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方以智的失望(2 / 2)

加入书签

没有钱。

朱由检实在掏不出来,哪怕极其渴望拥有,毕竟要花钱的地方是太多太多,且绝大部分都要花在大明这个国家头上,个人的享受极少,一心为国极多。

久而久之,便是他都有点疲惫厌倦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心里也产生了压抑不满的念头,就想着要自私一些,该对自己好一些,不能辛辛苦苦一场,自己却没享受到什么,混的还不如那些商人差。

所以……决定了!

再三思索之后,朱由检做出了一个决定!

鸡肋般的皇家农庄,这些资产,还是不要了,全部处理掉,包括土地、庄园设施跟青壮人口,全都卖掉!处理掉,一座庄园都不留,青壮人口也全部卖掉,送到海外拓殖去,而得到的收入,超过两亿银元的收入,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要么全部存起来,放在天下通银行里,吃每年5%的利息,这就有上千万银元收入。

要么搞一些投资,比如再开几座的皇家工厂,再派人去南洋等地,建立几十座的皇家庄园,不管种植甘蔗、粮食、香蕉、香料或是橡胶全都行,毕竟位于热带的庄园,不管种植什么,都比北直隶的这些土地有潜力的多。

当然,还有一部分,要用于个人的享受,以后不管是电动轿车,邮轮,还是飞机之类的,都要购买,要体现出皇帝的身份,凸出跟普通人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受到百姓们的憧憬与尊敬,不然连个商人都比不了,皇室的威严何在?

而做出这个决定后,朱由检也告诉给了周皇后,并说明了自己这么做的缘由,希望得到她的理解。

周皇后则点了点头,对他道:“陛下,这皇室的脸面,确实需要一些东西维持一下,就算电动车、邮轮、飞机这些东西很贵,但该买还是得买,这些钱不能省,不然会成为很多人嘴里的笑柄,更无法对全天下发号施令,于皇权不利,臣妾完全支持!”

“谢梓童!”

朱由检松了口气,还是这个枕边人理解自己啊,但想到一个事情,又问道:“皇家农庄,终究是密之的花了十年经营的心血,若是就这么处理了,他会不会不高兴?朕该如何去安抚他?”

“无需安抚,皇家农庄的产出确实远远比不上海外庄园,差距至少三五倍,甚至十倍,既然海外的庄园更有竞争力,能带来更大的效益,为何我们要舍大取小?为何要放下商业的竞争规则,任由他一直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皇家农庄建设的时候,陛下的内帑至少拨款了两三千万的钱粮,只有后面几年,才实现了收支平衡,勉强盈利,结果皇室没收到多少好处,倒是那些农庄里的庄民们,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经常有鱼有肉,却不想着给皇室多送些税赋,忘了到底是谁给了他们活命的机会,给了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每个人却交税不到一银元,三百座的皇家农庄,还不如一座皇家工厂赚钱多,真是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土地跟人丁。”

周皇后吐槽的道,她对皇家农庄早就有意见了,早就看出了这是个鸡肋,虽然是给皇室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基本盘,是赢得了数百万百姓的忠诚与拥护,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不是争取民心的旧时代了,而是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过去的那套没用了,必须拥抱效率,拥抱金钱,处理掉皇家农庄这个包袱,是最好的选择。

“朕也是这么想的!”

朱由检顿时高兴起来,没想到皇后完全站在了他这边,缓解了他内心的不安与焦虑,更坚定了他的选择。

那么,摆在面前的问题,只剩下最后一个了。

方以智!

只要说服了方以智,就可以很快的化想法为行动,卖掉那一座座的皇家农庄了,当然,作为这些农庄的最高管理者,方以智肯定会有不满与意见,甚至表示反对,但没有用,该卖掉终究还是要卖掉,即便能阻拦一时,但不可能真的阻止皇帝的意志,何况皇家农庄的效益不行,明显垫底,确实是该淘汰掉了,若是方以智实在不满,那就让他带着青壮们去南洋拓殖,多搞几十座海外庄园,这比在大明内部搞农庄强太多了,好几倍的收益,相信更能发挥出方以智的才干,唯一的缺点则是离家较远,会引起一些思乡的情绪,但这些都是小问题,肯定能够克服。

……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

紫禁城,东暖阁中。

经过使者的召唤,前些天一直在外面忙碌的方以智,回到了京城,并很快得到了皇帝召见,要单独与他叙旧畅谈一番,促进君臣之间的感情。

东暖阁内。

“密之啊,算算时间,好像有十年了吧?一直在农庄上的事,不仅黑了,也越来越瘦……密之,这些年,实在是辛苦你了。”

拉着方以智的手,朱由检热情的寒暄着,态度十分的真诚。

看到皇帝如此亲切,方以智眼眶一红,心中感动无比,激动的拱手道:“为陛下效力,臣九死无悔,臣也不觉得辛苦,不过是做到一个忠臣的本分罢了。”

“若是大明的臣子,都有这样的本分,朕就省心多了,大明也早就强了,盛世早就到来了,更不会把爱卿你累的又黑又瘦,哎,是朕无能,没能找到更多的贤臣忠臣,不然也不会把爱卿累成这个样子,还让你的农庄总管职位,一干就是十年了,始终没能进入朝堂跟内阁,发挥出你真正的才干,为大明中兴做出更大的贡献,朕有愧啊。”

朱由检叹着气,一脸的惭愧,还说道:“以爱卿之才,一个内阁学士之位,都是绰绰有余啊。”

“陛下过誉了,我能力尚可,只会做好少数几件实事,帮到数百万的百姓罢了,而大明州郡上千,百姓两亿多,这么沉重的担子,压在陛下的肩上,陛下才是最辛苦的那个,臣的那点能力,不过是平庸之能吧,当不得陛下的夸奖。”

“若是爱卿你都不是大才,朕的大明,恐怕就没有什么人才了。”

朱由检摇头,忽然对他道:“爱卿,这样吧,你的农庄总管,还是别再担任了,十年了,该挪一挪位置,在朝堂之中,当个侍郎级别的大臣吧,再当农庄总管,那就是荒废你的才华,限制你的能力了。”

“当朝堂之臣?”

方以智楞了楞,道:“陛下,臣进了朝堂,那些皇家农庄怎么办?谁来负责?”

“不用负责,这些农庄土地,朕打算全部卖掉,还有那些庄民百姓,全部送到南洋之地,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朱由检道。

方以智顿时脸色大变,道:“陛下,不可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