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地底秘密(2 / 2)

加入书签

这一切要从地球诞生之时说起。

几百亿年前浩瀚宇宙就像是一个母亲孕育出了无数颗星球,这些不同属性的星球生命分布在宇宙各处繁衍生息。

这些刚刚被孕育而出的星球形态各异各不相同,每一颗星球之间内部的构造和表面的形态都不一样,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每颗星球都依靠宇宙母亲的能量供给赖以生存。

诞生后的星球靠着宇宙母亲提供的能量生长变化,可是因为每颗星球诞生在宇宙各处,而不同的环境空间之下宇宙母亲能够提供到的能量强弱有所不同。

所以每颗星球自身状态有强有弱。

宇宙能量孕育诞生出来的每颗星球身体表面巨大,星球通过宇宙能量的供给吸收,自身也可以孕育出来各种适合它自身环境能量物质乃至血脉的新生命。

每颗星球都存在着自身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星球身体太过庞大,自己不能细致整理,保护完善身体表面各处。

星球需要衍变出来属于它的智慧活体生物来帮助自己完成这部分重要的工作。

星球于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把身体内部的生命意识本源能量,转变成适合自己星球生存的独有能量物质延伸到星球表面。

这些能量物质用于孕育出体积微小,适应星球整体环境的新生命物种体系,这种新生的物种体系必须能够思维意识与母星体连接到一起,好让星球意识方便控制支配,新生命物种体系来帮助星球完善维护身体各处。

同时也能保护星球表面身体不被外在环境所侵害。

生命体星球孕育出来的新生体系如果能够自行吸收母星的能量供给,与自己的母星共同强大共同成长,这种情况星球繁衍出来的生命体系是一种共生体。

生命体星球孕育出来的新生体系如果只能被动的接受母星的能量供给,自己不能从母星身上自行吸收母星的能量也就不能跟随着母星共同成长强大,这种情况下星球繁衍出来的生命体系是寄生体。

宇宙母亲一直都在循环扩张自己的身体,只有壮大成熟之后的星球孩子才有资格反哺宇宙母亲的身体。

所以当一颗星球整体形态能量成长到适合宇宙母亲本源体能量生存环境条件之后。

成熟的星球就会被宇宙母亲本源体能量召唤回宇宙身体尽头,融入进宇宙母亲身体最纯净本源能量体里面,永远存活于宇宙空间之中,成为宇宙母亲庞大身躯里的一份子。

反之如果星球孩子成熟之后自身整体不够完美身体缺陷严重,则不会被宇宙母亲本源体能量所接收。

最可怕之处在于成熟的星球一旦达不到宇宙母亲接受条件,自身就再也不能够接收到宇宙母亲提供的能量。

这颗断绝宇宙能量供给的星球最终会因为长时间接收不到宇宙间的能量而自生自灭,如果在这个过程之中,星球自己再找不到能量来维持星球正常的循环供给,整体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恶劣直至慢慢枯萎自身能量耗尽,变成一颗死星。

而这颗星球上的共生体或寄生体也一样难逃厄运。

百亿年来宇宙当中有数不尽颗死星最终变成宇宙的弃婴,漂浮游荡在宇宙空间里,直到消失殆尽化为乌有。

宇宙空间里每颗成长中的星球在没有成熟之前,自己如果认为星球身体在成长完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以后变成一颗完美星球。

那么这颗星球可以利用自己身体内部本源体宇宙能量重启自己,让星球整体恢复到刚刚诞生时的最初状态。

这种重启的宇宙力量宇宙母亲只赋予了每颗星球三次机会。

这也算是宇宙母亲给予星球孩子的最大保护方式。

地球刚诞生时生命力很是顽强。它在懵懂之间很快完成了自己的青春期生长。

虽然地球诞生之时比较弱小,周围宇宙能量环境也可以说是条件一般但是地球有着一颗与众不同的上进之心。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地球心无旁贷一心一意的吸收着宇宙能量,期望自己能够早日成长壮大,地球的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终于有一天,地球有能力用自己身体内部,带有宇宙能量意识的本源体物质延伸出身体表面,铺满星球地表各处。

这种能量物质跟随着地球的意识孕育出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带有能量的新生物种体系,这些各色各样的生命体系之中也包含了人类这个生物体系。

因为所有初生的生命体系没有与地球建立起共同意识,它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自己身体里面的能量创造改变环境,所以一切生命体系只是寄生在地球这个母亲的身体表面,不知所谓的活着。

地球也只是一颗新诞生的生命,它通过身体内部本源能量体里的宇宙密码传导记忆,帮助自己学习摸索着成长。

地球孕育出来的生命体系现在只能单纯的寄生在它身体表面,依靠地球能量供养活着,这不是地球所期望的结果。

它需要一个能够跟它建立起联系,接受自己意志的生命体系,来帮助地球完成维护保养身体表面的工作。

地球本能意识随着宇宙能量的供给传输变的日益强大,星球身体也日益见长,可惜它缺少了一个生命体系对自己身体表面具体物质进行细致操做。

有时候地球自己明明知道应该这样去做,但是最后总是事与愿违,它的身体生产创造出来的物质能量,所有一切东西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分配管理。

随着天长日久能量的积累,地球整体性质变化巨大,地球整体生命散发出勃勃生机,能量物质也越来越丰富多产。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