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项梁起义(1 / 1)

加入书签

却说项梁乃下相人,其父即楚名将项燕。战国时,秦兵攻楚,项燕拒敌兵败,被秦将王翦杀死。项氏世为楚将,秦既灭楚,项梁身为布衣,常思为父复仇,未得其便。

项梁有侄名籍,字羽。少时失父,依着项梁过日,为人放荡不羁。项梁尝命其学书,过了许久考问学业,并无成绩。

项梁心想:“我家世代将门,将门之子性质本与文墨不甚相关,不如教他武艺,或者易于成就,也不至堕落家风。”于是命项籍弃书学剑,学了一时,却又无甚长进。项梁大怒,便将项籍唤至面前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偏偏终日嬉游懒求学业。文既不成武又不就,将来长成之后何以自立?!”项籍道:“并非侄儿不肯用心,学书能记得姓名就行。学剑纵然技艺精能,不过敌得一人。此两件事徒费心力,无大用处。侄儿欲学得万人之敌才行。”项梁见项籍志趣不凡,便道:“既然如此,我就教你兵法。”项籍大喜,从此跟从叔父学习兵法。谁知他又不肯耐烦,遇事都是一时高兴。所以起初尚留心听受,到后来领略用兵大概也就撇开,不愿学习到底。项梁知其生性如此,只得由他。

后来项梁因事杀人,本地不可居住,便带项籍避到吴中。项梁在吴中住了一时,与本地一班有名之人尽情结识。人见项梁才学出众,办事干练,都十分敬服。每遇地方上兴大工,或富贵人家出丧,皆请项梁主办。项梁预先定下章程,分发诸人办事,暗地都用兵法管束,以此人人畏服。所办之事井井有条,一郡之人皆称其才。

此时项籍年已弱冠,生得魁梧雄壮,身长八尺二寸,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少年也都畏惧。项梁见众心归附,又有勇猛之侄为其辅助,便欲阴图起事。暗地收养死士九十人,其中有一人名称“最高者”,臂力甚大,能拔起树木持在手中,用力击地地面皆陷;又有一人名“参木”,富有智略,项梁常与谋议。参木教项梁收拾密室一间,自己假称养病,藏身其内私铸大钱,置备兵甲以待机会。

一日忽闻秦始皇东游会稽郡,将渡浙江。当地士女争往观看。项梁虽然有志报仇,但因布置未周,不敢下手,也想看看始皇到底是何形状。于是带同项籍随众前往。项籍见皇帝出行十分威武,便用手指着秦始皇对项梁说:“彼可以取而代之。”项梁大惊!惟恐旁人听见惹祸,急将手掩住项籍之口喝道:“不要乱道,诛及三族矣!”项梁由此益加看重项籍,知其侄将来定是不凡,因而谋变之心愈急。

过了一年便是二世元年。其时陈胜起兵占据陈县,四方响应。项梁听说后便欲乘机举事。谁知会稽郡守殷通也想据郡独立,因此遣人请项梁来商议。项梁不知郡守召他何事,只得往见。殷通告知自己意见。项梁听后甚是欢喜。心想:“我正无机可乘,如今有此买卖送上门来,真是凑巧!”遂极口赞成道:“现在江西一带皆反,此时正是天亡秦国之时。吾闻‘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时机不可错过,望明公立即起兵。”殷通长叹道:“我也作此打算。但是起兵须有将官,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久仰足下世代为将,现在能统兵者仅有足下一人,敢请足下助我一臂?”项梁踊跃道:“如蒙明公不弃,某愿效力。但恐才薄不胜其任,愿举一人相助。”殷通道:“足下如果有人最好,请问其人姓名?”项梁道:“吴中有一奇士姓桓名楚,现在亡命泽中,无人知其去向,惟侄儿项籍知之。不如令项籍往召,若得此人肯来,举事易矣!”殷通依允。

项梁便回家中嘱咐项籍,命其带剑随同到府,先在外边等候。项梁直入内衙见了殷通,面陈练兵、筹饷、安抚属县等计划。殷通见项梁实心相助,而且指陈方法深合机宜,十分敬重。自以为举事得人定可成功。二人谈论一番,殷通即遣人传进项籍。殷通见项籍躯干雄伟状貌粗豪,十分喜欢,便向项梁说道:“好一位壮士,真不愧项君令侄。”项梁微笑道:“一介蠢夫何足过奖。”殷通乃命项籍往召桓楚,项籍突然拔出怀中藏剑对殷通说:“我与你不同!我家爷爷项燕曾被秦害,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汝食秦禄为会稽郡守,乃兴此叛逆不忠甚矣!我今杀汝以为不忠者戒。”说完拔剑向殷通砍去,首随剑落尸身倒地。殷通到死都莫名其妙。

