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电视证一打,见人就送的豪横(2 / 2)

加入书签

        “减,回头就减,安乐也说了,太胖容易高血压啥的。”李国喜没说,李安乐还吓唬他,胖子容易高血压,高血脂,当然最主要容易猝死,死的早。

        这家伙可不行,自己可要好好享受呢,儿子出息了,这钱多的都花不完,自己可不想早死了,得多享几年福,这以后少吃饭,只吃肉,好好减肥。

        吃肉也不吃肥肉,吃瘦肉,吃野味,喝酒也喝好酒,少于二块一瓶的酒,这以后咱不喝。

        “要不,我给你在猪场找个活。”

        李国禄说道。“这样有个事情做,容易减肥些。”

        “算了,我还是在家种地吧。”

        养猪场的活,他可不乐意干,太累,最关键的平时郭场长请自己喝酒,自己都做主位的,要是在养猪场干活,这以后吃饭咱还能不能做主位了。

        “种地不是更累。”

        “还好了。”

        李国喜心说,自己家分的地少,他还多要了些宅基地,其实真正分到手的田地不过一亩出头,还不是水田,种小麦和玉米啥的,还真比水田省事的多。

        见着二伯和老爸聊的挺热乎,李安乐拉过安居问起这小子功课。

        “还行,还行吧。”

        安居现在也是初中生了,李安乐笑说道。“好好上学,要是能考上高中就最好了。”

        “安丁怎么样?”

        “高中应该没啥问题。”

        安丁淡淡说道,这小子成绩算是李家除却李安乐之外最好的。

        “那不错。”

        “等考上高中,我送你一礼物。”

        李安乐说道。

        “随便选。”

        “真的?”

        “真的。”

        李安乐笑说道。“五百以内都不是问题。”

        “那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小钱。”

        李安乐笑着摆摆手,趁着这会牛车没来,李安乐去公社大院转了一圈跟着刘干事,不现该叫在刘主任说了一下办理电视机证件的事。

        “小事,要办多少?”

        “先帮着办十台吧。”

        “好家伙,这么多?”

        刘丰乐惊呼一声,现在整个公社没几台电视机,李安乐一开口就十台,牛逼。

        “你填个表。”

        “好嘞。”

        填表这个简单,李安乐接过写上名字,几个伯伯,大姐,小姑,至于大哥和安广他们俩的回头回首都再办。

        “行,交给我吧。”

        刘丰乐说道。“最迟后天就能给你办理下来。”

        “那太好了。”

        “刘哥那我先回去了。”

        “有空请你喝酒。”

        “那可说好了。”

        得,李安乐点点头,出了大院,回到二伯家。

        “爷,五叔。”

        “安乐。”

        门口停着牛车,现在可不是大队的,是真正李安乐家的,队里地分了,集体财物也分了,不过李大龙和李大虎当时特意给李安乐拍了电报征求意见。

        李安乐给的意见是一些集体物资能不分就不分,一些生产用物资可以分一分,其他还是收归集体所有,要不然闹出你家一个拖拉机轱辘,我家一个摇把笑话来不说,还会导致集体财富出现流失。

        家庭承包适应时代发展,可有些时候,太过追求速度,没有评估,造成一些损失其实是有的。

        “上车吧。”

        爬上牛车,李安乐笑问道。“爷,咱们家分这头牛和牛车,补钱了没?”

        “补了。”

        李二毛乐滋滋,这牛和牛车现在是他的了,真正属于他的,虽然补了不少钱,可钱这东西哪里比的上耕牛啊。

        “你爷喜欢这头牛。”

        “那可不,这牛能干。”

        李二毛得意说说的。“队里那几头牛比这头可差远了。”

        “咱们家还分了啥?”

        “本来还想着把拖拉机给咱们家一台。”李国喜说道。“之后大龙叔说你给他们出的主意,这些大家伙不分了,各家补点钱,这些东西放队里挺好。”

        “我是这么一说。”

        “毕竟拖拉机还能拉些活。”

        “回头雇佣队里拖拉机手,拉货,还是挺挣钱的。”

        至于分吧,给一家,你说说要着拖拉机还干啥,拉货,这没个照应,一个人干拉货,现在可不太允许。

        路上,李安乐也知道,李家坡是家庭承包试点,整个里山公社一共只有三个试点,整个池城县试点的公社同样三个,一共加起来十个试点大队。

        “效果不知道咋样?”

        “还成吧,听说收成都还好。”

        其实集体有集体的好,个人有个人好,有些地方或许更适合集体,当然现在偷懒耍滑的人多了,好些老人说是城里知青带坏了农村人,其实还真不一定呢。

        当然多多少少有点,偷懒耍滑其实人的本性,谁不想偷懒耍滑,舒坦啊。

        “怕是明年要大面积推广。”

        “公社郭书记也这么说,他还想听听你的意见呢。”

        “我的意见,那肯定推广了。”这是政策,这家伙下文件的,一定要积极推广下去,不定还能得些功劳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