米三钱。

倍增七钱者,余等痛此,遭逢尚谓稀有之事。

岂料崇祯八、九年来蝗、旱交加。

浸至十三、四年,天降大饥。商洛等处稍康。

四外男妇奔走就食者、携者、负者、死于道路者不计其数。

万状疾楚,细陈不尽。

余等菜囊、糠食,幸得生全。

出此大劫,回思苦状,可伤可畏,日夜难忘。

以故纠众,同心立石谨志,后之者考古君子览焉。

“陕西大疫仍在持续,麦米每斗已至价二两四五钱。”

“麦米价格被陕、晋两地商贾所控,同心行输送粮米一万三千石入陕,难以上市,只能卖于陕晋商贾,去除损耗,计得白银二十三万七千两。”

同心行是陈望当初到郧阳府城后,开设的商行。

商行上下除去力夫之外的基层人员之外,一应管理人员都是监察所内的干事充任。

商行一开始草创时,只是专门负责与郧阳山区的一众山民聚集地交易。

经过了不少时日的发展,为了应对越来越大的缺口和需要,正在开始的不断转型。

现在的同心行,主营粮米贸易,次要经营矿产百货,以供应汉中镇军器局所需。

“监察所报,各乡镇无粮市人,民死十之七八。”

“邑西关有人市年少妇人,价竟不及千钱。”

“有饭一食易一妻,米一升易一婢者。”

陈功看着手中的文册叹息了一声。

念到最后,他也是有些难以言语下去。

厅内众将也是沉默不语,众人大多都是穷苦出身,灾年之时,也曾挣扎求生。

陈胡两氏在辽东虽然曾是地方大族,但是广宁之败后退入山海关内后,田地财产几乎损失殆尽,两族也为生计奔波挣扎。

当时两家青壮之所以多投军入伍,就是因为需要银钱安家养族。

虽不曾卖儿卖女,但是也曾卑躬屈膝,艰难度日。

多少也能感同身受。

“晋商……”

陈望眼神阴鸷,眸光似冰。

清国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离不开晋商的支持。

自辽东动乱以来,明廷多次想要以经济封锁限制后金的发展。

但是因为晋商暗中不断的向着后金输送粮草等军事物资,皆以失败告终。

甚至于晋商还在暗中传递军事情报,协助后金入侵。

“商会运粮到西安府内,沿途遭遇劫匪多次,其中不少的队伍训练有素,明显不是等闲匪盗。”

陈功按着手中的文册,看向陈望说道。

“运到西安之后,粮食几次三番就要被直接扣下,最后还是打出了我们汉中镇的名号,以及陕西都指挥使司的帮助,最后折中由城中商贾收购。”

陈望双目微凝,在汉中府内他可以一家独大,但是过了汉中府,情势就发生了变化。

西安卫的指挥使是罗桂忠,当初在淳化之时,那个带兵援助过他的罗桂忠。

淳化之战后,陈望因功直接升为了游击。

罗桂忠也分润军功升了一级,后来孙传庭整顿卫所,提拔罗桂忠成了西安前卫的指挥使。

当时汉中卫军器局草创之时,也是借助者罗桂忠的路子,迁来一批军匠。

数年已过,如今的罗桂忠因为战功,加上经营,已经成为了陕西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同知。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陈望的支持。

“罗桂忠那边,应该知道那些商贾的底细吧?”

陈望端起茶杯,拿起了杯盖,轻泯了一口,语气平淡的问道。

“监察所那边,已经将当时施压的商贾底细查出,文档已经收集于监察所厅内。”

“传信给知礼,点出两家,安排军中好人,从监察所调一批人,再找罗桂忠要一批人。”

陈望毫不掩饰语气中的杀意。

陕西如今一团乱麻,李自成在西北搅动风云,三边兵马齐聚西北,如何能够管得到西安府来?

乱世风云起四方,还以为是文官当道的时候?

这些人还以为现在是原先的时代,还是老黄历的时候。

“既然不知天高地厚,那就就给他们一个刻苦铭心的教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