项梁将殷通首级持在手中,又取郡守印绶佩在身上。

这时府中大乱,许多兵役各持兵器汹涌进来,无奈项籍勇猛非常,抡剑杀人宛如切菜一般,近他身者头即落下。被杀者将近百人,其余四散而逃。项梁提头大呼曰:“殷通背秦,不足以为郡守,今已杀之。尔等如有不服者,以此头为令。”门卒胥吏俱各惊惶,府中之人皆不敢再抗。项梁遂召集府中属吏连同本地有名望的人,将自己起兵之事告知大家。

时有二牙将季布、钟离昧上堂责之曰:“入其邦,杀其主,夺而自立,非义也。”籍曰:“在殷通为叛臣,在项公为义主,借秦地而报楚仇,天下之大智也。将军若肯相从,共伐暴秦以复六国之后,名垂竹帛不朽之功也,何必以区区殷通为念耶?”二将下堂拜伏道:“愿从将军指挥。”项梁遂以二将为都骑。

于是项梁据了会稽郡城,自称将军,以项籍为裨将。一面遣人分路调取各属县兵队,得精兵八千人。选派当地豪杰充当校尉、司马等职。有一人自负才能不得项梁委任,便自己面求项梁。项梁道:“我非忘记足下,只因某年月日遇着某家丧事,曾令足下办理某事,足下不能照办,所以今日不用。”其人一想果有此事,遂无言而退。众人都服项梁知人之明,用人之公。项梁又命项籍前往招安属县。

项籍年方二十有四,做了八千子弟的首领,越显出一种威风。他表字叫做子羽,因嫌双名累坠,减去一字,独留羽字,自己呼为项羽,别人也叫他项羽,所以古今相传。

一日季布、钟离昧复进言道:“协力足以成谋,得将足以立功,今力虽协,而左右尚未得其助,恐孤立不足以建功也。今会稽涂山中有二将,乃桓楚、于英,统八千精兵,啸聚山林,俱有万夫不当之勇。公如得此二将,可以为助。”项梁遂遣项羽往招二将。

项羽同季布等前至涂山,桓楚、于英就请项羽、季布相见。项羽道:“方今二世无道,英雄并起,天下莫不欲诛此暴秦以解生民涂炭。二将军当为天下除害,奈何潜迹山林埋名丘壑,天下诸侯皆笑将军为怯也?项羽今从项公聚精兵数万共议伐秦,欲为六国报仇除此残暴。仰将军之名久矣,待来陈说大义,敬请下山同力伐秦,如成王业之后,富贵共之。”桓楚曰:“秦虽无道,而势力甚强,非有盖世之雄,不足与敌也。公今欲举大义,恐力未足耳。愿比试其强,果能力敌万人,吾二人即从之。”项羽曰:“随将军比试,吾力足以当之。”桓楚曰:“山下禹王庙前有鼎,不知几千斤,公能举起,方可谓无敌矣。”项羽曰:“愿往观之。”随同二将并众多小校来到禹王庙前。看那鼎时,高七尺,围圆五尺,约有五千余斤。项羽乃拽衣向前,用手插入鼎足下,尽力举个平身,绕殿连走三次,面不改容气不喘息,仍轻轻安于原处,看二将道:“汝以为何如?”二将向前抱住道:“公真天神也!吾辈愿随鞭蹬。”众多小校拜伏在地,大呼曰:“公非凡人,古之罕有。”二将遂请项羽一行人进寨置酒延款,次日统领人马一同下山。

正行之间,忽有一族人惊惶驰走。项羽策马近前问道:“尔等居民为何惊走?”众人告曰:“涂山大洋中有一黑龙忽化为马,每日到南阜村咆哮,民不能禁。闻将军大兵至,请为民除害。”项羽同桓楚等人步行到大泽边,只见那马咆哮近前两足腾起,其势有啮人之状。项羽捺衣近前,就势将马鬃揪住,直身上马,绕泽边驰骤十余遍,马汗出势弱无复跳跃。众居民罗拜于前愿求大名,项羽曰:“某楚将项燕之后,姓项名籍字羽,举义兵伐秦,因招军至此。”中有老人长揖向前道:“某等闻将军之名久矣,敢望暂将人马屯住,请将军到小庄拜茶。”项羽遂同恒楚一行人入得庄来,施礼毕,老人殷勤进酒,项羽问曰:“贤公高姓大名未曾相识,乃蒙爱如此!”老人曰:“某姓虞,排行第一,人称某为虞一公。敢问将军青春几何?”项羽道:“某年二十四岁。”虞公曰:“将军有家室否?”项羽道:“尚未择配。”公曰:“某年老无子止生一女,生有聪慧幽闲贞静,不轻笑语自幼读书,明大义。其母生时梦五凤鸣于室,知其长成后必贵也。村中虽有豪家子弟,皆愚陋不足为配。适才见将军力能扛鼎勇敌万人,倡举义兵志在天下,乃盖世英雄也。愿以小女为配。”项羽再拜称谢。公呼虞姬出见,兰姿蕙质真国色也。项羽遂解所佩之宝剑为定,又恐人马骚扰,于是传令起行。

来到会稽城内,项羽领桓楚、于英二将参见,项梁看那二将时,雄雄将士纠纠武夫,所领八千子弟尽是精锐人马。又将所降之马牵过堂下。那马高六尺,长一丈,真龙驹也,项羽命名为乌骓,项羽又以虞姬许配一节告说一遍。项梁大喜曰:“予自起兵以来招亡纳叛,人心顺附,如此天下不难图也。”数日后,项梁遣人娶虞姬归会稽,与项羽成亲,虞姬堂弟虞子期随军听用。

项梁未知陈胜已死,遂于二世二年正月,同项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行。

却说陈婴本是东阳令史,为人诚实,一县皆称其长厚。此次东阳百姓杀死县令,聚众数千人,欲推一人为主。但起事之人甚多,地位不相上下,不知应立何人?彼此争持不决。末后有人提议:“请就起事之人以外另推一人,以息急端。”大众都赞成。但所推之人须是平日名誉甚好,为众信服者方能胜任。于是有人想到陈婴身上,众人都赞成。遂遣人到陈婴家中来请。陈婴方闭门自守,忽见多人到来,不知何事吃了一惊。后来听说众人推他为主,陈婴再三辞谢。众人坚执不放,也不管陈婴肯与不肯,将他拥至军中强立为主。陈婴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此信传到外间,人民听说陈婴为主,因他信义素著,一时从者竟有二万人。遂占住东阳招兵买马,声势渐大。众人又推戴陈婴为王,独霸一方不与各地联合。陈婴也觉心动。想要答应,又虑事或不成身家受祸。欲待辞绝,又舍不得王位。心中迟疑不决,便入内与其母商议。

其母听后叹了一口气说:“你到底阅历未深,遇事全无把握。须知一国之王岂是轻易作得!第一须凭借门第压服众人。汝本一介平民,自从我为汝家之妇,未曾听说你先代出过显贵之人,此‘门第’二字不消说了。其次也须才能出众方能保守一方。似你平日为人拘谨,局度不能开展,加以时局多事,临机应变更非所长。据我看来,你若骤然称王享得高位,不但无福消受,反会惹出许多祸殃。何苦作此妄想,我今为你打算,不如依傍他人,事成可得封侯之赏;事败亦不至被世人指名,此是稳当办法。”陈婴受母教训不敢称王。便对诸将道:“凡举大事须是主将得人。吾闻项梁乃项燕之子,项氏世代为将有功于楚,人民尽皆信服。现在项梁已定江东,不日领兵将到。我辈不如率众前往相投,倚其声望必可灭秦,不知大家意见如何?”众人闻言无甚异议。陈婴遂引部下来投项梁。项梁大喜,于是合兵一处渡过淮水,又遇英布领兵也来归附。

英布乃六县人,少年时曾遇一善相之人,看了英布之相便说:“当先受黥刑,然后称王。”英布一听便改黥姓以应之。及至壮年,果然犯法应黥。英布记起相士之言后笑道:“我如今已遭黥刑,为王之事当不远矣!”旁人听后以为笑乐。英布受黥后被发往骊山作工。

骊山工徒不下数十万,英布尽与其头目及豪杰交结。乘督工防范稍疏,带领一众人逃入江中为盗。后闻陈胜起事,也想与之响应,却因兵力寡少未去。鄱阳令吴芮甚得江湖民心,人称“鄱君”,见英布英勇,也与之一同起兵,且以女嫁之。

英布聚兵数千人击破秦兵,一路东行,闻项梁名望故来相投。项梁一路上添兵增将,行至下邳已有六七万人。

这时探马报称:“凌人秦嘉近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彭城之东,欲拒我兵。”项梁闻报对众将道:“陈王首先起事,近与秦兵战败,尚不知其下落。今秦嘉竟敢背叛陈王擅立景驹,大逆不道!宜进兵攻之。”诸将奉命奋勇前进,秦嘉战败身死于阵,全军投降。景驹逃往梁地被人杀死。项梁既灭秦嘉,引兵至薛驻扎,有众十余万。正议进兵攻秦,忽报:“沛公刘邦带领百余人来会。”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